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立项结果。我院2项课题成功获批青年项目立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资助力度最大、层次最高、权威性最强的国家级基金项目,代表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国家水准。此次我院青年教师的成功立项,彰显了学院在相关学科领域的深厚研究实力与持续创新能力。

图: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立项情况
黄泽清
“资本循环驱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个人简介
黄泽清,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经济金融化、劳动力再生产。
课题简介
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在数字时代的重要体现,也是当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课题依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的部署,紧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立足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实践与实体经济运行实际,从资本循环的视角系统审视深度融合面临的结构性问题,着力构建以“商业资本萌动-金融资本撬动-产业资本推动”为核心机制的深度融合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本课题不仅深入剖析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在资本循环过程中的互动机制与融合逻辑,更致力于探索突破虚拟经济吸附、重塑一般数字条件、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实践路径,从而有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付天睿
马克思法国革命论著对唯物史观的发展研究

个人简介
付天睿,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
课题简介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表明,社会发展不仅包含社会形态的宏观变迁,同样包含阶段形势、具体事件的中观、微观变化,凸显了唯物史观的发展空间。马克思关于法国革命的研究和论著对于唯物史观在事件分析、结构把握、规律提炼等层面的发展具有独特价值。在马克思关于 1848-1871 年法国革命论著中,唯物史观呈现出何种理论形态、形成了何种发展机制,以及经此发展的唯物史观对把握当今时代之变具有何种重大意义构成了本研究的问题关切。法国革命论著蕴含的多重时间尺度对唯物史观社会发展理论、社会结构理论的创新发展方式构成了本研究的核心视角。唯物史观的发展是本研究的核心概念,指分析尺度的多元化发展、研究对象的具体化发展、理论效能的激活与提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获批,是对我院教师科研能力与项目选题的重要肯定。学院将继续大力支持科研工作,鼓励教师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术前沿开展创新性研究,不断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人大马院的力量。
版权所有 © 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04号 | 京ICP备0506682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