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亮剑丨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热切关注九三阅兵!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共同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通过现场参与、集中观看、线上直播等多种渠道收看了大会实况,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人大马院师生倍感振奋,备受鼓舞,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热切关注阅兵仪式和亮相装备。

    集中收看

    中关村校区世纪馆会场

    中关村校区立德楼会场

    中关村校区人文楼会场

    通州校区公学一楼会场

    热烈庆祝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同学们以不同的方式热烈庆祝大会的胜利召开,在观看现场的教室中高唱国歌、挥舞国旗。大会闭幕后,同学们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在学院精心准备的明信片上写下自己的青春誓言。在学院党委的指导下,刚刚组建的新生党支部支委班子成员迅速召开研讨会,组织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

    一睹风采

    九三阅兵飞机飞过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的校园。校园也是现场,人大马院师生始终与党和国家同频共振,在通州校区的校园中用自己的镜头定格下了许多难忘且幸运的瞬间。

    师生热议

    能够现场参加此次阅兵活动,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非常激动、倍感荣幸。这次阅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这次阅兵是一次铭记抗战历史、致敬抗战英烈的大型纪念活动;是一次展现强大国防实力,增强民族自信自豪感的大型展示活动;是一次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次维护历史真相,抵制歪曲历史、捍卫历史尊严的历史教育活动;是一次彰显和平发展理念、展现维护世界和平大国担当的大型宣誓活动;是一次促进国际交流,推进国际合作的大型外交活动。这次阅兵必将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也必须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秦宣


    全程收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心潮澎湃、倍感振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的,“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职工将第一时间召开集体备课会,推动重要讲话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在新学期当中,通过加强党建引领、狠抓课堂教学,实现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和改革创新,培育更多复兴栋梁、强国先锋。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朱岩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新时代新征程,全国各族人民要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胜利的最好传承,就是走向新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一马当先”学院,要进一步聚焦党和国家战略需要,胸怀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紧扣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点,深化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集聚“大马”学科、汇聚“五路大军”开展前瞻性、引领性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有组织科研和自主创新,增强原创能力和世界影响力;深化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的规律性认识,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发挥好全国示范引领作用。我们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切实推动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的自主培养,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教授  郗戈

    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今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共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回顾了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历程,更着眼于当下和未来,强调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重要性。伟大的抗战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在当今的国际事务中展现大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也对我们的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学生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要引导学生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勇于担当,树立远大理想,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将爱国主义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教授  马慎萧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民族觉醒和民族精神升华达到了全新的高度,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今天,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改革发展正处在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在前进道路上面临不少风险挑战,我们必须加强团结奋斗,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斗争,善于创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更多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  宋友文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正本清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到当前人类又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指出了当前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一些地区和国家冲突不断,一些国家霸凌霸道,搞小圈子和脱钩断链,一些国家则是蓄意挑事、制造麻烦。东海、南海、台湾海峡也从来没有风平浪静,日本右翼势力不仅公然否定80年前的这场侵略战争,更是企图继续染指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内政问题,而赖清德为首的台独顽固份子更是认贼作父,试图美化日本侵华战争,以武拒统。所有这些无不验证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科学性,更是提醒广大国人要居安思危,要有底线思维,持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国家强大了,才会有和平,才能保卫和平。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谭清华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艰苦卓绝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人类文明史的重要意义,在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治理走到新的十字路口的历史关头,宣告了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的立场,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的决心和信心。我们要以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大历史观、正确二战史观,围绕抗战史、抗战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强军思想等领域进一步加强有组织科研,着力研究和深入阐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等重大问题,真正把“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转化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的强大动能。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教授  王衡

    习近平总书记今天上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高度赞扬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大贡献和历史意义,鲜明表达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决心。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开展思政教学提供了思想指导和重要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将其融入到思政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挺膺担当。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张智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取得第一次完成彻底胜利,奠定中国世界大国地位。在中国人民觉醒中,中国共产党领顺势而为建立新中国。以史为鉴,开辟未来。当今中国,在大变局中站在历史正确一边,促进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新征程上致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委员、教授  陶文昭

    观看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深刻而又振奋人心,阅兵场上的“中国排面”让我们无比自豪。有三点体会:一是铭记历史,才能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14年抗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惨痛的一页,只有铭记这段历史的悲惨,才不会让悲惨的历史重演;长剑在手,才能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和幸福。二是坚定信念,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14年抗战换来中华民族最深刻的觉醒,最深刻的原因在于拥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三是挺膺担当,以势不可挡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告慰先烈。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抗战”。对抗战最深的缅怀,对伟大抗战精神最好的弘扬,就是行动和担当。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委员、教授  冯秀军

    重温抗日战争时期的烽火岁月,最深刻的感悟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是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抗战初期,面对日军的疯狂侵略,正是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抗日号角,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起全民族的抗战力量,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如今,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要铭记历史、更好创造未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精神,始终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强大动力。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将以史为鉴,传承红色基因,在本职岗位上担当作为,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委员、副教授  王莅

    期待已久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成功举行,我作为在现场观礼的一员,心情十分激动,也深感荣幸。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当年,面对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生死较量,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昭示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信念,让人心潮澎湃、倍加振奋!在今天的阅兵活动中,人民子弟兵步伐整齐、英姿飒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队作为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良好形象,先进精良的武器装备、高超精湛的军事技术,让我们为国家力量的强大感到骄傲和自豪。纪念活动既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也是一次对未来的展望,它让我们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同时,能够更加坚定地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书记、副教授  陈明琨

    本次纪念大会让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党领导凝聚了蓬勃的抗战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党领导缔造了英勇顽强的人民武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本次阅兵活动让我们再次看到了党领导改革强军的铿锵步伐和伟大成就。党领导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要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发挥教师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教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书记、副教授  刘进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一场回顾历史、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生动的“大思政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取得了全民族抗战的伟大胜利,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以历史为镜鉴,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大好局面,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坚守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更加投入地服务师生,建功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征程。

    ——马克思主义学院行政教职工党支部书记  卢垚

    当徒步方队踏着铿锵步伐穿越时光致敬先烈,装备方队以钢铁洪流彰显大国底气,空中梯队划破长空书写时代答卷,我深切体会到:今日之山河无恙,正是先辈用热血铸就;此刻之岁月静好,皆因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阅兵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抗战精神的接力传承。这种“把一切献给祖国”的赤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坚韧,恰是我们学术研究的精神坐标——面对理论难题时,当以先辈攻坚之勇突破瓶颈;探索真理道路上,当以家国情怀锚定方向。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我们当让抗战精神融入论文的每一个标点、研究的每一次突破,以笔为犁耕耘理论沃土,以学为剑回应时代之问,让青春在为强国建设、为民造福的奋斗中,续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胜利答卷”!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  刘志铭

    “九三”阅兵仪式是一堂具有深远意义的国防教育思政课,不论是英模方阵还是大国重器,其背后都是“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一历史真理的现实表达。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宣讲团的成员,通过这次宏大的阅兵仪式让我更加坚定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展现中国精神的决心。在日后的宣讲工作过程中,我将努力不断以党史故事和先进事迹激发新时代青年群体的历史认同感与使命意识,将爱国情转化为强国行,始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的一份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  嵇睿

    当看到战旗方队中“杨靖宇支队”的旗帜飘扬在天安门前,我不禁回想起今年暑期学院大国边疆实践团在东北烈士纪念馆看到的记录下的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锈迹斑斑的马刀与冻土下的忠骨诉说着东北抗联英烈们百折不挠的民族气节。而今,步履铿锵的人民军队、隆隆驶过的新型装备、划破长空的威武战机,正是对烈士们浴血奋战最庄严的致敬。从昔日的土枪土炮到今日的现代化装备,始终不变的是中华儿女对守护和平与正义的坚定信念。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需铭记和平的来之不易,用奋斗守护与传承抗战精神,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  王淑佳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的家乡黑龙江是东北抗联战斗过的地方,作为今年入学的博士新生,我感到无比光荣。80年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开启了中华民族凤凰涅槃的新征程。今天,伴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我们依然重任在肩。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开创新的历史。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更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政治嘱托,铭记历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级博士研究生  梁玮霖

    这场盛典既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庄严纪念,也是对无数先烈英勇斗争精神的崇高礼赞。阅兵场上的铁流滚滚与整齐步伐,让我深切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凝聚力与新时代中国的磅礴力量。观看阅兵的时候我想到课堂上学习过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民斗争与历史进步的论述,更加理解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历史规律。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唯有铭记历史,以理论清醒和实践自觉守护与开创,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方能不负这庄严而厚重的时代召唤。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  林柔妍

    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最终迎来彪炳史册的伟大胜利!“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80年过去,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激荡时空、催人奋进!当一个个受检部队方队以磅礴气势通过天安门广场,我更加深切而自豪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子,我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当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思想理论之帆不断凝聚团结奋斗的磅礴伟力,争做“复兴栋梁、强国先锋”!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级硕士研究生  何君炜

    今天观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第一感觉就是震撼,震撼于祖国的强大和繁荣昌盛,一股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小时候观看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到今天观看80周年阅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一步步呈现在我们面前。仔细思考,只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够换来和平。我们绝不霸凌弱小的国家,但也绝不怕被霸凌。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我将继续坚定爱国主义精神,扎实理论功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本科生  祁新尧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振奋人心的讲话,目睹人民军队步履铿锵、目光如炬,新式武器装备尽显国威,我心潮澎湃。我联想到党史课上钻研抗战历史,领悟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与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精神底色;回想起军理课上探究国防军队建设,明晰国之重器的战略价值与国土捍卫的重大意义。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从“小米加步枪”到全面小康、重器震世,祖国的跨越令人动容。身为人大马院学子,我深感不仅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还要传承发扬伟大抗战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奉献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本科生  江楚玥

    铁甲洪流奔涌向前,激昂军乐响彻云霄。整齐划一的步伐,是人民军队纪律严明的生动写照;昂扬挺立的身姿,是中华儿女不屈风骨的巍峨丰碑;呼啸而过的战机,是捍卫主权维护和平的磅礴力量。这不仅是对先烈的告慰,更是对历史的铭刻;不仅是对世界的宣告,更是对和平的承诺。抚今追昔,八十年前的烽火硝烟,淬炼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筋骨;建国以来的艰苦奋斗,扎下了中华民族屹立世界的根基;改革开放的春潮澎湃,成就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辉煌。“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历史的接力棒已然交到我们手中。作为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当以理论为指引,明确前途道路;当以历史为镜鉴,筑牢信仰之基;更当以实践为途径,砥砺报国之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世界繁荣、和平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本科生  毛若渑

    伴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振聋发聩的讲话,各国政要的出席,各色方阵的震撼,大国重器、新型装备的亮剑的,是同学们如潮水般绵延不断的雷动掌声与欢呼声。入学教育中,各位老师以其卓越动人的演讲,以精彩纷呈的形式,带我们重走陕公之路、人大之路;带我们走进抗战纪念博物馆,追忆抗战烽火;带我们重温家之情与国之重、家国之大。还看今朝,先辈们,这盛世,如您们所愿!我作为新时代的新大学生,踏入人民大学,在军训中体会到了人民子弟兵所历经的磨砺。这不过是人民子弟兵历经磨砺的冰山一角,但“苦练出精兵”。唯有刻苦的磨砺,真正锻炼我们的体魄和毅力,为我们日后战斗在祖国需要的各个岗位打下基础。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级本科生  孙雨顺

03

2025-09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