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王向明,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主要成员,教育部党的十九大“百人宣讲团”正式成员,中央电视台党的十九大开幕式和新常委见面会现场报道特邀评论嘉宾,团中央全国大学生骨干培训学校导师,团中央中国青年网络智库成员,中共北京市委干部理论教育讲师团专家团成员,教育部全国高校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教学示范专家。曾获评中宣部、教育部授予的“首届全国高校百名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全国教育总工会授予的“全国‘三育人’先进个人”,北京市师德标兵,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2014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年度影响力人物标兵,2014年北京市先进德育工作者,第五届全国自强模范,2017年北京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许征帆,原名许乃妙,一九二七年十月生于福建金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终身荣誉教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前身)所长、《教学与研究》杂志总编辑等职。著有《时代风云变幻中的马克思主义》,合著《马克思主义学说史》,主编《社会主义论库》《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怎样认识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论》等。 图片由作者提供
许征帆参与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原理》 图片由作者提供
许征帆著《时代风云变幻中的马克思主义》 图片由作者提供
本文作者(左)与许征帆合影。 图片由作者提供
【求索】
足迹
他最初的名字叫许乃妙。1927年10月,他出生在福建金门县的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因生活所迫,年仅10岁时,他就到一个中药铺做了学徒。尽管生活艰辛,但南中国海的无垠波涛塑造了他宽广乐观的品格。而在散发着药香的辛苦劳作中,《药性赋》《汤头歌诀》成为他最初的文化启蒙。这——是他的童年。
1937年,日寇全面侵华,从台湾宝岛到金门海滩,战火无情地打碎了艰难却也平静的生活。为避战乱,他随家人到厦门谋生。但鼓浪屿的宁静终归短暂,无情的战火迫使他与家人不得不走上几代人的宿命之路——下南洋。在马来亚侨居的日子里,他终于进了学堂,完成了初中学业。其间,他有幸成为著名作家王任叔(笔名“巴人”)的间接弟子,成为了著名作家高云览(小说《小城春秋》作者)的直接弟子。在老师指导下,他读了《雷雨》《日出》《子夜》等作品,也渐渐练就了一杆生花妙笔。这——是他的少年。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南洋也不再是桃源之地。从马来亚到印尼,他和家人度过了一段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其间,他目睹了日寇的残暴、亲人的遇害。国恨家仇,使他无比渴望祖国的强大、人民的安宁。在艰险的环境下,不得不辍学的他勤奋自学,通读了《古文观止》《现代文选》以及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等古今书籍,写出了针砭时弊、鼓舞人民斗争的《失业》《探病》《怒吼吧!龙引河》等文章,充满激情和现实主义色彩,发表在进步报刊《南侨时报》《风下》上。也是在这期间,他得到中共地下党员胡愈之的提点,受聘为胡愈之主持的《南侨时报》的专任记者,从此走上革命道路。1946年,在鲜红的党旗下,19岁的他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地下党员。也是在这时,他把名字改为许初帆。这——是他的青年。
1948年,在党组织安排下,他进入了实际是中共领导下的香港达德学院新闻专修班学习。入学前需要考试,只有初中文凭的他本来是没有资格报名的,凭着一份“记者证”才获得了考试资格并以优异成绩考入达德学院。那时,郭沫若、茅盾、乔冠华等经常到达德讲学,一年多的学习,不仅极大提高了他的专业素质,也使他对理论学习、研究和写作产生了更强烈的兴趣。
1949年,在新中国的召唤下,他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祖国。在党的指派下,他来到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正式组建后,成仿吾校长安排他到刚刚开办的马列主义基础研究生班学习。这改变了他的命运。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急需一批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师,这个研究生班就是为了适应这种形势而开设的。哲学大家艾思奇及当时来自苏联的一批专家亲自教学,学员们自觉刻苦、废寝忘食。研究生班几乎是以一种速成的方式完成的,三个月后,这批学员就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的道路,其中许多人在后来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领域的大家。
在新中国诞生的礼炮声中,满怀着实现民族复兴的期冀,他再次改名。此后70年多年,许征帆这个名字一直伴随着他。无论是在共和国高歌猛进的辉煌岁月,还是艰辛探索中遭遇坎坷的曲折年代,无论是在意气风发的中青年时期,还是到了沉稳大气的壮年和深刻睿智的老年,他都一直坚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的阵地上,在时代风云变幻中播撒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火种,成就斐然、桃李芳芳。
从1950年以来的数十年间,他以“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作为研究方向,致力于更有针对性和现实性地研究和思考特定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有较大学术和社会影响的理论成果。他撰写了《时代风云变幻中的马克思主义》等大量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方面的学术著述,他的《试论我们时代在20世纪发展的主旋律》《千难起步万险征途——试论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革命发生论的双要题》《嘲弄历史者,必定为历史所嘲弄》等文章,从标题到内容,无不观点鲜明、语言犀利,提出了许多有创见的学术论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风格,体现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无畏的责任担当。
他长期站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三尺讲台、无悔人生,把培养更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作为毕生职责。他先后讲授过“马克思主义基础”“科学社会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以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等多门课程。作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博士生导师,他先后培育出42名博士。
这就是他——中国人民大学终身名誉教授、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许征帆一生的足迹。
治学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1950年10月3日,新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举行首次开学典礼,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从成立第一天起就有着强大而独特的红色基因,成为我国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人才的重要基地。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基础研究生班的许征帆,把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作为毕生事业,成为一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大家。
我本人有幸成为许征帆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而让我决心报考许老师博士生的一个重要机缘,就是拜读了许老师在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专著《时代风云变幻中的马克思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面临的各种挑战和现实问题,这本书表现出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立场鲜明、分析犀利,见解独到深刻,文字充满激情和感染力,这些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在以后跟随许老师学习的过程中,我进一步了解到他这种独特而鲜明的治学特点。
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与严谨的学术理性的统一。在师从许老师学习时,他多次要求我们: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决不能只从学术兴趣出发,而要时刻牢记我们的职责,是为了学习、宣传、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为了坚持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而这种坚定的信仰,恰恰来自对马克思主义内在真理性和科学性的把握。许老师常说,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首先是因为“理直”——从符合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演变、经受得住实践检验等方面来认识和体悟马克思主义;于是,我们也就一定能够做到“气壮”——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做一名自觉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播火者”。尤为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许老师经常告诫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能只是在社会主义事业迅猛发展的时候,更要在社会主义经历困难、遭受挫折的历史条件下矢志不渝。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新制度代替旧制度,从来都要经历曲折而艰难的历史过程。“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一定要有信心、有定力,在不懈奋斗中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的发展。
坚持鲜明的问题意识,实现“问题中的研究”和“研究中的问题”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任何科学研究包括社会科学,从根本上讲都是为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意识是一切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归宿。因此,许老师认为,写任何学术论文,首要前提是要明确所研究的问题。在拟定文章的写作提纲前,一定要先拟定好研究提纲,从问题出发更深层次地发掘出新的问题、做出新的回答。并且,所研究的问题一定要是“真”问题——即做到事实之真与价值之真的统一。所谓事实之“真”,是指研究成果能够在深层次上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联系,客观反映事物的整体状况,并能准确预见事物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所谓价值之“真”,则是指研究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呈现出鲜明的价值导向。譬如,许老师从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两个重大命题出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中又引申出:社会主义怎样才能有效地拯救中国,社会主义怎样才能彻底地改造中国,社会主义怎样才能高效地发展中国,从而把对这两个重大命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从他身上,我知道了什么是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知道了怎样直面马克思主义面临的种种时代挑战。熟悉马克思主义学说史的人都知道,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三个组成部分的重要观点。许老师则认为,马克思主义当然可以分别从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做专门的研究,但更应该从整体上去把握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和思想实质。许老师正是以这一视角系统地分析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创作主体、阶级属性、基本内容、理论特征、创新机制、发展历程、历史命运等,综合多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作出新的阐述。许老师是最先系统研究“时代”命题的国内学者,他高度重视从时代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中发掘出马克思主义最具生命力的观点并对其作出新的时代阐释。他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是要把握规律,只有深刻认识、科学运用这些规律,我们才能不断取得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突破和胜利。许老师受邓小平“一国两制”提法的启发,提出了“一球两制”的观点。他认为,当今世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两种最具典型意义和复杂性质的社会制度,这两种制度长期并存将是相当一段时间内的常态,必须基于这一现实来研究问题,寻找对策。
阅读他的著作,我熟悉了他鲜活、激昂的“许氏”写作风格。好的内容,需要有好的形式去体现。尤其是本身具有强烈理论性的马克思主义,要为大众所接受、所认同,更需要有深入浅出、富于感染力的文字表达。许老师早年跟随巴人、高云览的学习经历,以及他担任革命报纸特约记者的实践锻炼,培养出他敏锐独到的观察和思维能力,也锻造出他扎实细腻的文字功底。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后,他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进而把握其立场、观点和方法,让他的文字表达有了更深的思想内涵,又通过他的文字让这种思想的深刻性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由此造就了许征帆式的独特文字风格——既有马克思主义者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研究方法,又有记者般敏锐的信息抓取能力和统筹文字的意识,还有小说家一般活泼利落的文字和通透的说理,从而使文章读起来不但不晦涩乏味,反倒是字里行间充满跳跃的激情、鲜明的观点、娓娓道来的说理,引发读者的兴趣和更进一步的思考。譬如,在一篇文章中,许老师这样阐述马克思学说是如何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及同时代人一切科学成果的精华:“正是这个伟大的学说在‘刷洗’古典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澡盆时,分清了洗澡水和胖娃娃,倒掉已经脏了的洗澡水,抱出洗净了的胖娃娃并将其养育成人。用学术味更浓一点的语言讲,这叫作:批判地消除其形式,科学地拯救其内容,恢复他的革命的方面。”类似的文字表达在许老师的著述中数不胜数,留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育人
在7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许征帆教授在校内外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所有这些岗位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没有离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许老师对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事业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有诸多建树,而且在于他为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殚精竭虑,作出了卓越贡献。
呕心沥血平生事,吐尽芳华育新人。在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同时,许老师把培育更多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作为一生的使命,他时刻在关注和思索我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发展,呼吁社会重视马克思主义教育。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就发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可忽视》的署名文章。文章剖析了一段时间内我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受到种种非难的深层次原因,针锋相对地对当时颇有市场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进行坚决批判。许老师鲜明地提出,高校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阵地,他说:“历史既然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在我们社会主义共和国作为指导思想的地位,那么顺应历史的要求也应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到应有的高度。这绝非争学派地位高低的门户之见。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大业来说,这是为造就年轻的马克思主义者、为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为造就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打基础的需要。”今天读来,这些文字无疑是非常具有远见的。基于此,许老师积极参与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材的建设,他受国家教委委托,担任《马克思主义原理》等教材的编写组召集人和统稿、定稿人,主持编写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要点(修订试用本)》和《科学社会主义》等专业教材。作为《教学与研究》杂志的总编辑,他多次强调突出理论教学特色是《教学与研究》生命力所在,这种定位使得这本杂志至今仍颇具影响力。
长育人才今久矣,行看中选尽英豪。许老师常说一句话:“作为老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超过老师。”为此,他倾尽心血将毕生所学教给他的每一个学生,他们中的许多人今天已成长为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的中坚力量。姜辉、秦宣、刘建军、辛向阳等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领军人物,都是许老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他们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固然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和奋斗,但也与许老师的谆谆教诲和精心指导密不可分。
许老师在育人实践中,始终笃守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马克思主义教育者必须首先让自己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真信、真懂、真用、真教。他曾说,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贵在真心实意,贵在扎扎实实,贵在坚持不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建立起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对马克思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理性认同,还要有真挚的情感共鸣,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自豪感。他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要甘于寂寞,要自觉地做一名为马克思主义胜利进军的铺路石。在授课时,教师应“用引导的方法同学生一道弄清楚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避免那种“简单地让学生从定义出发,去死记硬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做法”,“否则会败坏精神胃口,引起抵触反感”;应“把马克思主义放在社会历史的,特别是人类思想史的长河中加以考察”;“要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程中去把握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他特别反对“那种为了博得廉价掌声而迁就学生的某些错误的思想情绪的任何表现”。凡是上过许老师课的学生,都会感到他的讲授充满正能量,同时又鲜活生动、入情入理。如今,许老师当年的很多学生都活跃在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台上,同样得到学生的喜爱和欢迎,就根源于恩师的为人师表。
惟子穷探到本源,深究经典求本真。在教学实践中,许老师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注重学习原著、讲求方法、重在联系实际。许老师要求学生一定要克服困难,认真攻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他说:“我建议年轻人,尤其搞社会科学研究的,阅读视野要宽广些,要认真攻读马克思主义的名著,联系新实际加深理解,也应该读读西方学者研究资本主义、评论社会主义的著作,阅读时应有甄别意识,批判地吸收,在实事求是地了解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来加深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我本人对此有深切的感受。许老师讲课,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信手拈来,但又绝不是简单地引用,而总是能够发掘其深刻内涵、分析时代背景、讲清历史脉络、结合当前实际加以归纳总结,其学科底蕴之深、联系实际能力之强,让我领略了什么叫“高山仰止”。许老师当年在经典阅读上对我的严格要求,让我在后来的研究和教学中受益匪浅。许老师还特别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还应该讲究方法,要站在人类历史的高度,结合世界、国家和社会的新情况、新事物和新动向,在结合中加深领会,训练应用的基本功,提高理论素养、政治觉悟和实践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许老师告诫学生:“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不仅要通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知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风云变幻,还要熟谙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国际意义;只有立足中国、心怀世界,才能在错综复杂中找到社会发展规律。”对此,曾经的学生姜辉深有感触:“在导师许征帆教授的指导下,我逐渐学会用历史的尺度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制高点上,低潮只是历史长河中的短暂一瞬,世界社会主义必将在曲折与苦难中走向复兴。”
做许老师的学生是幸福的。生活中的许老师既是良师也是益友。他为人谦和朴素,谈吐幽默风趣,对学生关怀备至,充满父亲一般的慈爱。我们与许老师在一起,没有距离感,常常心生亲近,从老师的教诲中获得教益、增添力量。
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事业呈现出新局面。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指出,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还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以此对照许征帆老师的人生实践,无疑是对这“六要”的最好诠释。我们需要更多的像许老师这样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队伍和事业一定会越来越发展、越来越兴旺!
版权所有 © 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