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马克思主义国际研究平台赴德国进行学术访问

    2019年11月10-14日,应德国莱比锡大学、伍珀塔尔大学等高校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国际研究平台首席专家张秀琴教授率团赴德国进行学术交流访问。期间,张秀琴教授、赵玉兰副教授和王衡博士一行先后拜访了莱比锡大学孔子学院德方执行院长徐磊和中方院长杜荣副教授,国际著名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前秘书长、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MEGA工作站前负责人曼弗雷德·诺伊豪斯教授(Prof. Manfred Neuhaus),罗莎·卢森堡基金会的萨克森州总部负责人斯蒂芬妮·格策女士(Stefanie Götze),伍珀塔尔大学熊彼特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汉斯·弗拉姆巴赫教授(Prof. Hans A. Frambach)、恩格斯故居前馆长埃伯哈特·伊尔纳博士(Dr. Eberhard Illner)等专家学者,参加了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相关高校院所共同主办的学术研讨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双方的学术联系、深化了学术交流,并围绕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11月11日上午,访问团赴莱比锡大学孔子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杜荣副教授就孔子学院的情况作了全面介绍。她谈到,莱比锡大学始建于1409年,是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在1953-1991年间曾叫作“莱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目前在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和医学等学科领域形成了一定优势。由中国人民大学参与共建的莱比锡孔子学院是德国东部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通过汉语课程和各类文化活动,推广汉语,全面介绍中国的历史、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让更多德国人切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进一步了解一个真实的、对外开放的、正向着现代化和多元文化发展的中国。德方执行院长徐磊就跨文化传播的挑战及其应对进行发言,并介绍了孔子学院近期已经开展和未来一段时间内规划开展的活动。他表示,德国学者十分关注当代中国研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研究进展,希望加强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合作。张秀琴教授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设置、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建议双方依托当代马克思主义国际研究平台,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积极探索系列讲座、国际小学期、教师学术研讨会等新型国际合作交流机制

    访问团与莱比锡大学孔子学院中德双方院长座谈

    11日下午,访问团受邀到曼弗雷德·诺伊豪斯教授在莱比锡的家中进行座谈。诺伊豪斯教授对访问团的到来表示了热情的欢迎,他深情回顾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即MEGA2的诞生背景和曲折历程,并结合他与妻子、儿子一家三口数十年来参与的实际编辑工作,详细介绍了MEGA2四个部分的内容以及各个部分的编辑和出版情况。他强调,MEGA2所有文本都严格按照时间顺序编排,并按原始语言出版,为研究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术语、思想和理论奠定了语言学基础。他向访问团展示了大量宝贵的个人藏书,评介了2018年以来出版的不同版本的马克思恩格斯传记,并介绍了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动向。张秀琴教授代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当代马克思主义国际研究平台对诺伊豪斯教授的热情款待和细致全面的介绍表达了感谢。访问团成员围绕马克思主义传播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等领域的研究同诺伊豪斯教授展开了深入的学术探讨,并表达了进一步加强学术联系和合作的意愿。

    访问团在诺伊豪斯教授家中

    诺伊豪斯教授及其夫人在向访问团介绍MEGA2的编辑出版情况

    诺伊豪斯教授向访问团展示在莱比锡印刷的德文首版《资本论》第一卷

    11月12日上午,访问团来到罗莎·卢森堡基金会的萨克森州总部参加“中德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工作坊。负责人斯蒂芬妮·格策女士作了关于“罗莎·卢森堡基金会的历史与现状”的主题发言。她指出,罗莎·卢森堡基金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德国共产党的联合创始人罗莎·卢森堡的名字命名,它以促进世界左翼运动和新国际主义为宗旨,通过教育、研究和国际合作等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思想,批判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维护和平和促进国际对话,保护自然,推动环境保护和社会生态转型。她特别指出,在萨克森州,该基金会尤其重视在农村开展工作,针对低收入移民、无家可归者等弱势群体开展救助活动,致力于消除法西斯主义、保守主义和极右翼的影响。张秀琴教授详细介绍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情况,特别是对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全面性、学术性和影响力作了重点说明。在此基础上,双方就如何在学术研究与新社会运动之间存在偏好差异的情况下寻找合作的共同基础进行了讨论,并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等问题开展了交流。

    斯蒂芬妮·格策女士作主题发言

    11月13日上午,访问团受邀前往伍珀塔尔大学(University of Wuppertal),同熊彼特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汉斯·弗拉姆巴赫教授、恩格斯故居前馆长埃伯哈德·伊尔纳博士举行了题为“恩格斯的生平与著作”学术工作坊。弗拉姆巴赫教授指出,对恩格斯的研究离不开经济史的视角,特别需要通过恩格斯生活时代的语境研究其思想来源,比如他可能读过什么书、受到当时什么流派的影响,从而真正理解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伊尔纳博士则认为,要深入理解青年恩格斯的思想,必须了解其时代背景,了解他所处时代伍珀塔尔的经济社会状况,特别是工业革命对整个巴门地区纺织业的影响,这些是恩格斯生平中的重要影响因子。张秀琴教授介绍了中国对恩格斯研究的几个主要关注点,如青年恩格斯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思想关系、晚年恩格斯的《资本论》编辑活动等。赵玉兰副教授则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特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与出版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学术合作关系。王衡博士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角度分析了青年恩格斯的政治思想与观点。此外,双方就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相关学术活动的筹备情况进行了讨论。伊尔纳博士指出,对恩格斯的纪念应该超越仅仅把恩格斯当作一位历史名人的局限,除了要了解其生平轶事之外,更要加强学术研究,从经济学、社会学、科学技术等多重路径系统梳理恩格斯的学科贡献,为纪念活动奠定坚实的学术基础。张秀琴教授和赵玉兰副教授分别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优势以及2020年的国际学术交流规划。中德学者就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中德学者就恩格斯年进行讨论交流

    访问团在伍珀塔尔大学熊彼特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11月13日下午,访问团在恩格斯故居前馆长埃伯哈特·伊尔纳博士的陪同下,拜访位于伍珀塔尔市巴门地区的恩格斯故居。伊尔纳博士在故居门前为访问团进行了现场教学。他以故居前的一草一木引入,生动、详细地介绍了恩格斯的家庭成员状况、青年恩格斯的人生经历和思想转变、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关系等,令人对青年恩格斯、对伍珀塔尔有了更深的认识。伊尔纳博士还特别介绍了由中国政府赠送给恩格斯故居的恩格斯雕像的设计、雕塑与运抵的整个过程,从而展现了中国人民对恩格斯及其家乡的深厚情谊。

    访问团拜访恩格斯故居

    恩格斯故居关于恩格斯生平的展览

    当代马克思主义国际研究平台的此次德国之行,是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此次学术访问的圆满成功,将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学院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相关学科建设,进一步拓展与国外相关高校的学术合作,并为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的国际研讨活动奠定良好基础

11

2022-10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