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伴随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中共党史学科具备比较系统完善的专门知识体系、专业教学研究人员、教学研究组织和分支学科,成为党和国家开设的一门以中国共产党历史为学科对象的中国特色学科。本文通过回顾和总结中共党史学科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和经验启示,就建党百年新形势下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进行体系化建设略陈管见,以期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学科支撑。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中共党史;学科建设
作者简介:耿化敏,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伴随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中共党史学科成为党和国家开设的一门以中国共产党历史为学科对象的教学科目和科学研究领域,具有比较系统完善的专门知识体系、专业教学研究人员、教学研究组织和分支学科,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方阵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通过系统回顾和总结中共党史学科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和经验启示,就建党百年新形势下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进行体系化建设略陈管见,以期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学科支撑。
中共党史学科的发展历程
对某一学科本身的回顾和总结,是保持和发展该学术研究领域的生命力和创新力的重要动力。从学科的规范定义出发,依据学校教学科目的设置和科学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中共党史学科在百年党史视野下可以划分为奠基与形成、发展与创新两大基本阶段,学科建设在课程设置、教学研究、学位点培育、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中共党史学科的奠基与形成
自1921年建党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中共党史学科发端于延安时期,奠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初步形成党史知识体系、教育科目、教学研究组织和党史工作者队伍,开展了早期奠基性的学科建设活动。
中共党史学科发端于延安整风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早期革命家就有撰写党史的个人著述,但在延安整风运动之前,并没有来自中央层面的集体学习、讨论和研究党史问题的行为。延安整风运动不仅改变了革命家个人撰史的风气,而且形成了党史上第一个集体学习研究党史的高潮,毛泽东发表的《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共中央制定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初步构建了以毛泽东为中心的党史叙事框架,标志着中共党史学科的萌生。
在革命与战争的环境下,中共党史学科建设主要体现在党史课程成为党校、根据地革命大学开设的教学科目,形成一批最早从事党史教育的政治理论教员。1938年9月,张闻天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党的组织工作的报告中指出,中央党校可设“中国革命运动史与中国问题、中共党史与党的建设”课程,由此中共党史成为党校开设的一门主课。1948年9月15日,“中国革命基本问题与中国共产党”被列为党校教学材料的乙类教材,结合党史、党建等10门课程学习。1937年陕北公学创办后,设有中国问题研究室,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何干之担任主任,讲授中国问题、中国革命运动史课程。之后,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等根据地革命学校延续开设这类课程,何干之、胡华等一些学者长期从事党史教育活动,为高校中共党史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0年代中期,中共党史作为一门学科正式创立。中共党史在高校和党校成为一门固定开设、系统讲授的政治理论课程,党史教研机构得以大量建立,党史学科队伍初步形成,出版了以胡乔木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为代表的一批党史教科书。在学习苏联教育制度和运用解放区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党史学科建设开始走上以系统化、正规化为基本特征的发展道路。中共党史学科初步建立了专业教研机构。在党校系统中,马列学院于1953年10月成立了以张如心为主任的中共党史教研室,中共党史成为各班次教学的必修课。1955年,马列学院改称中共中央直属高级党校后,中共党史在普通班的6门课程中占18%,在附设的马列主义师资训练班设有中共党史专业。1963年11月,中共党史教研室和党的建设教研室合并,成立了党史党建教研室。在高校系统,中共党史被纳入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经过中国人民大学的先行探索,逐渐在教研机构、教学示范、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1958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成立,是当时全国唯一以中共党史命名、专门招收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史)本科专业的学系,成为高校党史学科建设的“工作母机”。
中国共产党启动党史编修计划。1951年7月2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收集党史资料的通知》,标志着党内开始有系统地研究、收集和保存党史资料。通知决定在中宣部下设党史资料室,负责编印《党史资料》,同时在北京故宫武英殿设立革命博物馆筹备处,负责搜集鸦片战争以来,主要是五四运动以来的革命资料,并加以整理陈列。这两个机构成为最主要的整理党史革命史资料的部门。为迎接党的八大召开,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编写一部统一的党史教科书。1956年这一编写计划被放弃,党史工作转向编撰党史大事记和党史文件汇编。1964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重启党史编写计划,决定由董必武担任党史编委会主任。1966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决定中共党史编纂委员会以董必武为主任,依靠马列主义研究院承担编写任务。由于“文革”动乱的影响,编写党史的计划夭折。上述活动为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共党史编修活动提供了基础。
一批代表性的党史教科书发挥了重要的党史宣传教育作用。胡乔木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是最主要的党史教材,自1951年至1966年的16年中,共印刷32次,发行8174054册。何干之主编的《中国现代革命史》、胡华编著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中国革命史讲义》都是发行量过百万的高校教材。到1963年,全国约有30种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教材。
全国党校、高校、博物馆、党史研究、新闻出版机构等单位,逐渐形成了一支规模可观的党史工作者队伍。1957年,全国高校有党史教员1348人,1964年增至3085人。在中国人民大学,1964年有党史教师67人。在中共中央党校,1966年中共党史教研室有41人、毛泽东思想教研室有17人。这支中共党史教师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涌现出了一批党史骨干力量,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史学科的接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由于历史的局限,1957年后,特别是“文革”时期,中共党史学科呈现出曲折发展的轨迹。在当时的政治语境下,黎澍、何干之、李新、胡华等学者认为,中共党史研究存在“窄、空、难”的问题,倡议转向“宽、实、易”的中国现代史研究。在这种治学观念的转变下,与中共党史密切相关的中国现代史、中华民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新学科得以萌生和起步。十年动乱中,党史的科学性受到践踏,一批党史工作者受到冲击,给党史学科建设留下沉痛教训。
(二)中共党史学科的发展与创新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伴随党和国家对党史工作、党史研究的重视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中共党史学科经过拨乱反正进入发展时期,逐渐走向科学化、学术化、规范化的道路,学科建设全面展开,取得显著进展。其中,2010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的颁发和全国党史工作会议的召开,为学科发展注入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党的历史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学习党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修课”,强调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推动党史学科建设迈上创新发展的新台阶。
1.党史学科建制的建立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党史学科建立了遍布全国的党史研究机构和学会社团,创办了数量可观的专业期刊,开办了层次齐全的党史学位教育点,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党史学科建制。
全国自上而下地建立比较完备的体制化的中共党史工作机构。1980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成立中央党史委员会及其工作机构的通知》,决定成立中央党史委员会、中央党史编审委员会、中央党史研究室,作为中央的党史编修机构,胡乔木任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任主任。1980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成立,作为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和具有研究机构性质的工作部门,主要负责编辑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著作,研究他们的思想和生平,编辑、研究党和国家及军队的当代文献和历史文献,构建了党的文献工作格局。1988年,中央党史研究室和1980年成立的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合并为新的中央党史研究室,既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党史研究机构,也是中共中央主管党史业务的工作部门。全国从中央到县一级的党委大都设立了党史部门,履行着党史研究、业务主管的职能,在承担和组织党史研究、党史学习教育、党史宣传、党史纪念活动、党史资料征编、党史咨询、党史遗址保护和场馆建设、红色旅游、党史题材作品编审出版、党史业务指导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要求,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央编译局职责整合,组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的专门机构。
全国形成一些有重要影响的学术社团。1979年成立的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1980年成立的中国中共党史学会,1992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以及2009年成立的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成为党史学科最有影响的学术社团。
全国创办了数量可观的中共党史期刊,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园地。《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当代中国史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成为刊发学术研究成果的主要期刊阵地;《百年潮》《北京党史》等几十种兼具学术性、普及性、大众化的党史纪实刊物,成为党史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
全国形成了层次齐全的中共党史教育体系。全国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把党史教育纳入干部教育体系。在全国党校、社科院,特别是高校系统,党史学位教育形成一定规模,建立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层次齐全的学位教育体系。2010年,全国有党史博士学位点19个,硕士学位点86个,在专业教材、课程体系、教研机构、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共党史学科建立了若干分支学科,“大党史”学科群初步形成。中共党史作为一门学科获得了社会认可,中共党史学史、中共党史文献学、中共党史学理论与方法等分支学科得到讨论和建设。21世纪以来,党史学科通过深化、转化、孵化等多种方式,已经产生了横跨不同一级学科的具有亲缘关系的若干副学科,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党的建设、党内法规等。这些副学科,无论是在研究领域、研究对象方面,还是在研究队伍和研究方法论方面,均与中共党史学科存在无法分割的亲缘关系,甚至就是由中共党史学科派生或衍生出来的新学科,只不过是被划分在不同的一级学科门类中而已。在一定意义上,传统的中共党史学科现已升级演化为一个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的“大党史”学科群。
2.党史研究的拓展与深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党史研究出现繁荣局面,研究成果丰硕,在数量和质量上空前提高。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出版一系列党史基本著作,如《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人民出版社1991)、《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等,在全国和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逐渐确立并发展完善中共党史叙事框架。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以40多万字的篇幅比较完整地反映中共70年的历史,在编写体例、写作风格、观点表达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为新时期党史通史写作树立了典范。胡乔木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本书写得比较可读、可信、可取,因为它既实事求是地讲出历史的本然,又实事求是地讲出历史的所以然,夹叙夹议,有质有文,陈言大去,新意迭见,很少沉闷之感”。《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2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和《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是国内权威的党史基本著作,在资政育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是建党90年来国内公开出版的权威读物中反映中国共产党历史时间跨度最长、内容最全面系统的一部党史基本著作。自2016年7月出版,《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短短两个多月发行量突破140万套,受到读者广泛欢迎,成为党史学习的权威教科书。
中共党史研究在断代史、专题史等方面取得重要成就。关于党的创立史、大革命史、土地革命史、抗日战争史、解放战争史、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史、“文化大革命”史、改革开放史等各阶段的党史研究取得新进展,研究重心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转向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间段。主要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负责编辑、出版和摄制了一批反映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党的领导人的生平与思想的年谱、传记、文集(文稿、文选)和纪录片。1980—2017年,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组织编写的《中共党史人物传》已累计出版89卷,2500多万字,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党史人物传记丛书。在党领导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社会等各建设领域,在党的地方史、事件史、人物史、理论创新史、统一战线史、群众运动史等专门领域,涌现出一批精品力作。举其要者,如:彭明的《五四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84、1998)、邵维正的《中国共产党创建史》(解放军出版社1991)开启了中共党史阶段史研究的潮流;张静如主编的《中国共产党思想史》(青岛出版社1991)代表了中共党史研究的思想史转向;陈至立主编的《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表明中共党建史研究的开启;向青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展示了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研究的新观点;石仲泉等著的《中共八大史》(人民出版社1998)反映中共会议史研究的成果;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毛泽东传》《邓小平传》反映党的领袖人物研究的成果;河南人民出版社推出的《1949—1989年的中国》《四十年国是反思》表明社会主义时期中共党史研究的全面起步;张静如、唐曼珍的《中共党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王仲清主编的《中共党史学概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表明中共党史学科体系建设的发展;牛军的《从赫尔利到马歇尔——美国调处国共矛盾始末》(福建人民出版社1988)展现从冷战外交史视角拓展中共党史研究的努力。此外,在毛泽东、陈独秀、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土地改革、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总路线、抗美援朝、“大跃进”等很多具体研究上,中共党史研究还形成阶段性的热点。
21世纪以来,中共党史研究进一步深化,涌现一批新成果。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组织编写的“中共党史研究丛书”(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2009)、“21世纪党史国史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012)、“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丛书”(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反映高校中共党史教学研究的成果。复旦大学姜义华主持的“革命与乡村丛书”从革命与现代化的新视角对中国革命史进行反思。梁怡、李向前主编的《国外中共党史研究述评》(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综合评述近50年国外中共党史研究状况和著述的专项成果。张素华的《变局 七千人大会始末》(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首次对具有深远影响的七千人会议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牛军的《从延安走向世界: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的起源》(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和沈志华的《冷战五书》(九州出版社2013)从国际冷战史的视野拓展党史研究的视野。黄道炫的《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社科文献出版社2011)反映出实证研究的视角和特点。杨奎松的《革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代表中共革命史研究的新诠释。谢春涛编的《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新世界出版社2012)开启“以故事讲思想”“用学术讲政治”的党史研究成果转化的创新路径。齐卫平的《政党治理与执政能力建设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反映党史党建与政治学研究的融合。陈金龙的《中国共产党纪念活动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表明中共党史研究视野的进一步拓展。萧冬连的《探路之役 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反映出改革开放史研究的新进展。正如有的学者指出,“新世纪的十年,是中共党史研究长足发展的十年,是中共党史研究新人辈出的十年,也是中共党史研究硕果累累的十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写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和由中央宣传部组织、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单位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简史》的出版发行,成为指导党史研究的重要文献,是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最新党史教科书。
伴随党史研究的进步,党史队伍、学科平台、宣传教育呈现新气象。改革开放以来,党史队伍广泛分布在全国党史部门、党校、高校、行政学院、史志办公室、档案馆、党史纪念场馆,以及一些党政机关、国企事业单位的党史党建工作部门。为加强学科建设,国内成立一些党史、党建、国史的研究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以1958年成立的中共党史系和2013年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研究院为基础,于2017年成立国内首家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旨在建设成为以中国共产党研究为特色的教学研究中心、学术交流平台和新型高端智库。2017年6月,全国党史部门已建立党史网站600多家。人民网、新华网、求是网等大型网站均设有党史党建的频道或栏目,一些党史部门、高校科研院所适应新媒体发展要求,开办微信公众号,为传播党史成果提供平台支持。
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共党史学科问题得到进一步的关注和探讨。王炳林的《邓小平理论与中共党史学》(北京出版社2000)、周一平的《中共党史史学史》(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耿化敏的《何干之传》(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宋学勤的《中共党史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欧阳淞的《党史学基本问题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刘晶芳的《中央党校中共党史学科建设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9)、王炳林等的《中共党史学科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北京出版社2021)等,展现中共党史学科发展史和学科体系研究的进展。
总之,中共党史学科是在中国共产党重视党史学习教育研究和党史工作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是一门反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代又一代中共党史教研工作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成果。
中共党史学科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共党史学科建设在学科体系、人员队伍、社会需求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
第一,中共党史学科已经具有稳定成型的学科体系。中共党史学科自革命战争年代奠基起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纳入党和国家的干部教育和国民教育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提高学科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目前,中共党史学科具有专业性和通识性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具有专业为主、选修为辅的课程体系,具有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以中共党史、党的建设为主干,涵盖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党内法规、社会主义发展史、海外中共学等若干关联性强、交叉性强的分支学科(方向)构成的大学科群。其中,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分别在党校、高校两个系统具有办学历史悠久、教育教学经验突出、学科建设成就显著的优势,发挥了学科建设的引领作用。
第二,中共党史学科已经具有一支数量可观的人员队伍。一方面,在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中的组织人事、理论宣传、政策法规、党建等相关工作部门,从中央到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县市(区)的党史和文献、档案、文博、地方志等相关工作部门,拥有数量可观的党史工作队伍。仅就党史部门而言,2012年全国共有机构2836个,编制人数1万多人,52%的工作人员从事党史的征编、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2014年,全国党史部门在编人员17178人,其中业务人员8949人。另一方面,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普通高等学校、社会科学院、军事院校等,拥有一批从事党史教学研究的专业人员。高校作为学科主阵地,具有学科建设的历史传承和丰厚积淀,形成人才荟萃、学科齐全、思想活跃、基础雄厚的优势,拥有一支长期坚守党史教育阵地的专业教师队伍,设有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中心)、中共党史研究院(中心)、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中心等相应的教学研究机构,承担着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专门人才的职责(见表1)。
第三, 中共党史学科已经具有长期旺盛的社会需求。中国共产党已经是一个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创造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奇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我国,基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和最高政治力量的地位,中共党史学科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关于党史的学习教育、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具有长期的结构性的社会需求。仅就高端人才而言,2014年全国党史部门在编人员总数17178人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有7777人(约占45%),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有850人(约占5%),党史专业背景的业务人员很不充足,可见在高学历层次和专业高端人才供给方面存在较大的缺口。由此,长期旺盛的人才需求为党史学科建设注入发展动力。
第四, 中共党史学科已经具有广泛持久的国际关注度。今天的中国共产党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的56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保持着经常性的联系,党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引领力显著提升,前所未有地走进世界政党舞台中心,并推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了解当代中国的历史,首先就要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认识当代中国,首先就要认识中国共产党。基于中国共产党创造的历史伟业,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中共研究已经成为海外中国研究的热点,关注的领域包括党的领袖人物、不凡历史、强大组织、自身建设、思想理论、对外交往等。以傅高义为代表的具有中共研究背景和经历的海外中国问题专家,对西方国家的对华外交决策具有一定影响力。以党的历史为研究对象的中共党史学科是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树立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重要学科支撑,有助于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学理性宣传阐释,加快构建中国共产党叙事体系,增强建党百年新形势下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帮助国外民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真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奋斗,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奥秘。
百年来,中共党史学科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留下了宝贵启示。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是党史学科建设的基本遵循。马克思主义为中共党史学科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坚持。从党史学科发展的历程来看,是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决定学科建设的成败。党史研究受到学科外部大环境的客观影响,但归根结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是保证党史研究科学性的基本遵循。如果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唯物史观在党史研究中处于“缺席”“失语”“边缘”的状态,党史学科的科学性就无从谈起。从党史来看,没有科学理论的武装,党史研究容易产生一些不良倾向。也正因为坚持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党史学科建设才能不断发展进步。
第二,把握党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是党史学科建设的根本原则。党史因党而生,党史学科因党而兴,“党史姓党”是天经地义的立场。正确认识和对待党的历史,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的生命,关系国家长治久安。中国共产党历来要求党史研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史研究是一门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揭示当代中国社会运动规律的科学,要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党史研究工作者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宣传纪律和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性的统一。”党史学科坚持党性,就是要求在学科建设各方面和全部环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核心是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党史学科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科学性,就是要求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科学精神实事求是地规划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牢固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历史上,党性和科学性的背离曾给党史学科带来危害。改革开放以来,党性原则和科学精神的高度统一,成为党史学科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三,运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党史学科建设的关键。从学科发展历程来看,与时俱进地运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党史学科建设的关键。党的历史每前进一步,党的理论创新就跟进一步。党史学科的发展取决于党的历史发展,党史学科的创新发展取决于紧跟时代步伐的理论创新,需要不断加强理论武装,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学科建设。这种运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为研究指南;二是以党史研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提供学术论证。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党的理论创新,构成党史学科建设的理论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系列重要论述,为加强中共党史学科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四,科际整合、协同创新是党史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从独立为学到分科治学,从学科交叉到科际整合、协同创新,是人类现代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和重要趋势。回顾党史学科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党史学科是在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共同推动下发展起来的。中共党史学科唯有打破狭隘的学科区隔,开展跨学科的科际整合,才能寻求更宽广的发展空间,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开展协同创新,需要注重跨学科的交融、党史学界内外的互动、党史研究国际交流。
新时代中共党史学科创新发展的路径
在建党百年的新形势下,中共党史学科站在高质量发展、体系化建设的新起点上,需要把握历史和时代赋予的机遇,检视自身存在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探讨未来创新发展的路径。
目前,中共党史学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科设置同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要求不完全适应,学科体系不够健全,学科发展基础有所削弱。具体表现在:
第一,学科定位不够明确,学科属性不统一。本科阶段,“中央党史”专业归属于法学门类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研究生阶段,原“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硕士、博士学科学位点归属于法学门类下的政治学一级学科,而不在法学门类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2017年后,“中共党史”与“党的建设”分开,“党的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自主增设的第七个二级学科。
第二,学科发展不平衡,党史学科存在“边缘化”风险,一些新兴交叉学科建设薄弱。中共党史学科萎缩严重,近十年来(2011—2021年)“中共党史”本科学位点从5个增至8个,硕士学位点从96个降至71个,博士学位点从26个降至20个(2021年招生的仅有11个);党建学科发展态势良好,2017—2021年“党的建设”硕士学位点从12个增至41个,博士学位点从12个增至20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党内法规等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多为自主开设,建设力度不足。
第三,学科发展缺乏统开课程、师资队伍的支撑,人才培养规模不足。中共党史主要是作为专业课程来建设,目前并不是高校统一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党的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开课有限。伴随思政课取消中共党史课程,高校中共党史教研机构多被撤并,中共党史教师队伍分化流失严重。2015年,保持开设中共党史本科专业的5所高校共有中共党史专业教师73人,全国中共党史硕士生导师不足400人,中共党史博士生导师不足30人。全国中共党史专业招生规模偏小,2017—2020年本科年均招生总量131人,硕士年均招生总量297人,博士年均招生总量69人,招生规模和人才培养数量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不小差距。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共党史学科建设,学界的普遍共识是增设“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布局,从源头上解决体制性的学科发展障碍。研究对象的同一性和学科间极强的关联性,构成中共党史、党的建设等相关学科组建一级学科的基础。“党史是党建之基”,“党史党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中共党史党建”放在同一个一级学科内,进行顶层设计,加强学科整合,聚合研究力量,整体规划布局,能够更好地发挥“以史为鉴、资政育人”作用。无论从学科分类的科学性,还是从有利于党史党建和相关学科自身发展来说,应在法学门类中增设“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以更好地适应中国特色学科发展规律,更好地满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求。这有利于传承红色基因、建设教育强国、培养时代新人,有利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有利于阐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规律和自身建设规律,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条件下的治国理政提供学科支撑。
设置“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需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科学规划、统筹谋划。一是坚持理论武装,特别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围绕实现民族复兴,服务党的治国理政;二是坚持把握规律,遵循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注重把握巩固传统学科、发展特色学科和扶植新兴交叉学科的辩证关系,着力发挥一级学科的统领作用和二级学科的贯通作用,着力构建一个知识体系完整、内在逻辑一致、结构层次分明、特色优势鲜明、功能作用显著的学科体系;三是坚持实事求是、守正出新,围绕中国特色学科的主体性与原创性,立足现有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体系和人才需求的条件,着重构建学科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研究体系。
在“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设置中,中共党史学科无疑构成这一标识性中国特色学科的主干学科,未来可从如下方面加强探索。
第一, 站在建党百年的新起点上,创新中共党史知识体系,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复兴的历史叙事体系。党史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目的是反映党的历程,阐明党的发展规律,总结党的成就和经验。构建新的富有解释力的党史叙事体系是建立完善中共党史知识体系的基础工程。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遵循党的历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逻辑,可以建立一种以实现民族复兴为主题,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线,以推进和完成两大历史性任务为目标阶梯,以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五史合一”为基本框架,以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为前后相继的四个基本阶段,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为历史创造主体的中共党史百年叙事体系。
第二,站在党的理论创造的新高地,创新中共党史理论体系。根据理论的属性、层级和地位,这一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一是指导理论,即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创新理论,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党学说与党建学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毛泽东思想,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学科理论体系中居于最高层次的理论指导地位;二是基础理论,主要是中共党史理论,包括中共党史的性质、对象、分期与功能、中共党史研究理论方法等,在学科理论体系中居于中位层次的主体论地位;三是应用理论,主要是中国共产党的党史观,包括中国共产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党的领袖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有关精神,在学科理论体系中居于具体应用层次的方法论地位。
第三,适应我国国际传播的新要求,创建中共党史概念体系,增强国际话语权。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就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共产党故事,更科学地解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时代之问。中共党史学科应构建一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政党特性、具有内在逻辑的概念体系。根据概念的属性和层次,主要分类为:一是整体反映中国共产党的基础概念,如“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民族复兴”“社会主义”等,构成概念体系的外层带;二是特定反映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概念,如“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法宝”等,构成概念体系的中层带;三是专门描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标识性的新概念,如“中国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我革命”等,构成概念体系的内层带。打造符合历史事实、易于广泛认同、鲜活度强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就能牢固确立“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中国共产党研究也在中国”的话语地位。
中国共产党正在创造的伟大历史变革的新时代,也是中共党史学科创新发展的新时代。紧密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聚焦时代之问,阐释中国之治,加强学科整合贯通,发挥学科协同共建效应,是中共党史学科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共党史学科努力建设成为立足新时代之基、回答新时代之问的中国特色学科,将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版权所有 © 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