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马院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精神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11月29日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重要指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出席会议并讲话。习近平主席的重要指示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迅速掀起学习热潮。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新时代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科学指引下,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为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紧紧围绕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根本任务,在经典著作编译、理论研究阐释、重大问题研究、学科教材体系建设、壮大人才队伍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注入了澎湃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指示中强调,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守正创新,聚焦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深化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着力增强学习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这是党中央立足新的文化使命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党中央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大创新使命。新征程上,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切实发挥党委在学院治理中的领导作用,奋楫扬帆,接续奋斗,坚持“两个结合”,扎根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以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大力开展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研究,创新理论研究工作机制,在辨析引导中汇聚共识,广聚英才、着眼长远,不断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局面。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朱岩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工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遵循,也为广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工作者提供了行动指南。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高地”,要围绕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创新理论研究领域,进一步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这一使命担当和突破方向,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两个结合”,践行“勇立潮头、深耕源头、立足重头”,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夯实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聚焦治国理政和社会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加快建构马克思主义学科自主知识体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科学社会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为重点模块,凝聚学科合力,推动有组织科研,不断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贡献人大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郗戈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是落实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出台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系列文件,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指明了方向。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教师,我见证参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创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编写和使用,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以“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为科学方法,扎根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坚持科研教学相统一,为培养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人才,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贡献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宋友文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做了充分肯定,高度评价了工程20年来在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守正创新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宣传的任务要求,提出了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殷切希望。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备受鼓舞。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和期望,把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深化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深入回答中国具体实际问题,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不断加强对“两个结合”的研究和把握,持续激发理论创造活力。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适应时代要求,立足中国实际,系统提炼总结标识性概念、原创性理论,推动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谭清华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队伍、党的创新理论宣传阐释队伍提出了“坚持‘两个结合’,扎根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的要求和期望。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自觉将“两个结合”这一“最大法宝”作为学术增长点,从中华文明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近代史、中国共产党历史等多个维度系统思考“两个结合”的历史进程和内在理路,在理论联系实际中科学把握“两个结合”的科学内涵与现实要求,通过纵横比较深入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贡献与世界意义,不断推动概念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为推动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作出“一马当先”的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王衡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也是高校铸魂育人的灵魂工程。20年来,工程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理论研究阐释、重大问题研究、学科和教材体系建设、壮大人才队伍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推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研究成果。以工程成果为支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政课建设中,把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转化为育人资源,把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工作落到实处。党的十八大以来,工程坚持把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新征程上,守正创新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适应时代要求,立足中国实际,系统提炼总结标识性概念、原创性理论,以理论主动把握历史主动,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创造新的伟业。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教授马慎萧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具对于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具有重大意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者,我们要按照总书记要求,要坚持“两个结合”,坚持守正创新,在思政课建设中聚焦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中,着力深化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着力增强学习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加强和深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中心任务。要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实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际,回应时代问题,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特别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郝立新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阐明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基础工程、战略工程的重要地位,充分肯定了工程在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和明确的任务要求,为新时代工程的更好实施提供了重要遵循。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工程队伍的一员,我感到十分振奋、倍感自豪。新时代征程我们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我们一定要在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方面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尤其要把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提升学习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特别是要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学科优势和专业优势,在深化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方面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不辜负新时代的嘱托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侯衍社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也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平台和坚强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指示,深刻回答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方向性、根本性问题,系统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方向目标、基本原则、根本任务、重点工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南和根本遵循。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育工作者,有幸参与了二十年来工程的多项重要任务,亲眼见证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等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自身也与一大批中青年学者一道在参与工程任务的过程中受到了锻炼,得到了成长。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遵循,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宏伟事业中。一是坚持守正创新,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努力为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和宣传教育做出积极贡献;二是坚持“两个结合”,扎根中国实践,夯实学术基础,增强学术自觉,努力为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冯秀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指示中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突出了“马工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实施“马工程”,不仅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且对于高校加强理论研究、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直接领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指示中还指明了守正创新这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科学方法。我们应当在坚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把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任务,提升学习教育针对性实效性。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书记、副教授陈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根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深入研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践中的重大问题。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既是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重要依托,也有利于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

    研究这些重大问题,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重点把握四个方面:一是从“两个结合”的角度全面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包括发展历程、根本属性、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关系等。二是从“党的领导“的角度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优势,研究党如何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三是从“七个聚焦”的角度深入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调研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具体体现。四是从“美好生活”的角度具体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理解党坚持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坚定主张。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书记、副教授刘进伟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基础工程,是一项重大的理论创新工程。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守正创新,聚焦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坚持“两个结合”,扎根中国大地、赓续中华文脉、厚植学术根基,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性,也为我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我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在马言马”的鲜明底色,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话语深入总结中国经验、阐释中国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争取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邱安琪

    当今时代是呼唤理论创新的时代,青年是理论学习研究和宣传阐释的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聚焦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深化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着力增强学习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子,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持续深化理论思考、拓展知识视野、厚植学术根基。要在理论学习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锻炼和提升宣传宣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能力,增强问题导向,提高受众意识,揭示推进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的必然要求和内在逻辑。要更加自觉地承担理论守正创新的历史使命,从世界历史高度出发,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着力增强以理论回应时代、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周鼎

29

2024-11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