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黄土记忆的革命岁月——记我院2010级本科生延安专业实习

    2013年4月24日至3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2010级本科生赴陕西省延安市,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

    本次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由学院团委书记李晓雨、学院办公室秘书秦睿、专业指导教师岳明君和2010级本科班主任徐进四位老师带队,学校教务处张力军、刘东风老师,学生处孙雅晴老师以及学校“红船领航”活动的10名2012级新生党员一同前往。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延安大学政法学院建立有良好的办学合作与交流关系,此次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活动由两个学院共同组织与策划。在革命圣地以讲座、参观、实地教学等方式进行学习,不仅给中国人民大学师生提供了认识圣地延安、追寻革命历史的机会,同时也搭建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延安大学政法学院进一步强化办学交流与互动的平台。

    25日清晨,中国人民大学师生一行37人迎着红灿灿的朝阳踏上了这片黄土地,从那一刻起,探索这片沉甸甸的黄土记忆的旅程便开始了。

    为了让同学们对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有更为立体、形象的把握,延安大学政法学院的老师授课大都采取实地讲授的现场教学形式。在《为人民服务》讲话纪念广场,聆听杨延虎老师“张思德精神与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讲演;凤凰山脚下雷小倩老师带领大家感受“白求恩与白求恩精神”;站在多年前毛泽东视察南泥湾旧址的黄土上,听贺永泰老师总结“南泥湾精神”的真谛;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会场,学习邹腊敏老师对“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及其历史意义”的研究;在延川县梁家河的窑洞前,高尚斌老师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插队的故事。此外,在延安大学政法学院会议室,高尚斌老师以“延安精神”为主要线索,为人大师生作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专题报告。身临革命场景、聆听革命历史,人大师生感受到不同于书本文字传达的历史情感,这里的历史似乎可以触手可及,是近在眼前的历史。同时,我院辛逸、何虎生、王向明、杨德山四位教授应邀在延安大学政法学院分别作了“‘世界潮流,浩浩荡荡’——新民主主义的历史反思”、“五四运动再评价”、“说不尽的毛泽东——关于如何评价毛泽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为主题的学术讲座,为延安大学师生带去一场场学术盛宴。

    在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期间,两校学生之间开展了学习交流与联谊活动。在学习交流座谈会上,两校学子围绕“校园学习与生活的异同”、“中共党史专业学科兴趣培养”、“中共党史专业发展动向”、“专业研究热点与难点”等问题进行热烈讨论。在“共筑中国梦,我们齐奋进”为主题的联谊晚会上,舞蹈、小品、唱歌、游戏等各式各样的节目展现了两校大学生的活力与热情,那一晚延安大学的窑洞广场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此外,师生们还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革命旧址、延安大学校史馆、路遥文学馆、杨家岭、枣园革命旧址、抗大纪念馆、宝塔山以及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深刻体验和追寻革命岁月留下的每一个脚印。此次专业实习的最后一站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陕北公学旧址。在延安市清凉山脚下的陕公旧址前,大家追忆起中国人民大学的战火岁月和光辉历史,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人大学子身上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的实地考察与参观,深入感受中国共产党创造并发扬的延安精神,我院2010级本科生更加坚定了搞好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的信心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信念,并表示要努力完善自身文化素养和精神素养,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梦”的筑梦者。

    自2008年马克思主义学院将革命老区作为本科学生专业实习基地以来,形成了具有专业辅助并逐渐向常规化方向发展的特色活动。这一举措不仅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学生的基本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提高,也在加强学科校际交流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进一步扩大中共党史专业的影响力。

     

     

     

    (文:董彦琳)

11

2022-10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