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前沿教师培训项目:《资本论》的四部手稿”第三讲成功举办

    6月21日下午,“国际前沿教师培训项目:《资本论》的四部手稿”第三讲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楼800会议室成功举办。讲座的主讲人是美国曼荷莲学院教授弗雷德·莫斯利(Fred Moseley),讲座主题为“《资本论》的第二稿:剩余价值分配理论之初研究——1861-1863年手稿(剩余价值理论)”。讲座由经济学院李琼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马慎萧博士担任主持,由经济学院的博士研究生田佳禾、李彬担任翻译,来自校内外的四十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开始,莫斯利教授首先对第二讲相关内容进行了回顾,并与在场师生就第二讲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莫斯利教授首先阐述了1861—1863年手稿在马克思手稿中的独特地位,他把马克思作品分成资本一般和竞争两个不同的抽象层面,他认为第二讲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完全是资本一般的内容,而1861-1863年手稿则从资本一般出发,将其竞争和剩余价值分配的理论逐渐发展起来,1861-1863年手稿可以看作是马克思关于竞争理论的最初手稿。

    随后,莫斯利教授对1861-1863年手稿的写作背景和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1861-1863年手稿是《资本论》第一卷第二部手稿,马克思从1861年8月开始写作,继《政治经济学批判》之后从第二篇货币转化为资本写起,进而研究从斯密开始的剩余价值理论,教授认为马克思在剩余价值理论中提到洛贝尓图斯并受此影响写作绝对地租理论是具有偶然性,但马克思写作绝对地租理论是必然的,此时马克思从资本一般到竞争的跳跃研究也是特殊历史原因造成而不是逻辑问题造成的。接下来,莫斯利教授对货币转化为资本、流通中剩余价值实现遇到的困难、劳动力价值与剩余价值生产、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对古典经济学家的批判、生产价格和价值转形问题等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

    在场师生积极与莫斯利教授进行互动与讨论,就1861-1863年手稿的独特性、资本一般、资本特殊和竞争的关系、不同资本的分割和分配问题、马克思与古典经济学家研究方法的不同、《资本论》第二卷中资本一般的相关问题等进行了充分的讨论,第三讲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国际前沿教师培训项目:《资本论》的四部手稿”共设计了六场讲座,敬请期待后半程的学术盛宴。

11

2022-10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