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师沈尤佳在厦亮新锐观点引关注

    一位政治经济学学者昨天断言说,如果政府、企业不考虑和家庭一起,对二胎的照料成本共同分担,例如提供现金补贴的话,那么,很多父母还是“不敢生”。

    第七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昨日在厦大举行,有100多篇论文被确认为大会报告,在两天的会议中交流。从昨天的讨论看,不乏“接地气”的成果,这其中以二胎政策研究最有代表性。

    生养孩子,不只父母受益

    中国人民大学沈尤佳老师在其题为《二胎政策与照料危机》的报告中阐明一个观点:在劳动力老化背景下逐渐松动的“放开二胎”政策,需要国家政府、用人单位、父母共同来承担孩子的照料成本,否则,父母们“想生但是不敢生”。

    她认为,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社会因素已经超越计划生育政策,成为低生育率的主要原因。生育危机的背后是照料危机——夫妻在决定是否要一个孩子之前会考虑他们能否负担得起照料孩子、抚养其成年的费用。而工资与飙涨的物价,尤其是住房价格的不匹配,已经给众多中低收入的年轻夫妻的生育决策设置了障碍。

    沈尤佳说,长期以来,孩子的照料成本是“一本糊涂账”,人们认为它是私家事,只要由父母甚至母亲来承担就够了。她通过政治经济学的人口再生产与资本再生产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反驳这种观点。说句大白话,生育孩子和养育孩子,不只是父母受益,特别是雇主也从中分得好处。

    家务劳动对GDP贡献巨大

    在这位女性经济学者看来,诸如照料孩子、家务劳动等不付酬劳动贡献是巨大的。她引用了美国的研究数据,后者试验性估计美国1929年家庭劳务价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再根据其他人的估算,得出结论:1989年美国不付酬的照料劳动投入占到整个美国国民产出的40%—60%。

    那么,如何说服父母们生孩子?沈尤佳认为,目前给产妇提供的产假极其有限,她提供几种思路:父母共享带薪假期(其中父亲的休假不能转给母亲);现金补贴,例如,家庭补助和儿童福利津贴,养老金,譬如说,英国2012年通过的新的退休政策规定,家庭主妇首次无偿获得全额养老金、抵税和税收优惠;公共的儿童照料服务,特别是0到3岁的托儿所。

11

2022-10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