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守正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中,守正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根本,没有守正,创新就会跑偏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会失去政治引导和价值引导作用;创新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动力,可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坚守的“正”以更具亲和力的方式走进学生心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结合起来,同新时代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联系起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苦功夫,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深化认识中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四史”教育意义重大,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守正创新的助推器,可以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打好理论底色、内容底色、精神底色、智慧底色。这四大底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力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在守正创新之路上不断发展。
打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论底色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四史”教育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启蒙的有效性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深入性两方面,打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论底色。
“四史”教育可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启蒙的有效性。小学阶段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开端。这一阶段能否有效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启蒙,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能否“守正”。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辨别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如果直白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无法理解,只能机械记忆,就容易丧失理论学习热情,甚至产生抵触心理,从而极大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守正”效果。“四史”蕴含丰富故事资源,将“四史”人物与事件写进教材,以故事形式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助于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的吸引力与趣味性,拉近小学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距离。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以“四史”故事为牵引,能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启蒙的有效性,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守正创新打下良好基础。
“四史”教育可以保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深入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实践,诞生于历史和现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空谈理论,忽略历史和现实,理论教学就变为“空中楼阁”,没有根据,成为抽象的存在,难以深入理解。“四史”教育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把“创新”钥匙。“四史”中丰富的人物与事件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演变的历史背景。有了这把“创新”钥匙,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不再抽象晦涩,而变得鲜活立体。此外,“四史”教育也可避免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断裂化。将理论放置于“四史”坐标系中,由此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脉络,有助于学生从宏观全局角度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凭借“四史”教育这把“创新”钥匙,学生可从微观、宏观两方面,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创新夯实理论基础。
打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内容底色
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同时,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这是教育之道。以上这些,说的是只有打好“组合拳”,才能讲好思政课,但无论“组合拳”怎么打,最终要落到把思政课讲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上来,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令人口服心服。打好“组合拳”,内容为王。“四史”教育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效衔接、有效补充,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铺就内容底色。
“四史”教育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效衔接。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丰富。思政课教学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涉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涉及世界史、国际共运史,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但目前,不同学段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间缺乏有效衔接,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的一大阻碍。“四史”教育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他课程中均居于重要地位,可成为连接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的重要纽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能在“四史”教育带动下,发挥协同效应。
“四史”教育助力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效补充。当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及其他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教材抓大放小,教学只教授课程概貌,侧重知识性教学,对细节关注较少,这些问题影响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接受与消化。在思政课教学中也不能只强调知识性,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应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学生有兴趣才会记忆,这种记忆是牢靠的,没有兴趣死记硬背就是死知识。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的,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四史”中的丰富细节,可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他课程补充大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这些资源为依托,学生能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他课程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使教材的“死知识”变为守正创新的“活知识”,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感染力。
打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精神底色
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无法屹立于世。“四史”教育可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信仰与使命意识,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绘就精神底色。
一是激发学生爱党爱国信仰。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通过“四史”教育,让学生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通过“四史”教育,学生可知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始终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历史使命;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是爱国主义的伟大实践。“四史”蕴含家国情怀,能够激发出学生爱党爱国信仰。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四史”教育构筑信仰精神底色,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温度、有情怀,更易入脑入心。
二是激发学生使命担当意识。学生将爱国情、强国志落实在报国行中,离不开使命担当意识的驱动。“四史”教育可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联系实际,明确个人所应肩负的责任。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四史”中,中华民族内忧外患、挫折不断。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以强烈的使命意识,毅然扛起民族重担,带领中国人民奋勇抗争拼搏。中国共产党人从不缺乏英勇亮剑的勇气,一次次在挫折与失败中力挽狂澜,为学生树立了良好榜样,鼓舞学生在人生之路上奋勇前进。时间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四史”教育打好奋进精神底色,使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更有后劲。
打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智慧底色
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是因为,历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与现实、未来相通。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中融入“四史”教育,可让学生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吸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从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与批驳历史虚无主义两方面,绘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守正创新的智慧底色。
一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世界的今天是从世界的昨天发展而来的。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所以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四史”教育蕴含着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智慧。这种实践智慧使学生看问题的眼光不拘泥于一时一地,而将时间线拉长至百年,在面对艰难险阻时,能从“四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勇于创新,进而更好地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
二是批驳历史虚无主义。课堂既是阵地也是战场。当前,历史虚无主义以所谓“重新评价”为名,歪曲近现代中国革命历史、党的历史和新中国史,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生处于人生成长期,面对历史虚无主义冲击,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容易迷失自我,甚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怀疑,动摇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的基础。“四史”教育可使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前进与曲折、成功与失败,从而坚定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同时增强学生政治智慧,使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出正确选择。这是“四史”教育绘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智慧底色的题中之义。
总之,将“四史”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可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理论、内容、精神与智慧方面得到升华,实现守正与创新相统一,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版权所有 © 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