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顺利召开

    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第33期暨“《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阐释”学术研讨会于5月29日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及《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中国高校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等期刊媒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和理论经济学等多学科专家学者及研究生近60人参会,围绕《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对话探讨。

    会议现场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小东主持会议开幕式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同舫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郗戈教授分别致辞并作主旨报告,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丁堡骏教授作主旨报告,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李小东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部李潇潇主任、《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总编室毛殊凡主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史清竹编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唐闻笳编辑分别主持四场专题研讨。开幕式中,刘同舫教授对到会学者表示热烈欢迎,鼓励与会学者不断碰撞思想,提炼观点,催生更加优秀的《资本论》研究成果。郗戈教授代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对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各位到会学者表示感谢,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的历史沿革和本期论坛筹办的基本情况,并指出本次与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合办会议是论坛走向全国的关键一步。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同舫致辞并作主旨报告

    一、关于《资本论》当代价值的多维阐释

    浙江大学刘同舫教授指出,在中国共产党创建100周年之际进一步推进《资本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并就此结合自身经验,从《资本论》的当代价值的认识和生成、《资本论》延伸研究的评价和《资本论》研究路径的创新四个方面指出了“走进资本论”与“走出资本论”对《资本论》研究的作用和启示,号召广大青年学者不断推陈出新,使得《资本论》更加紧密地同时代精神产生积极互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周丹副研究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价值进行了探讨,认为现代性概念是关于现代社会的哲学表征,“资本”是现代社会的核心概念。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资本形态从生产关系这一中介入手,驾驭传统的资本逻辑,既激活“资本的文明面”,又克服资本的生产性矛盾,同时避免陷入资本形而上学。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有资本为基本标识的中国现代化,为人类社会走出现代性困境,实现人的解放,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杨洪源副研究员从四个角度论及了《资本论》哲学的当代阐释及中国化构建的路径和意义。在当代中国背景下研究《资本论》,既要注意马克思的编排和写作意图,使得理解和表述条理清晰;也应学习马克思对西方经典的广泛化用和隐喻,引经据典地阐释《资本论》。既要使得研究深入浅出,在思想史视野中建立参照系;同时结合现实社会问题,保持《资本论》的时代活力。

    北京大学宋朝龙研究员就《资本论》信用概念的论述逻辑展开了探讨。随着总资本形式的不断进展,金融资本成为在《资本论》逻辑下占据支配地位的资本形态,信用也随之成为服务于金融资本的剥夺性、寄生性工具。在当今世界金融资本大行其道的背景下,《资本论》研究应当以此为据,不断推向台前、走向现实。

    浙江大学包大为副教授考察了消费行为最初的主体结构,指出在商品交换后,商品成为消费主体的有机或无机身体,实现了主体与对象的统一。但在消费社会,商品由于一般等价物和商业的中介而与劳动主体对立。由于等价原则的普遍化,商品或在奢侈消费中用于确认社会身份,或是在个体化表象的生存经验中成为个人主义的物质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兰洋博士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起源的研究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资本论》存在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形态》中马克思还停留于资本生产的表象而未能完全把握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起源逻辑。在《大纲》中马克思摆脱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将资本还原为物进而取消资本主义经济特殊性的幻象。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将研究中心推向产生资本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动力机制的特殊性,从而彻底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相区分。

    浙江大学潘恩荣教授以“设计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论》进行了读解,即基于“设计”思维,通过批判和反思工业革命重构社会的过程和结果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的过程,为理解21世纪新工业革命重构中国社会的机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有助于推动人工智能时代和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郗戈致辞并作主旨报告

    二、关于《资本论》的理论性质及认识论问题

    复旦大学吴猛教授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认识论问题入手,探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构建中的必要性。吴猛教授认为,《形态》中马克思集中表述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决定”关系,而是意识对生活的“再现”与生活对意识的“赋形”的统一。而要厘清“生活”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机制,就必须进入政治经济学批判,而后者也恰恰是理解历史性的关键所在。

    中国人民大学郗戈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的内核在于基本原理的整体性,而基本原理的整体性首先以《资本论》的理论整体性为源头。要理解《资本论》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系,必须意识到《资本论》并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简单推广和应用,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实现的特定化新形态建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超学科性”与开放性的集中表达。

    中国人民大学庄忠正副教授认为《资本论》与自然科学不同,其自身的科学方法就是抽象力,即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黑格尔通过混淆认识对象与现实对象实现这一过程,而马克思通过作为思维的头脑再现并改造现实对象和结构的方式来实现。如柯尔施所言,《资本论》在理论和实践上超出了政治经济学,成为了一种新立场。也正是在此维度上才能更好地体现《资本论》自身的科学性。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丁堡骏作主旨报告

    三、关于政治经济学批判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

    浙江大学丁堡骏教授针对《资本论》的理论整体性,指出《资本论》所蕴含的“两个三统一”,即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发现三统一,以及逻辑学、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方法论三统一。只有具备两个三统一的理论视野,才能够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更好地应用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从而生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体系。

    南开大学王时中教授以政治经济学批判和政治经济学建构的关系问题为基点,通过对比考察斯密、李斯特和马克思三种政治经济学形态,指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相较于前二者具有独特的超越性。而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建构则需要吸收这种针对特殊社会现实的理论转变,既吸收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自由人联合体”的理论旨趣,同时“新瓶装新酒”,基于我国的现实问题和具体条件进行政治经济学建构。

    浙江大学付文军副教授从四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一百年的发展进行了梳理阐释: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一百年的传播过程;二是其研究线索和核心内容;三是政治经济学在中国一百多年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历史经验;四是其在中国的百年传播发展和应用过程。

    四、关于《资本论》中的价值形式问题

    南京大学周嘉昕教授以《资本论》尤其是商品章的价值形式辩证法为主要线索,通过对格罗斯曼和鲁宾二人着重研究商品章的原因分析,指出马克思对商品价值形式的分析是劳动价值论的起点。不能孤立抽象地凸显价值形式辩证法的重要意义,只有站在整个《资本论》三卷辩证叙述方法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的理解价值形式及其辩证法。

    华东师范大学孙亮教授认为,价值形式是分析《资本论》总体逻辑和评价西方左翼思想的核心标尺。价值形式首先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前提,只有在对具体社会现实的进一步剖析中,才能更准确地标定各种左翼思潮对《资本论》价值形式理解和应用上的偏差。因此必须区分马克思从商品到资本不断推进的“叙述方法”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存在总体机制的“研究方法”,才能够避免西方左翼的“理论倒退”,从而更加切要地关照当下的社会现实。

    首都师范大学黄志军教授主要讨论了马克思“平均”概念的哲学意蕴。同黑格尔使用“扬弃”来实现概念之间的转变不同,《资本论》中马克思更多地使用“平均”概念实现其逻辑进展。在否定意义上,这种平均体现为对传统平均主义的批判;在肯定意义上,马克思价值学说中的“平均数”则为理解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概念推演,尤其是价值与价格的现实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

    五、关于《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建构

    东南大学高广旭教授以《资本论》为背景,探讨了马克思政治哲学建构的可能路径。高广旭教授认为,要探讨《资本论》的政治哲学意义,既应当将其置于西方政治哲学传统中,亦应在马克思本人的思想脉络中寻找线索,更需要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具体语境中分析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关系。《资本论》作为建构马克思政治哲学构成了马克思自身思想发展的一个内在的逻辑,同样为建构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理论形态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浙江大学方瑞副教授认为,为了避免以“历史主义”解释马克思对自然权利理论的历史性批判所引起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误解,有必要考察马克思历史概念的双重内涵。从历史过程看,马克思将自然权利置于特定社会历史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一系列规范性概念的相对性和暂时性。从历史结构看,马克思阐明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的优先地位,进而解释了资本主义生产机制的物化过程是自然权利观念成为永恒范畴的真实原因,从而瓦解了自然权利理论的逻辑基础。

    北京大学董彪博士认为资本逻辑的双重结构在于资本的财富逻辑和权力逻辑,这两个相互建构的过程是资本本身成为一种统治现代社会的经济社会权力,也使资本本身成为一个扩展性的文明力量。资本不是物,而是以物为中介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既包括以物为中介的利益关系,同时也包括以物为中介的力量关系,前者构成资本财富逻辑,后者构成资本的权力逻辑。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董键铭博士将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理解为对资本权力的批判,认为马克思通过批判黑格尔的概念辩证法并据此建立唯物主义的思想地基,同时抓住了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洞察了财产权背后对劳动的支配权。进而马克思便超越了财产权的领域,真正切中了物与物的关系掩盖下的人和人的社会关系。

    在会议闭幕式上,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代玉启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本届会议主题鲜明、讨论深入,理论与现实价值非常显著,并指出研究《资本论》还需要进一步在现实中激活理论,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中进一步彰显《资本论》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旭平副教授主持会议闭幕式。

    部分与会学者合影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创立于2013年10月,是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系列学术活动。论坛至今已成功举办33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师生中产生了广泛影响。论坛以前沿学者、前沿问题、前沿研究、前沿互动为宗旨,通过搭建资深教授、青年教师与研究生的高端常规交流平台,以期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力量整合,加强学科队伍代际传承,提升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整体性视野,推进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构。

11

2022-10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