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课程。思政课建设得如何,能否做到既“守正”又“创新”,在“守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关系到社会主义高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质量,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思政课建设的“守正”与“创新”,集中从理论体系如何转化为教材体系,教材体系如何转化为教学体系,最后如何转化为大学生的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中反映出来。因此,本文着重从这三个“体系转化”方面探讨思政课建设的“守正”与“创新”问题。
一、守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之正,创教材编写思路之新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事关能否回答好这一根本问题。习近平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立德树人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立身之本,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灵魂。思政课作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立德树人必须贯穿于课程建设全过程,首先体现在教材的编写中。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在思政课教材编写中要贯彻立德树人的要求。指出,要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抓好教材的编写。要搞清楚我们培养人的目标是什么,如果培养了半天,培养出来的是吃里扒外、吃哪家饭砸哪家锅的人,甚至是我们这个制度的掘墓人,那就是失败的教育。因此,我们在思政课教材编写中,必须守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之正。
理解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是“守正”的题中之义,是教材编写思路创新的重要前提。习近平着眼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全局,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出发,对立德树人的涵义作出了创新性阐释。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可见,对于立德树人的“德”的理解,习近平没有停留在关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层面,而是赋予“德”丰富的时代内涵和制度意义,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以这样具有宏阔语境、深远语意的“德”树起来的人,必定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必定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人,必定是能够堪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人。
教材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思政课教材的编写,在将理论体系根据教学的要求、教学对象的特点转化为教材体系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守正”。要把习近平关于立德树人基本内涵的创新性阐释贯彻其中,在教材编写中,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他们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为理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保持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要支撑,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阐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文化教育、“四史”教育,加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等教育,是思政课教材编写的使命所在。
“守正”是为了更好地“创新”,是为了保证“创新”不走样、不偏向。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基础上,思政课教材编写的创新性是迫在眉睫之事,特别是在思政课教学实践的改革和创新已经取得了极大成效的情况下,教材编写的创新已刻不容缓。要进行教材编写的创新,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教材编写者必须要研究透理论体系,这不仅因为理论体系的根本性在于它奠定了向教材体系转化的基础,还因为编写者对理论体系把握的程度决定着对教材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合理性的程度。理论体系是运用一定的方法围绕研究对象、研究主题、研究范围、研究重点、研究目的逐层、逐级地构建起来的。只有找到了它的内在的逻辑主线、逻辑“灵魂”、逻辑脉络、逻辑发展,在此基础上把握教材体系,才能够抓住教材体系构建的关键点,从而在理论体系和教材体系的比较研究中矫正教材体系和内容编写的不足,提出完善和创新教材体系和内容编写的方案。就此意义而言,只有将理论体系研究透彻了,教材的改进和创新才有希望。
其次,教材编写者必须要研究透理论体系与教材体系的联系和区别。教材是教学不可缺少的要素,教材体系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理论内容和素材的融合构建的科学而合理的、能够满足师生“教”和“学”要求的逻辑体系。它和理论体系的联系就在于,教材体系必须以理论体系为基础,遵循理论体系的严谨性,在概念、命题、理论内容和整体性要求上必须与理论体系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它和理论体系的区别在于,教材体系的构建必须考虑教学的要求,坚持“精”和“管用”的原则,具备简明性、实用性、针对性的特点。只有将理论体系与教材体系的联系和区别研究透彻了,教材的创新才有可能。
最后,教材编写者必须要强化问题导向,善于在教材编写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教材体系所包括的内容及内容编排的科学性、合理性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为例,该教材编写的最大特点是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呈现。但是,如何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三个部分有机贯通,究竟应围绕理论体系的什么逻辑“灵魂”来编排内容,以什么样的素材反映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实现教学目标,等等,都应该成为该教材编写思路创新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教材体系的研究,从根本上解决教材编写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推动教材体系的创新。
二、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之正,创教学内容备课之新
思政课在高校是对大学生和研究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起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课程,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他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课程。因此,思政课教学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创新性成果。习近平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的讲话中明确强调:“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在思政课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过程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是守正之道。习近平强调,守正就是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内容备课中要能够守正,就必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主要表现在:第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埋下头来刻苦地、持之以恒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第二,要有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第三,要德行一致、教行一致、表里一致,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把马克思主义内化到思想深处、落实到行动上,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第四,要有深邃的学术魅力和厚实的理论功底,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要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它分析和解决问题,特别是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进行剖析和批判,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辩证认识、理性分析现实问题,辨明大是大非,弘扬真善美。
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内容备课中要能够守正,还必须真正把握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首先体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推进实践创新上。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以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以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等等,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贯彻并运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价值。其次,体现在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理论创新上。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自觉地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在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中,勇于坚持真理,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中国的新的理论形态,是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最后,体现在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所形成的新思想新论断新战略,指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因此,在新时代的中国,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是铸魂育人的力量。
但是,守正不是“刻舟求剑”,是要向前发展、与时俱进。在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过程中,思政课教学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之正,是为了更准确地在教学内容备课中进行理论阐释的创新。思政课教师关于教学内容的备课,是一个进行教学的精心设计和安排、搞清楚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编写出教案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完成意味着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完成,这一过程完成的质量奠基着教育引导学生的效果。因此,思政课教师以守正为基础进行教学内容备课的创新势在必行。首先,在正确处理教材与教案的关系中进行创新。教师的备课需要在坚持教材体系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重新梳理和整合教材内容,构建教学体系和教学思路,这就是要打破教材的章节结构,从抽象的概念、理论中确定出若干个具体的问题,并围绕这些具体问题展开教案的构思。而重新梳理和整合教材内容,构建教学体系和教学思路本身,就意味着对教学体系的一种创新。其次,教学形式设计的创新。教学形式设计包括课堂教学设计、课后教学设计、实践教学设计等多方面,是教师在备课中为完成教学目标打好各要素“组合拳”的具有操作性的计划方案。因此,任何一门思政课在围绕具体问题展开教案的构思和编写中,既要确定课堂教学的形式设计,怎么讲清楚课程教学的内容,也要考虑创设达到教学目标的情境和环境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实践活动。最后,重点难点问题阐释的创新。任何一门思政课的重点难点问题都是学生最为关注也最需要搞清楚的问题。教师在讲好每一节课中,需要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阐释,这就是说,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讲清楚重点难点问题来龙去脉的同时,必须直面现实,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现实进行理论的科学性的阐释,还必须结合理论界的相关最新研究成果、研究素材,反映重点难点问题阐释的前沿性、发展性。对重点难点问题的阐释无疑是对思政课教师理论功底的考验。
三、守教学内容讲授之正,创教学方式方法之新
思政课教学经过了理论体系转化为教材体系、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之后,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完成的则是教学体系向学生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的转化。这一转化的完成反映着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实现。但是,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如何,学生在接受思政课教学之后是否树立起了正确的“三观”,是否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否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等等,是需要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方法共同发力,特别是教学方式方法统一于教学内容来完成的。在思政课建设的这一转化中,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是极为必要的,但更为重要的则是,创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是为教学内容的讲授服务的。因此,守教学内容讲授之正,创教学方式方法之新,是思政课建设中又一必须关注的问题。
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我们必须研究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问题;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我们必须研究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如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问题;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的新形势,我们必须研究如何提高改革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制度优势的彰显问题;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我们必须研究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问题;面对全面从严治党进入重要阶段、党面临的风险和考验集中显现的新形势,我们必须研究如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呈现在思政课教学内容中,教育引导学生有清醒的认识、科学的思维、学理的分析。思政课建设如果不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仅靠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教学实效的提高只能是一时的、表面的。
要实现思政课教学的目标,必须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方法之间的关系问题。习近平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了“八个统一”,即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他特别强调,对于这“八个统一”,必须要打好“组合拳”,只有打好“组合拳”,才能讲好思政课。无论“组合拳”怎么打,最终都要落到把思政课讲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上来,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叫人口服心服。习近平关于“八个统一”的论断,基本上反映了他在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中要坚持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方法相统一的指导思想。
守教学内容讲授之正,创教学方式方法之新,必须进行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变革。教学话语并非就是教学的语言形式,但它首先表现为教学的语言形式。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学的语言感化魅力是非常重要的,独特的语言艺术是真实的教学情感的表现,它反映了教师对课堂驾驭的一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独特的语言艺术被学生认同,被学生接受,就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在心理上,也就会由认同模仿到主动内化,自觉地接受教学内容。然而,更重要的是,教学话语指的是教学的语言形式背后存在着一种支配力量,即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等,也即思想控制的语义。思政课教学的目的恰恰就在于,通过语言表达、语言艺术、语言魅力来达到思想引导、政治认同、使命担当的目的。因此,教学话语应是教学的语言形式与思想控制的语义的统一。在现实中,思政课的教学话语一般会表现出两种意境:一是融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为一体。学术话语是载体,意识形态性是渗透于学术话语之中的。大学生正是在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学术研讨中,接受思想引导,达到政治认同,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二是思政课教学内容理论深邃、道理深刻。大学生也正是在理论联系实际、寓抽象于生动、寓枯燥于鲜活中,接受并信仰马克思主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活话语、网络话语则成为他们最为关注和最有兴趣的话语。当思政课教师从这两种意境出发来进行教学话语变革时,首先是将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相统一,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既不是纯学理的也不是纯政治化的;其次是将已经统一起来的话语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等,实现与生活话语、网络话语的再统一。因此,教学话语的变革是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问题。
守教学内容讲授之正,创教学方式方法之新,还必须进行思政课教学中的行动研究。在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获得研究成果并付诸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需要行动研究来实践和检验其效果。可见,行动研究要完成的是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对研究成果怎么运用于教学实践进行研究;二是对运用之后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改进的措施进行研究。行动研究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理论上的产出和普遍规律的发现,而是为了行动的改变、实践的改进,是以已取得的理论成果指导行动实践的改进。因此,行动研究的特点就在于:第一,它把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把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把研究结果和运用研究结果结合起来;第二,它注重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实践;第三,它具有个性化,即问题的解决及由此得到的经验只在自己特定的教学范围内有效,不具有普遍意义。思政课建设中开展行动研究,有利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调节行动、解决问题,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版权所有 © 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