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学科青年教师工作坊第13期举办

    2014 年11 月26 日,由科研处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的第8 期吴玉章青年学术沙龙暨第13 期中共党史学科青年教师工作坊在人文楼八层会议室举行。该期活动紧扣中共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为主题,邀请清华大学政治学系于晓虹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夏璐博士(代为宣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张汉博士的论文)、政治学系乔梁博士进行专题研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杨光斌教授担任评论人。科研处副处长沃晓静,马克思主义学院耿化敏、董佳、欧阳奇、国际关系学院韩冬临等青年教师,以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校内相关院系的60 多位师生参加了讨论。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后,中共党史学界、政治学界对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于晓虹博士先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角度,分析了地方治理宏观架构的变迁,提出探讨中国地方治理问题可以采用博弈论的视角。面对官制腐败、土地财政、群体事件等地方治理问题时,应考虑到中国独特的中央地方关系与条块分割的行政体系。于晓虹进而从财政、人事、事权三个方面回顾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变迁的历程,并从委托代理关系、垂直管理和纪委监督等方面审视了央地博弈的现状和趋势,强调现今中央与地方关系仍存在许多问题,未来需要走上法治化的道路加以解决。

    乔梁博士关注中国官员群体的政治晋升问题,以当代中国中共省委宣传部长群体为研究对象,探究这一群体与地方治理的复杂关系。乔梁认为,GDP 并非是影响地方官员晋升的唯一因素,对于中共省委宣传部长这类不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官员来说,社会稳定状况和任职地区等因素会对他们的政治晋升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为验证这一假设,他采用了定量分析的理论模型,并发现了精英内部不平等的问题。

    张汉博士的论文(夏璐博士代为宣读)探讨了城市商圈党建与当代中国基层治理的问题。作者依托政党适应性理论,认为从革命性的一党体制向稳定的一党体制转型过程中,需要社会力量的调整。回顾既有研究,可发现学界存在党建研究和海外社会科学化研究两大脉络,城市基层党建研究则存在组织和时间脉络与地域和空间脉络。城市商圈党建就属于地域空间维度下的基层党组织的适应性研究,这一空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战略意义。作者认为,党的组织在城市商圈中不是从上向下建构的,而是从下向上生成的。这更接近政党“原生态”的利益整合与表达的功能,能实现扩大巩固执政基础的积极效果。

    杨光斌教授对三位青年学者的研究进行了精彩的点评,认为三位学者的研究报告各有贡献,并针对如何研究中国当代国家治理问题,提出了睿智的意见。杨光斌认为,研究者需要明确两个前提性问题。首先,西方研究中国政治,主要关注中共问题,但东西方政治学研究取向的不同决定了研究路径的差异。中共问题、央地关系、公民社会是东西方学者共同关注的三大焦点问题。其次,中国政治的性质是统治还是治理的问题。目前,前者是显性的,后者是隐性的。最后,杨光斌强调从中共党史、政治学等相关学科多角度研究中共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认为任何一种研究方法都存在局限性,但都有助于增进对于中国政治的多元性理解和解释。

    在互动提问环节,与会师生围绕调查样本的典型性与个案研究的解释力、中央与地方干部交流制度、官员政治晋升的途径、统治与治理的概念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对话。在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中,本期活动圆满结束。

    (中共党史系本科生张琳珏供稿夏璐、耿化敏核发)

11

2022-10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