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党史学科工作坊第42期顺利举办 青年教师讨论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史

    2020年1月4日晚,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学科青年教师工作坊第42期在人文楼800会议室举行。本期工作坊以“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史研究”为主题,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虹讲师担任主持人,邀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家彬讲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牧云助理教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慧瑜助理教授等四位学者发表主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黄道炫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主任孙华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江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耿化敏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董佳副教授担任与谈人。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等院校机构的50余位师生参加工作坊并参与交流讨论。

    主持人张虹首先介绍了本期选题的缘起,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的话语传播和理论建构是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课题,迫切需要新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介入、研究和对话。在中共即将迎来百年之际,从历史、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系统地讨论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史是非常重要的。鉴于人大党史学科青年教师工作坊推动跨学科的中共研究的初心和宗旨,本期工作坊汇聚几位中共党史、新闻学、传播学等几位青年学者,希望引发不同科研机构、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师生的兴趣和参与。这仅是破题,未来还需要学界的共同努力。

    在主题讨论环节,周家彬以原中共中央编译局翻译成中文的国际共运历史文献中的有关理论宣传材料为切入口,初步考察了中共早期国际宣传的历程和特点。周家彬认为,从1921年中共创建到1935年中共长征到达陕北之前的早期历史时期来看,中共国际宣传处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起步时期。中共对共产国际的宣传,既是为了赢得共产国际的认可、支持和帮助、指导,同时也推动了共产国际理论有关方针政策的转变。以在马来亚(Malaya)的宣传为例,周家彬介绍了这一时期中共对其他国家展开宣传的目的在于宣传扩大共产主义运动,推动中国和其他国家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中共早期的国际宣传对于认识中国革命经验的国际化乃至思考新时代的对外传播具有重要的启示。

    张虹利用海外访学期间查阅的丰富史料,以“斯诺历次采访毛泽东对外话语的传递”为题,讨论分析了斯诺在中共对外宣传史的角色和作用。张虹认为,20世纪30年代抗战时期、60年代冷战时期和70年代中美关系破冰时期斯诺对毛泽东的历次采访及其记录,反映了毛泽东不同时期外交思想的深刻内涵和对外话语的核心要义。这些对外话语的传递的重要意义不仅在封锁中联通了中国共产党与外界,更向世界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意义。斯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其历次采访与毛泽东对外话语的传递本质上就是对“延安故事”、“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故事”的成功讲述。斯诺在遗嘱中称自己为“世界公民”。在中国建构大国形象的过程中,如何重新认识漫长历史中那些闪耀着精神光芒和历史价值的人物,使之成为具有“中国底色”和“世界价值”的人类共同的故事,仍有巨大的研究空间。

    张牧云讨论了1945年旧金山会议中共代表的国际宣传活动。张牧云利用美国报刊的材料,从史实重建的角度努力还原了1945年旧金山会议中国代表团的中共代表董必武、陈家康、章汉夫在美国开展的国际宣传活动的前前后后。她指出,董必武一行积极对美国左翼、华侨、黑人民众与国际民间组织开展统战工作,与《工人日报》《人民世界报》《美洲华侨日报》《芝加哥卫报》等报刊深度合作,拓宽了中共在美国的宣传渠道,有力回击《大公报》、《旧金山观察报》对中共代表的谣言攻势。董必武一行访美正值抗战末期与战后初期两个历史时期的交替阶段,他们对外宣传重点的转移折射出中国共产党国际统战方针从反法西斯主义到反帝国主义转变的新趋势。

    张慧瑜从新闻传播学的视角出发,关注国际友人、对外传播与20世纪中国经验的课题。张慧瑜认为,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国际友人及其作品的发掘、整理与研究是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课题。这些国际友人大体可以分为新闻记者、科技专家、影像艺术家三类,代表人物如埃德加·斯诺、史沫特莱、林迈可、寒春、阳早、韩丁、白求恩、荷兰纪录片大师伊文思、法国摄影大师布列松、意大利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等等。以对外传播的研究视角,深入研究20世纪中国的国际友人的经历与叙述,从国际友人的个体生命故事入手,可以呈现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的复杂性及其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关系,有助于看见更加丰富的20世纪中国乃至世界的时代图景。

    在与谈环节,黄道炫从史学规范研究和概念表述的角度,对几位青年教师的报告逐一进行了点评。既有对选题、史料、论证和观点的肯定,更有对论点的提法、文章的写法、逻辑的论证等问题提出中肯的批评,并给出了建设性的意见。黄道炫强调中共历史研究的学科功能不能过于放大,研究者在研究历史、关注现实和服务资政方面需要把握理性的平衡和尺度。

    孙华教授肯定了新闻、传播与历史对话的价值和意义,针对主讲人论文的题目、概念的定义和研究的观点提出了一些意见。孙华强调如何立足新时代的关键词,探索对外传播、对外宣传、国际传播、人文交流之间的关系,是值得跨学科讨论的一大课题。党史研究不同于做纯历史研究或考古发现,从现实出发、历史研究为现实发挥建设性的思考是值得坚持的方向。作为北京大学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主任,他介绍了该中心的文献数据库建设和共享情况,欢迎与会者关注、深入研究斯诺生平思想。作为北京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他认为高校承担有教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功能,给大家分享了北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三句话:“打开边界”、“实现共享”和“卓越教学”,即打开学科及机构的边界,实现资料资源共享,用卓越学术素养吸引更多的青年学生加入到党史研究队伍里来。

    董佳谈了主讲人的报告给自己的启发和一些意见。比如,针对周家彬的报告,提出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南洋共产党和中共到底是什么样的组织关系?对于张虹的研究报告,提出是不是可以把当时的国共双方的新闻和宣传工作做一个比较?对于张牧云论文中的美国报刊,提出能不能深挖一下它们当时具体的影响力,等等。最后,董佳建议对1936年西班牙内战对国际友人来华参与中国革命的关联性进行更宏大背景的挖掘。

    常江从自身的新闻专业研究出发,比较了新闻传播研究与党史研究的不同,他认为,党史研究对文献发掘、严谨求证和论从史出的要求,新闻学研究对于题材敏感、数据处理、理论建构、注重解释的强调,值得两个学科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常江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中共宣传史研究有没有可能进一步实现它的理论化,以方便让史学领域外的人理解;能不能更多地把党史本身和其他相关的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纳入到解释框架中,丰富历史研究的维度;党史研究有没有建立多元化叙事的可能性。

    耿化敏认为,本期工作坊主题鲜明,从中共对外宣传史的新话题出发,开展了中共党史和新闻传播学的对话和交流,展现了青年学者的问题意识和学术风采,非常具有吸引力。开展和深化中共宣传史研究,不仅需要扎实细密的个案研究,也应该关注宏观研究,讨论一些基础性、理论性的问题。其中,中国共产党宣传的“观念”、“组织”、“制度”、“人事”和“技术”这五个结构性因素或许是把握其历史面相的重要因素。站在中共即将迎来百年的方位上看,研究者需要关注中国共产党关于宣传的观念是什么,开展宣传的组织和运作机制是什么,形成了什么样的制度体系,宣传的主体和客体是何种人群,宣传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又发生了哪些历史性变革?诸如这些问题,值得学界继续思考和开展研究。

    本期工作坊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系、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和中国中共党史学会高校学科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是2020年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推出的庆祝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7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

    中共党史学科青年教师工作坊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系为国内外青年学人搭建的跨学科的中共研究学术平台,致力于加强中共党史、党建、中国现当代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海外中国研究等相关学术领域的对话和交流。目前已举办42期,有40多位专家学者担任评论人,140多位青年学者担任主讲人,共计发表研究报告190多人次,出版工作坊专刊《青年党史学者论坛》第1—7辑(社科文献出版社2014—2018),在党史学界产生一定社会影响。

11

2022-10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