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打造高精尖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金课——人大马院教师畅谈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学校思政课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在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学校思政课、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天是“3.18”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一周年。一年来,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强师资队伍,立足自身优势,持续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获得实效,努力把中国人民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高精尖水平的金课。我们一起来回顾成就、总结经验、畅谈心得,进一步推动思政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

    齐鹏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教授,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博士生导师。

    自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发表以来,中国人民大学把“讲话”作为指导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和改革创新的纲领性文献,将学校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的办学传统不断发扬光大。首先,高度重视“讲话”精神实质和思想精髓的学习和掌握,多次召开各种类型的学习会、座谈会、研讨会,将“讲话”精神全面深植于思政课教师的头脑中,贯彻落实到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其次,在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贯彻落实“讲话”精神的方式方法,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标准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政课建设的人才优势,努力打造具有中国人民大学特色的思政课优质教育教学品牌。再次,高度重视“讲话”精神的理论研究和宣传阐释,不断从学理上深化“讲话”对于丰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重大意义的研究。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结合中国人民大学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地位和办学特色,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和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政课建设,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张雷声,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去年3月18日,参加了总书记召开的思政课教师座谈会,此情此景,至今仍然历历在目。总书记对办好思政课的要求,我们始终牢记,并不断地转化为行动。作为思政课教师,办好思政课,提高教学实效,是一生中要做好的大事。因此,我们首先要有高度的政治站位,要明确培养人的目标,如果这都没搞清楚,培养了半天,培养出来的是吃里扒外、吃哪家饭砸哪家锅的人,甚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掘墓人,思政课就失败了。其次要加强课程内容建设,要有加强课程内容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此外,还必须要有建强马理学科的意识,不仅从学科研究的内容上,而且从学科建设及管理上,为思政课建设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持。

    秦宣,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主编,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第一线的思政课教师,去年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给我印象最深地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认为,在当前,思政课教师除了按总书记要求,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外,至少要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理论基础要扎实,即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二是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这样才能做到用学术讲政治,才能增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增强理论的说服力,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三是要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即思政课教学要联系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实际,联系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历史变革实际,联系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这样才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

    刘建军,教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去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我有幸参加座谈会并作为教师代表之一发言,心情十分激动。特别是能够现场聆听总书记重要讲话,感受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的亲切关怀和教诲,深受鼓舞和教育。一年来,在全国宣传和落实座谈会讲话精神的形势下,我也积极学习宣传讲话精神,撰写发表了十几篇阐释文章,并在自己的思政课教学和研究中努力落实和体现总书记的要求。一年过去了,我们还要继续学习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特别是当前要结合全国人民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在思政课教学中大力弘扬抗疫斗争中彰显的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感染力和针对性。

    王易,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授。

    去年3月18日有幸参加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深受鼓舞,倍感振奋。立足新时代,做什么样的思政课教师,怎样讲好思政课,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努力践行。作为一名已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线奋斗20年的老教师,我想讲好思政课有四个“离不开”:离不开研究。教学与科研是辩证统一的,没有研究的教学是无源之水,不重视教学的研究是无根之木,我们既要围绕教学中的理论难点重点问题进行学术攻关,又要围绕如何讲出“信仰的味道”组织教法攻坚,才能助推思政课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从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离不开创新。教学的理念、内容、方法、手段等不断创新,才能让思政课活起来。突出了“新”,学生愿意学新东西、有新体验,对新的知识感兴趣,会在无形中增加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消除学生在思想上的抵触情绪和反感心理,从而达到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接受教育的目标;离不开投入。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情理互动、心心相印的过程。唯有思政课教师倾情投入,学生才能在感受教师用心的基础上,增进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和获得感;离不开同频共振。思政课的建设和发展不是思政课教师的“独角戏”,需要社会多方力量通力合作、同频共振。严格落实集体备课制度,积极参与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的活动,在共建共享的过程中互相启发彼此受益,才能真正形成建设思政课的合力。

    宋学勤,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教授,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博士生导师。

    一年来,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自觉用讲话精神指导工作,不断推进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一是积极组织思政课教师及时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课堂上坚决唱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强音,在全国率先全面开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二是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创新与不断完善系统讲授、专题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科研支撑教学,加大思想性、理论性资源供给,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政课建设提供坚实学科支撑;三是着力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6个教研部在组织教师们参与教案编写、教学研讨、教学疑难问题解析、教学视频和微课录制等工作的过程中集思广益、攻坚克难,逐步将团队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在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与北京市举办的各种教学比赛中获得佳绩。新的一年,我们接续奋斗,全力把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高精尖水平的金课。

    赵玉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部主任,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生导师。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

    习近平同志在“3.18”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这对于“原理”课的教学尤其具有指导意义。这一年来,“原理”课教研部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深入研究与细致讲授,注重培养学生读经典读原典的意识和能力,从而让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加具体、更加生动、更加丰富。学生在深切地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科学性的同时,亦学会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将继续按照习近平同志“六个要”“八个相统一”的要求,砥砺前行,努力完成新时代赋予我们思政课教师的铸魂育人的伟大历史使命。

    李玉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部主任,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硕士生导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阐明了学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思政课改革创新必须坚持的“八个相统一”,为办好思政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重要遵循。一年来,“概论”课教研部在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地将讲话精神融入“概论”课教学。我们紧紧抓住“概论”课的学理性、政治性,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采取较为灵活的授课方法,深刻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激浊扬清,努力使学生更加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我们紧紧抓住“概论”课的理论性、实践性,积极探索、推进实践课教学,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努力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实现知行合一。我们紧紧抓住“概论”课的时代性、前沿性,紧紧跟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步伐,站在理论前沿,用最生动、最鲜活的事例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新时代的追梦征程之中。

    董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主任,副教授,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挂职)。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党中央首次专门针对一门课程举办的会议。一年来,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课教研部认真领会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政课聚焦立德树人的指示精神,围绕“如何上好纲要课”、“如何提高学生的获得感”这个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坚定了讲好思政课的信心,苦练讲活思政课的本领,逐渐探索出了一条自己的思政之道:以研究成果为支撑,以创新形式为手段,坚持内容为王,用学术讲好政治。在做实研究的基础上,用深入浅出的方式阐述深刻的道理,力求让学生上课有兴趣、听课有收获、下课有感悟。在课堂教学中形成了具有思想性、学术性和实践性的内容特色,重点优化了纲要课教学效果,为永葆思政课的先进性和活力、推动全国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进步,做出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新贡献。

    张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部主任,副教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

    一年来,“基础”课教研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竭力创建思政金课,精心组织5次集体备课,倾力打造30堂访谈课堂;教研部诸位教师按照“六个要”的要求练内功、强本领,遵循“八个统一”的要求备好课、讲金课,“基础”课教育教学成效再上新台阶。当前,党领导人民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是一部鲜活的爱党、爱国和爱社会主义教育的实践课。在今后的“基础”课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深耕理论教育,聚焦鲜活实践,讲好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精神和中国方案,立德树人,久久为功,做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谭清华,形势与政策教研部主任,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挂职)。获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议、亲自主持召开了与一线教师特别是思政课教师的座谈会,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3.18”讲话在广大一线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中产生了极大影响。包括教育部在内的国家机关也都纷纷将落实“3.18”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陆续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和文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讲好思政课热潮。我本人更是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比赛,并取得不错的成绩。而作为“形势与政策”课教研部主任,“形势与政策”课在过去一年更是获得进一步规范,质量获得进一步提高,很多知名学者都参加了“形势与政策”课的讲授,赢得学生们的广泛好评。

    孙宗伟,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主任,副教授,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提出思政课建设必须坚持“八个统一”,其中第一个统一就是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近一年来,人民大学贯彻习总书记3.18讲话精神,在研究生思政课建设中,提出了既要“讲政治”,又要“有学理”,坚持“用学理去讲政治”的基本遵循。首先,在人民大学,政治是“首位,是灵魂,是统帅,这是不可动摇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是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最大的政治。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人民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掀起了学习、宣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浪潮,并把研究成果第一时间运用到研究生思政课中去,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去统帅研究生思政课,去武装学生的头脑。其次,注重学理性是人民大学研究生思政课的另外一个鲜明特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重镇”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工作母机”而闻名全国的人民大学,聚集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研究团队,完备的学科体系、大批的学科带头人以及精良的研究团队,为研究生思政课的教学和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学理支撑,使得人民大学研究生思政课充满了深厚的学术底蕴。用学术去讲政治,把政治性和学理性统一起来,人民大学的研究生思政课建设,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强大魅力,并进一步通过理论学习把科学理论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在实践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打下坚实基础,为培养“又红又专”的高级人才提供了良好保障。

    马慎萧,副教授,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导师。获北京高校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2019年,总书记在“318讲话”中指出,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思政课教学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这六个“要”是对教师提出的标准和要求,这八个“统一”是对教学提出的路径和规范。作为青年思政课教师,这“六个要”“八个统一”是准则,只有在不断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中,才能深刻体会自己能在何种程度上符合这些标准、坚守这些规范,要践行实属不易,因而这“六个要”“八个统一”是动力、是追求。2020年初,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于我们思政课教师也是一次“大考”,如何以身作则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如何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从而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我们也要以这“六个要”“八个统一”为指引,答好这张“大考”试卷。

    王衡,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教研室讲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3.18”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保证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后继有人的历史纵深和理论高度,系统深刻地回答了学校思政课为何办、谁来办、怎样办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新时代办好学校思政课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一年来,感觉自己的进步在于站位更高了、情怀更深了、底气更足了、干劲更大了,但距离总书记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的六条要求还有挺大的距离。作为人大马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中的一员,我将继续学思践悟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对待教育事业,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真正统一起来,不断夯实基础、创新思维、拓宽视野、提升能力,克服本领恐慌,努力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11

2022-10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