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研究作为一门历史学范畴的学问,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与唯物史观相偕而行,成果丰硕,但毋庸讳言,在过去与当前的研究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背离唯物史观的非科学化倾向。对此,需要认真辨析。
■党史研究中出现的几种非科学化倾向
一是对现实问题的“口号化”研究。这种 “口号化”研究在中共党史研究实践中比比皆是。如生态文明、以人为本等思想刚一出来,党史学界就出现了一批论文,论证一些建党初期的中国共产党人是这些思想的践行者,但有些仅仅停留在“口号化”层次,而缺乏学理上的充分的分析与论证。由于党史研究的现实性特色,决定了现实问题是研究的重要内容。但如何站在党史学的角度研究现实问题,则需要认真考量。党史研究内容同现实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有的内容甚至仍然是现实问题,研究它的目的也主要是为现实政治服务,具有直接的借鉴作用。因此说,现实政治与中共党史学的关联因素非常之多,存在着当代人作当代史之利,更有“时过境未迁”之弊。但学术研究在基本立场和方向正确的情况下,应该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治学当 “正其学于先,乃以慎其术于后”,即在进行学术研究之前,先要端正从事学术的方向和目的。
二是教条化现象仍比比皆是。党史研究的鲜明特点,尤其在于它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支持。重视理论思维对于党史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如果缺乏理论性,表述就容易平淡、沉闷、一般化,中共党史研究就不能深入,缺乏说服力,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启发、教育、借鉴的作用。在实际的研究实践中,一旦上升到理论高度,唯物史观很多时候代替了具体的研究,教条化现象仍比比皆是。教条化的学术研究是谈不上有什么“辐射力”的。开展教条化研究的学者,其研究只是谋求满足心中现成的模式,他们无视现实世界的丰富性、多样性、变动性,以内在的既成公式套取自己想要的结果,照搬照抄所谓经典,拘泥于个别词句语言,缺乏实事求是、活学活用的精神,其结果只是让本来生动的理论变成了一潭死水,丧失了原有的生机,甚而连所探讨的问题也得不到有效解决。
三是“碎片化”现象比较严重。近年来,随着新实证主义思潮的流播,党史学界重实证研究,重个案发掘也一时风起。不可否认,在此潮流涌动中也出现了一些质量较高的研究成果,推动了党史研究的发展。但也出现了“把历史分割成互不关联的碎片,把历史的整体性化解为众多异质性对象”的状况,然后从这些“异质性对象”出发,概括全局。通过“细节”来研究路线和政策无可厚非,充分利用某一史料的价值,也是能够取得“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效果的,但要看到,管中窥豹固然是好事,可要是走过了头,埋头于眼前仅有的视角,以之删裁和衡量复杂的史实,有意无意忽略不合己意的客观史料,就会变成坐井观天、迷失全局。
■不能以研究历史的细枝末节代替对历史整体的把握
党史研究,如果一意执着于历史的细枝末节,并以此代替对历史整体的把握,那么便疏离了历史的真实本质。正如列宁所说:“在社会现象领域,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的,但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有纯粹消极的意义,因为问题完全在于,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如果从事实的整体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顽强的东西’,而且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这就要求我们在做个案研究时,也要有一个总体性的问题脉络或问题意识,细致思索局部问题与整体问题、个别问题与一般问题之间的关系,若非如此,就会陷在史料堆里出不来,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种总体性的问题意识就是要在充分挖掘掌握现有材料的基础上,带着研究者特有的问题意识深入到具体的史料当中,将史料所反映的客观事实放在历史发展的大环境、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对其开展对比、比较和批判。因为历史学者应当在事件陈述和观念框架之间反复往来,不是把历史事实各个部分简单地拼凑到一起,而是要探讨其中的因果关系。不论你所选择的个案再小,做的研究再局部,但都有一个整体性的问题意识和学术发展的框架在后面支撑的。
■走出对党史问题作教条化回答或“口号化”研究的误区
进行党史研究,没有理由不遵偱唯物史观的指导,没有理由不去总结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但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因此,要防止空论,必须充分占有资料,具体分析历史实际。只有首先说服了自己的验证结论才能作为真理奉献给人类,这一点无论作为知识还是作为主流意识形态,都是一条无法躲避的必经之路。
党史研究的大发展是建立在扎扎实实地对浩如烟海的党史资料进行搜集与爬梳、调研与辨析的基础上,建立对史实的言之有物的归纳和解释基础上,总结出符合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如果教条化、口号化、碎片化研究逐渐普遍化,不但会丧失党史研究的魅力,丧失学科发展的动力和存在的价值,而且这种研究可能还会提供错误信息,造成理论幻觉,对执政党的决策产生误导。
中共党史学是一门有关中国共产党产生发展历史的科学,其基本内容不但要揭示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成长发展历史,更为重要的是,这门学科还必须揭示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发展规律。具体而言,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是中国历史道路中中国共产党如何发挥自身的先进性而引领中国社会不断前进的历史。在党史学的学科建设中,必须以现实的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历史为基本的研究“质料”,对这种“质料”的学术研究过程就是唯物史观的运用过程,因为党史本身就是唯物史观的中国化历史。唯物史观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为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中的一系列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奠定了中共党史研究的科学根基。我们不能满足于一方面高喊坚持唯物史观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又不去对唯物史观的内涵作认真细致的研究,对一些迫切需要加以解释的历史与现实问题或作教条化的回答或进行碎片化、口号化研究。唯物史观既是一种世界观,同时也是一种方法论,在党史研究中弘扬唯物史观的科学理性,是中共党史研究者一项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也是应当侧重努力的方向。
版权所有 © 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