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红日迎新秀,两区同心启新章。2025年8月31日,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级研究生新生报到日如期而至,校园里处处洋溢着迎新的暖意与青春的朝气。68位硕士生携梦而来,53位博士生踏浪前行,他们带着不同地域的风土印记,揣着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未来的热切憧憬,跨越山川湖海、奔赴人大马院,在通州新校区与中关村校区凝聚成一股充满力量的青春浪潮。从这一刻起,他们的学术之路有了新航向——以马院为起点,在这片浸润着红色基因、涌动着学术活力的土地上,深耕马克思主义理论沃土,涵养胸怀家国的赤子情怀,让理想在真理的浇灌下茁壮成长,让青春在学术的征途上绽放光彩。
01 学子莘莘:双校报到启新程
上午8时,迎新工作正式开始,2025级研究生新生怀揣着对未来的向往,抵达马克思主义学院报到点位。在志愿者的热情引导下,新生们顺利完成身份核验和物资领取等一系列报到流程。同学们还与家人朋友在合影板前合影留念,纷纷驻足于精心设计的合影板前,整理好衣襟、露出灿烂的笑容。摄影师志愿者快门按下的瞬间,不仅定格了人大生涯的第一张照片,更定格了“逐梦马院,前途无量”的美好开端。
迎新期间,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校长林尚立来到学院迎新现场,了解学院迎新工作进展,看望新报到同学,亲切慰问迎新工作人员。张东刚书记、林尚立校长对学院迎新工作安排进行了指导,欢迎硕士新生们来到通州校区,询问了新生同学对学习环境、住宿条件、校园设施的满意度,并勉励大家尽快适应学习生活环境,深耕马克思主义理论沃土,勇攀思想高峰。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朱岩,院长、党委副书记郗戈向学校领导同志介绍了今年学院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和报到情况。张东刚书记和林尚立校长与同学们亲切合影。
迎新期间,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国家监委驻中国人民大学监察专员何力,党委副书记青格勒图等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来到中关村校区迎新现场,细致察看博士新生报到各环节的运行情况,深入了解迎新工作的具体进展,他们向初来乍到的2025级博士新生致以热烈欢迎,与坚守一线的迎新志愿者们展开亲切交流,向他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慰问。
为迎接新生的到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朱岩,院长、党委副书记郗戈,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马慎萧,副院长宋友文、王衡、张智带领新生班主任、高年级学生骨干、新生志愿者全力保障研究生迎新工作。
清晨 7 时,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校园的林荫道上,通州校区和中关村校区的迎新志愿者们便已整装待发。满载着迎新物资的推车在志愿者们的协作下稳稳驶向学院精心布置的报到点位。箱子被逐一打开,崭新的文创礼包、温馨的指引手册被整齐地摆放,每一份物资都经过细致清点,每一个角落都被用心打理,参与迎新工作的师生们以饱满的姿态和洋溢的热情静候每一位新生的到来。“同学您好,请出示录取通知书和passport!”“这是您的新生礼包,请拿好!”迎新志愿者们面带微笑,热情地引导着每一位新同学,耐心解答各类疑问,让报到流程高效又暖心。
学校与学院特别准备了入学礼包:包括“先锋”校衫、院衫、环保手提袋,还有为新生定制的专属水壶、“马小马”钥匙扣、校园卡套等文创生活用品。这些入学礼物不仅具有纪念意义与实用关怀,承载着对同学们深切的关爱与期待,更蕴含着人大精神,展现着马院气象,让鲜明的红色基因融进触手可及的温度。
02 师友谆谆:探望宿舍嘱叮咛
下午15时,院长、党委副书记郗戈,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马慎萧,副院长宋友文、王衡、张智,2025级硕士生班主任刘雨亭、陈明琨,2025级博士生班主任周文莲、侯耀文,学工教务队伍成员、高年级学生代表分别前往新生宿舍走访看望,同各位新生亲切交流,询问住宿安排和生活情况,耐心询问了同学们入住的感受和需求,并为大家答疑解惑。
“在马院,既要沉下心读原著、悟原理,也要敢创新、勇探索!”“初来乍到有任何不适应,随时联系我!”老师们的话语既充满关怀,又饱含期许,他们鼓励研究生新生们尽快融入马院集体,将身心投入到学术研究中,以扎实的理论功底深耕马克思主义理论源头,以昂扬的姿态勇立时代潮头,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用所学所长为中国社会发展贡献“马院青年”的智慧与力量。宿舍里的欢声笑语,将师生情谊悄然拉近,也让新生们对即将开启的研究生生活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03 集体欣欣:破冰共话绘蓝图
下午16时,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级研究生新生专属的“班级时刻”如期而至。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级硕士生1班班会、2班班会在通州校区西南学部楼智慧教室举行,2025级博士1班班会、2班班会在中关村校区立德楼智慧教室内有序开展,初入学校的第一场班会搭建起新生“小马”们交流思想、凝聚班魂的第一站。
2025级硕士生1班班主任刘雨亭老师首先以亲切的话语欢迎同学们加入马院大家庭,同步介绍了班级成员构成与专业分布,随后结合自身学术经历分享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的研究心得,鼓励大家积极融入奋勇争先。在自我介绍环节中,同学们从家乡风貌、本科收获,到对学科的探索兴趣与生活爱好,敞开心扉交流。陌生的面孔在话语间逐渐熟悉,教室里笑声与掌声不断,班级集体的向心力悄然凝聚。在学习导引环节,刘雨亭老师给出实用建议,要主动与导师定期沟通,提前梳理困惑与想法;应对课堂展示需注重逻辑与内容深度,积极参与讨论;多关注学科前沿、阅读文献以寻找研究兴趣,主动向师兄师姐取经,跨专业同学更要发挥多元知识视角的优势。
2025级硕士生2班班主任陈明琨老师首先为同学们讲述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上的红色足迹,让大家感受到了学校拥有的深厚历史底蕴,也借此勉励同学们继续传承和发扬人大的优良传统,争做复兴栋梁、强国先锋。陈明琨老师十分用心地提前为每一位同学制作了刻有院校标识以及自己名字的专属姓名徽章,并采用抓阄的方式随机抽取徽章,让同学们一一进行了自我介绍。从家乡到兴趣爱好,再至人生理想,同学们逐渐畅谈起来,现场氛围愈加轻松,大家之间的距离亦迅速拉近。陈老师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之间都能够形成良好和谐的关系,共建一个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希望新同学们都能够在研究生阶段踏实做好学术研究,书写精彩充实的硕士生活。
2025级博士生1班班主任周文莲老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并以“科研与健康并重,学术与温情共存”为主题寄语班级全体同学。她特别强调,博士阶段既是学术深耕的关键期,也是身心成长的重要阶段,勉励同学们在专注科研的同时,要合理规划时间,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在谈及人际交往时,周文莲老师特别指出,博士研究常面临高强度压力,建议同学们在各方面都相互支持,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期待同学们在做好学术的同时,始终葆有健康体魄与温暖情谊,让博士生涯既有思想的深度,也有生活的温度。从过往深耕的学习领域,到博士阶段聚焦的研究方向,再到点缀生活的兴趣爱好,大家坦诚分享、畅所欲言。
2025级博士生2班班主任侯耀文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博士学习阶段的注意事项,着重强调了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于博士生学习的重大意义。他希望大家尽早适应博士生的新身份,充分利用好博士阶段的时间,努力培养和锻炼科研能力,不断提高问题意识,争取产出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为未来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班级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依次做了自我介绍,彼此之间深入地交流,加深了相互之间的了解。现场思维火花洋溢,同学们纷纷抛出兼具深度与创新性的研究构想,热烈的研讨氛围中不失轻松融洽,让初聚的班级满是思想碰撞的活力。
骐骥驰骋趁年华,真理如炬照远方。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在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级研究生新生报到工作顺利完成。接下来,学校和学院将为2025级研究生新生组织入学教育系列活动,为同学们适应新生活、融入新集体、实现新发展保驾护航。愿2025级新生们自今日向前,携初心不忘,不断扎实专业本领,在“一马当先”的崭新“研”途上,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版权所有 © 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