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新时代教育的重要使命。我们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看待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使命,将坚定文化自信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整个过程,以此来推进课堂教学革命。在课堂教学中坚定文化自信要把握“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要讲透“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要用好“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的方法。[关键词]课堂革命;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与国际比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新时代教育的重要使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时代新人的灵魂课程。为更好地发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育人主渠道作用,必须深入推进课堂教学革命,不断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上下功夫。“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17因此,我们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看待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使命,将坚定文化自信贯穿于高校思政课建设整个过程,以此来推进课堂教学革命。
一、课堂教学要把握“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在新时代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将文化自信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过程中,这需要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16〕31号)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这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贯穿文化自信提供了基本遵循。我们知道,文化自信要建立在对优秀传统文化了解、认知和礼敬的基础之上。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从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奇特现象出发来进行问题的导入: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延绵至今没有中断的文明,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指出的那样,“中国文明是古代唯一幸存至今的文明。自从孔子时代以来,古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和罗马帝国都衰亡了;但中国文明绵亘不绝,生存至今。”[2]164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习近平也提出这一问题并做了重要的提示:“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而且中华文明从远古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3]119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找出“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的真实内涵。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所谓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指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与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为多数中国人所接受和认同,成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人生信念。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可的一个观点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是以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为内核的刚健有为精神。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那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4]158
我们讲文化自信,不是简单地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而是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革命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而且还体现在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之中。三种文化具有内在的一脉相承,这一脉相承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这种精神是先人留给我们的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历来受到中国人民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精神传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领导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同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结合起来,使之获得现代的理论形态,化为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在这种充满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革命乐观主义的鼓舞下,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英勇斗争,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文化大革命”浩劫后中国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拨乱反正,恢复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及时地提出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主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在邓小平创立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无疑也蕴含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基本精神。诚如习近平在纪念改革开放40年大会上所指出的那样:“正是这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中华民族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5]36因此,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就能够深刻理解“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6]。
二、课堂教学要讲透“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代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归根到底就是要坚定价值观自信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抓住青年大学生这一重要群体。一方面,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整个社会未来的价值取向,青年是人生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所以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对青年进行价值引导,拧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做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将培育什么样的价值观与培养什么的人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
在讲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部分时,重点是引导学生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被普遍理解和接受了才能内化为精神追求和转化为自觉行动。在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着重抓住“三个必须”的根本原则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来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内容等。
要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体现了“三个必须”的原则。在这里,我们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被写入宪法?可以说,以宪法的形式确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非常重要。宪法的权威毋庸置疑,更要从理论上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首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我们国家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何处去这一根本问题。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只有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认识、来落实,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不断展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其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的竞争,不仅仅是经济科技和军事力量等硬实力的较量,同时也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我们只有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构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特色价值观,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才能有效地应对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和传播。最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的必然要求,体现了时代的特征。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具体说来,由于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反映到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上就会出现多元多样多变的态势,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从积极意义上来说,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多样多变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也容易出现价值相对主义甚至虚无主义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以此来激浊扬清,凝聚价值共识。
要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的内容也分别体现了“三个必须”的原则。我们先来看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奋斗目标。我们知道,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的最伟大的梦想。今天,我们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这一价值目标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的重大问题,揭示了当代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价值追求,正好对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再来看社会价值取向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的生动体现。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什么?那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我国在短短40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彻底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成就是巨大的,但问题也不少。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要想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可见,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望和憧憬,是衡量现代社会是否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重要标志。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重大问题,与全面深化改革相契合,与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最后,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要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
在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关键是引导学生如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里,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道德理想层面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知道,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厚的思想道德资源,集中体现了向上向善的道德理想。这主要从儒家文化的“修身”思想可见一斑。按照梁启超先生在《儒家哲学》中的看法,中华传统文化及其治国理政智慧可以用8个字来做一番概括即“修己安人、内圣外王”。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就是修己及内圣的功夫。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安人及外王的功夫。在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3个层面的内容时,我们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治国理政智慧的“修身”资源时,不难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正好是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圣外王、修己安人”精神:“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4]169因此,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重视积极引导人们不断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和家国情怀,为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奠定文化根基。
三、课堂教学要用好“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的方法
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要有世界眼光,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今天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关起门来做工作,而是要积极面对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新情况和回应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开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不断开拓。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国问题的时候经常会想到国际上其他国家会怎么样做,这里面自觉不自觉地就会有比较。比如,我们经常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集中力量办大事上。今天,面临世情国情社情党情的变化,面对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期待和公平正义的诉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越来越将社会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一言以蔽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增进人民的福祉。再比如,当今的世界是各民族、各国家文化交流和竞争的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文化软实力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和价值观而具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拥有5000年悠久文化传统的中国应该对人类文明有更大贡献,中国越来越有文化自信向世界传播好中国声音。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中西文化比较的方法。思政课不仅仅是中国的事情,还应该具有国际视野。好的、成功的思政课教学不是简单的训导课,不能只讲授现成的结论。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比如,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视角谈论德治和法治的关系,不是厚此薄彼,而是以一种理性开放的心态正确对待我们的传统特色,更好地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德治与法治的差别,其实是源自文化深层的哲学理念的不同体认,导致了对行为规范的不同立场。从规范哲学的角度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传统更多是一种美德伦理学,主张依靠自己的内在超越追求至善的境界。而西方文化则是外在超越,西方人一方面用上帝这个“超越世界”来反观“人间世界”的种种不圆满甚至罪恶,另一方面又用“超越世界”来促使人精神境界的不断提升。只是在现代社会,外在超越的法治文化居主导地位,但并不妨碍内在超越成为个人修养的至圣追求。这样,弄清楚了中西文化内在的机制和特色,有助于我们清醒地认识自己文化传统的特质,有利于学习并理解西方文化和制度,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国文化。
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辩证地分析中华文化的理想性与现实性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滋养和精神支撑,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追求,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这是文化的理想性和超越性一面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文化的“根”与“魂”。同时,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清楚地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是基于自然农耕经济和宗法血缘关系而产生和发展的,因此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带有历史的局限。从社会现实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必须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即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传统文化中重人情轻法治的因素还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运行机制发挥作用,影响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顺利开展。纵观当今世界各国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发展现状,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不再依靠传统型和魅力型,而是走向法理型,这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般趋势。“一些国家虽然也一度实现快速发展,但并没有顺利迈进现代化的门槛,而是陷入这样或那样的‘陷阱’,出现经济社会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的局面。后一种情况很大程度上与法治不彰有关。”[7]12法治强调对法律的敬畏和信仰,真正的法治是良法和善治。我们知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我们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宪入法的历程可以看到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创新。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旨在运用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具体部署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相关工作。2018年3月,“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载入宪法,从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国家意志的体现。2018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明确提出着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全过程,确保各项立法的价值导向更加鲜明、实践要求更加明确、具体措施更加有力。这些有益的探索,彰显了法律法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为进一步推动实现良法善治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深入总结历史经验和深刻把握治国理政规律的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宪入法,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治国理政方面的重要典范,也是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的集中体现和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英]罗素.中国问题[M].秦悦,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习近平.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6]习近平谈文化自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07-13.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版权所有 © 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