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呼唤“课堂革命”,要求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培养理论思维要明确“课堂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认清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大势,关键是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培养理论思维还要以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为“课堂革命”的重要支撑,研读经典不是为了简单回到经典作家的论述,更重要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是培养理论思维的落脚点。
【关键词】“课堂革命”;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创新
【作者简介】宋友文,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北京教育》:德育,2019.1.61~65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水平事关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现,事关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需要重新审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革命”及其定位。
一、培养理论思维是“课堂革命”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最大变化是由精英化阶段跨入大众化阶段,正在向普及化阶段迈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1978年的2.7%提高到2017年的45.7%,特别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是突飞猛进。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数量需要的同时,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内涵式发展逐步提上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从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再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一脉络清晰可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义就是在高等教育数量增长的基础上更加重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一般意义上的现代大学的主要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在这三大功能中,科学研究旨在服务于人才培养,而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水平人才又是社会服务的重要体现,可见,抓好人才培养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中心环节。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来讲,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既连着学生的成长,又连着国家的未来,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内涵式发展只有进入课堂教学的层面,才会真正落到实处。新时代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呼唤“课堂革命”,要求人才培养必须把课堂教学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过去一段时间以来高校轻视课堂教学的做法必须得到扭转,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得到提升。
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首要在于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在高校,培养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与改进的过程与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度契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在新时代面临诸多挑战,信息社会的深入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信息呈爆炸式增长,阅读的便捷化和知识的碎片化并存,学生对理论思维训练缺少必要的兴趣甚至停留在经验思维层面,对社会现实缺乏深度的本质思考。特别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纷纭激荡的文化思潮、变幻莫测的国际时局,要正确认识当代世界与中国的发展大势,如果缺少理论思维的支撑是很难做得到的。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1]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2]这就把理论思维提升到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前途的高度,为新时代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革命”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概言之,思想政治素质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理论思维能力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作为全国大学生必修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党的教育方针的体现,是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和锻炼理论思维是其中的重要目标。我们知道,普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面对的是成长中的青年,他们的思维方式较之中学生更加理性和开放。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大学教育的价值,不在于学习许多事实,而在于训练如何思考”
[3]。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进行理论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理性分析、保持定力、勇于创新的思维品质。
二、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课堂革命”的中心任务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培养理论思维,中心任务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旨在通过解释世界而进一步改变世界。在大学,经常有人问这样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是170多年前的理论,今天为什么还要学习和研究它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考察人类思想史,让学生明白马克思主义是社会批判理论研究的典范,优势在于透过社会现象的表面揭示其背后隐藏的本质。虽然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和观点已经不合时宜了,但是他所关注的“人类命运将向何处去”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他所开创的社会分析方法仍然具有经典的意义。当今世界,马克思主义依然是全球性社会科学思潮中不可或缺的理论资源,成为解决全球性发展问题绕不开的话题,具有巨大的理论生命力和影响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在具体教学设计中,需要引导学生从整体性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从运用教学方法的角度来看,为呈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作为讲授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一篇纲领性文献来进行重点学习和研究。在这篇文献中,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概括为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和开放的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概括为探索社会发展规律和寻求人类解放道路的科学理论。再结合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我们引导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有一个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是以实现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的研究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具体说来,将无产阶级从资本主义异化中解放出来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的最大正义;研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内在矛盾为典型形态的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体现了追求真理的巨大勇气。可见,马克思主义是要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科学,体现了追求真理的科学性和崇尚正义的价值性的统一,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实质。把握住了这种实质,学生就会觉得马克思主义是可敬可亲、可信可爱的,学习起来就比较容易理解和认同。
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认清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大势。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所提出的第一条要求:“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4]这一条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出发点。当今时代,世界局势不断发生变化,中国形势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我们怎么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我想把握社会发展大势是最好的应对之道。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大势的重要性。我引用艾思奇《大众哲学》作为典型案例来分析。一本哲学通俗的小书,动员和鼓舞上万青年学生走上革命道路,冲破了“三民主义的防线”。正可谓“一卷书雄百万兵,攻心为上胜攻城,蒋军一败如山倒,哲学尤输仰令名”。《大众哲学》能引起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就在于它深入浅出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讲清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必然性,引导广大青年看清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从迷茫困惑中看到了希望和未来。正可谓,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这样就为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关键是要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特别是要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积极应对和化解发展中遇到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杰出创造。马克思最早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思想的雏形,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即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作了精练的阐述,但只是阐述了一般原理,对具体条件下通过什么方式解决基本矛盾与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对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解答。毛泽东结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经验,第一次明确界定了“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内涵,即“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5]这两对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调整和完善不断得到解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立足新的具体实践,总结国内外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对毛泽东同志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进行了创新性发展,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包含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两个层次,基本制度是好的,但具体体制还存在不少弊端,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样,就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体化为生产力与具体体制之间的矛盾,由此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初步成型,但还没有成熟定型。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对邓小平战略思想的重大创新性发展。可以说,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全面的社会变革、一个系统工程,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结合起来,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需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态度”。
[6]
怎么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问题入手来分析。因为问题是事物矛盾的外在表现形式。正如前面我们列举的《大众哲学》例子,艾思奇之所以写这本书主要是想从世界观上唤醒和动员人民进行革命。“我们还是从生活的问题讲起吧。试就反动统治下的旧中国来说,那时人民生活困难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旧中国人民生活普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的专制腐败统治;另一方面是由于人民不够团结不够觉悟,没有动员起足够的力量来彻底打退侵略和推翻这种统治,因此我们努力的方向就是放手发动广大群众,团结以工农为主的全国人民,把他们的觉悟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向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进行坚决斗争,而这样的努力也就成为我们解决中国问题的最主要的方法”。
[7]
以这个例子来说明,中国共产党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都是为了解决问题,是问题促发了矛盾的被发现及其被解决。然后再联系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敏锐地指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讲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外在表现形式。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功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正在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与此同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向往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重要的是,在民主、法治、安全、环境等涉及公平正义方面的要求不断增长。可以这么说,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明显提升,但更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而这已经成为制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因此,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三、“课堂革命”的重要支撑与培养理论思维的落脚点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还要坚持将引导学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作为“课堂革命”的重要支撑。因为,经典著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反映了经典作家探寻社会发展规律、攀登科学理论高峰的心路历程。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本身就是增加思想深度和训练理论思维的过程。比如,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讲解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章节时,可以配合阅读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怎样从学习法律转向哲学、怎样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艰辛历程,这也是原汁原味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不二法门。再比如,在讲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章节时,可以结合阅读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不仅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的伟大人格,更能提纲挈领把握马克思“两大发现”思想的精神实质。
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努力钻研原著。为了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和精神实质,除了“原原本本地读、老老实实地读”,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而且要常读常新,不断感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历久弥新的思想价值。在初学者的学习阅读过程中,可以借助一些导读材料,比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就是很好的辅导材料。但这决不能代替对原著的钻研,因为只有在原著中,我们才能看到经典作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直接而又严谨的阐述,才能进一步发现历史和现实中种种误读的危害及其成因。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主要著作至少读几本比较有代表性的《共产党宣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不要因为起初难懂而被吓住和懊丧,只要循序渐进、再三研究和反复探讨,就能领会原著的真意。
研读经典要与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重要理论成果,批判地继承了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要把马克思主义放在人类思想史上来看待,要弄清楚它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未来走向。特别是要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发展逻辑。比如,我们在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的时候,要讲清这其中的道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个伟大发现基础上的,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说的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历史进程,这一进程揭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其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很好地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一方面,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另一方面,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存在一个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的初级阶段,也就是相当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者说不发达阶段。可以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解决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提性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创新性发展。
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是简单地重复经典作家的论述,而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培养理论思维的落脚点。再进一步说,理论思维能力的训练归根到底是为了理论创新。我们知道,理论思维的起点决定着理论创新的结果,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推进理论创新为例来说明。众所周知,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正是在研究和解决实际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而不断向前发展的。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主义”从来不是一种纯粹的书斋里的理论,而是和解决现实问题紧密相连的。当前,我们党面临的重大历史性课题,就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指导解决这个历史性课题的“主义”。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它在不断探索、不断解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向前推进。如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从“三位一体”“四位一体”,拓展到今天的“五位一体”,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都是我们提出的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这些鲜明地反映出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今天,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预想。而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只有几十年的历史,改革实践越向前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我们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入研究我国社会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问题,既不夸大其词也不避重就轻,在把握历史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探寻社会运行规律,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75.
[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5.
[3]沃尔特.艾萨克森.爱因斯坦传[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264.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7.
[5]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4.
[6]习近平.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N].人民日报,2013-12-05(1).
[7]艾思奇.大众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