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第34期中共党史学科青年教师工作坊:讨论中国共产党思想史面面观

    20171117日下午,我校第34期中共党史学科青年教师工作坊在人文楼800会议室举行。本次工作坊以“中国共产党思想史面面观”为主题,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穆阿妮、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洪森、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苏若群、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李永进、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博士后孙会修与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周家彬担任主讲人,《中共党史研究》杂志社编辑吴志军应邀担任评论人,耿化敏副教授等校内外青年教师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硕博士研究生二十余人参与研讨。

     

    穆阿妮副教授以中国和尼泊尔的外交历程为考察对象,从中尼交往历史、新中国外交方针和尼泊尔外交政策三个角度论述了中尼关系是新中国睦邻外交政策的实践,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睦邻外交政策的形成,指出其雏形为“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提出,集中体现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苏若群博士系统考察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对标语口号的使用,将其划分为初期形成、发展和转变三个阶段。自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就将标语口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载体,在此后的斗争历程中不断发扬光大,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尤其如此,同时革命时期标语口号能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现实启示。

    刘洪森副教授以“中共党史学叙事略论”为主题,分享了自己研究党史的心得和体会,提出“向上和向下”、“向前和向后”、“向外和向内”等不同研究维度。“向上”指宏观层面,但不代表大而空;“向下”即微观层面,但不意味着碎片化;“中观”起着上下联动的作用。“向前”指从后往前看,“向后”指从前往后看。“向外”即关注国外新材料,但更重要的是关注其新方法;而向内则要从中国、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三个大的概念去把握。刘洪森副教授认为,研究党史一定要在拓展视角、关注细节的同时反映大趋势、掌握多学科的知识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孙会修博士考察了1926年至1930年间莫斯科的中国学生托派问题,介绍了旅莫学生大量加入托派的原因、莫斯科中国反对派的组织情况和主要活动以及清党等问题,提出莫斯科中国反对派的斗争极具绵延性,与中大校内的小环境有极密切的关系,此外联共(布)党的大环境以及中国革命实践也影响着留俄托派的发展。

    李永进博士从“国共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视角,系统梳理了抗战初期中共在三民主义旗帜下开展的一系列革命宣传,论述了国共两党对三民主义话语内涵表述上的差异,及两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较量和对中国革命话语权的争夺。在此过程中,毛泽东将三民主义区分为真、假三民主义,进而又提出了新、旧三民主义概念,完成了对三民主义的解构与重构。自此,毛泽东开始有意识地放弃三民主义,转而围绕新民主主义进行革命话语建构,为夺取中国革命领导权奠定了坚实的话语基础。

    周家彬博士以“试论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对三大起义认识的历史演变”为主题,通过对中共对三大起义认识演变过程的梳理,提出到党内权力的更替对三大起义认识的演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中共自身的认识史并非简单的权力重构历史的过程,其理论转型对自身认识转变产生了更为关键性的影响。

    在点评环节,《中共党史研究》杂志社编辑吴志军结合每位主讲人的报告作了具体的点评,并提了几点建议:第一,题目一定要切合内容;第二,要注意主副标题的关系问题;第三,研究时要注意思想和实践的关系问题;第四,要突出历史研究的特殊性;第五,研究应当注意历史性,第六,研究要有问题意识。在提问环节,针对中共领导人的思想和实行的政策之间是否存在裂缝的问题,吴志军作了肯定的回答,并提出思想是复杂的、中和的,具有宏观、微观多层次性。

    本期工作坊是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学科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高校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联合主办,是纪念我校建校80周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系列学术活动之一。

    中共党史学科工作坊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系、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院)为国内外青年学人搭建的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平台,致力于加强中共党史党建、中国现当代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海外中国研究等相关学术领域的对话和交流,截至2017年11月20日,已举办34期,共有30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评论人,106位青年学者担任主讲人,共计发表研究报告143人次,出版工作坊专刊《青年党史学者论坛》第1—6辑(社科文献出版社2014—2017),成为我校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在校内外产生一定社会影响。

11

2022-10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