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光教授做客胡华大讲堂,探讨中共土地改革相关问题

    2016年3月2日下午,我校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系主办的胡华大讲堂第14讲在公共教学一楼1304教室举行。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二室原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海光担任主讲嘉宾,发表题为《路在何方?——土改之后的农村发展道路的选择兼论建国后农村调查史料的适用》的学术演讲。我院教授辛逸担任主持人,国防大学教授萧冬连、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海荣担任嘉宾,宋学勤、宋少鹏、耿化敏、李坤睿等青年教师列席参加讲座,校内外150余位师生一起聆听了讲座。

    土地改革与广大农民的切实利益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在战争时期以及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对建国后的工业化建设及乡村社会的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因此土地改革一直是是党史、国史研究的热点问题。王教授的演讲围绕七个议题展开,分别是:“土地改革是否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中国传统土地经营机制能否支持国家工业化?”“土地改革运动给农村和农民带来了哪些重大的变化?”“雇工、租佃、借贷、贸易‘四大自由’是何时提出来的?”“为什么说1953年是农村发展道路的十字路口?”“毛泽东与邓子恢争论的实质是什么?”“现行土地制度的瓶颈能不能突破?”

    在演讲中,王海光教授分析了土地改革与工业化目标的关系,阐述了建国后土地改革政策实施过程及其后果,系统梳理了学界对土地革命的主要观点,并对中国传统农村经营形态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对演讲一开始提出的七个问题一一做出解答。王海光教授还以苏南地区的土地改革为个案,从苏南地区的改革背景、改革过程、改革结果三个角度向听众全面展示了土地改革对这一地区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的颠覆性影响,由此得出土地改革完成后的中国农村陷入了土地更加分散、耕作更加个体、协作更加困难、生产力更加萎缩的中农化陷阱的结论。

    本次学术演讲在对土改的史实分析和个案解剖的同时,应主持人的要求,王海光教授对史学研究的方法也多有解读,就如何透过意识形态包装透析史料的真伪,以及个案研究的学术意义与方法、史料的甄别与解读、多学科研究方法的借用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在建国后农村调查史料的鉴别、使用问题上,王教授从调查活动性质、调查活动主体、调查活动的事件及调查材料的数据、概念运用等五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在听众提问环节,老师、学生和校外听众踊跃提问和讨论,以土地改革为背景就土地改革是否彻底、当前的土地确权以及土地制度瓶颈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场氛围十分热烈。

    王海光,原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中心研究员。专著有《旋转的历史——社会运动论》、《从革命到改革——二十世纪回顾·中国卷》、《折戟沉沙温图尔汗》(林彪事件)、《时过境未迁——中国当代史采薇》,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获国家首届政府出版奖。

    胡华大讲堂是以著名党史学家胡华教授命名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学科品牌,是面向全校和社会公众开放的公益讲座,其宗旨在于缅怀前辈学者的治学风范和学术业绩,汇聚党史学界和理论界的一流专家学者,反映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研究的前沿动态,为跨学科的中共研究提供制度平台,发挥中共研究“求真求实、以史为鉴、资政育人、服务大众”的社会功能。胡华大讲堂至今已经举办14期,在校内外产生广泛影响,成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学科的一张名片。

11

2022-10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