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课系列讲座丨宋友文教授主讲《中国式现代化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11月23日下午14时,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系列讲座第五场于教学三楼3207教室顺利举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宋友文教授应邀作《中国式现代化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讲座。受疫情影响,本次讲座采用线上讲授,线下学习的方式开展。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常务副书记陈诗灵主持,五十余人线下聆听。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今年,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中国式现代化,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中心问题,宋友文教授提纲挈领,从“现代化为何是中国式”、“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文明新形态的普遍特征与中国特色”三个层次进行了讲授。

    首先,宋友文教授就现代化的概念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进行说明,分别介绍了现代化的广义与狭义内涵,并结合历史区分了中国与世界的现代化概括了中国现代化的赶超战略。宋友文教授指出,现代化是一体两面的,它既是世界性的、受工业化推动的过程,也是原本相对落后的国家赶超工业国的过程,是世界各国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必经的发展道路。

    随后,宋友文教授梳理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总结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三条线索:从工业化道路到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贯彻新发展理念与构建新发展格局。

    最后,宋友文教授总结并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与主要特征,他认为:虽然中国式现代化是不同于西方的外发型现代化,但中国拥有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主动性,既结合基本国情,又注意汲取世界经验,是在世界文明大道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本场讲座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梳理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展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未来图景。在讲座临近结束时,宋友文教授鼓励大家,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之后,中国将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式现代化也将被超越,中国青年应当以更广阔的视野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实现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而不懈奋斗。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学年秋季学期“中国式现代化大讲堂”形势与政策课系列讲座紧密围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时、准确、深入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刻领会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01

2022-12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