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办第七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的历史与现实”

    2015年6月17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协同创新中心共同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第七期)在这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八层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以“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的历史与现实”为主题,来自国家行政学院的宋雄伟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宋学勤副教授、董佳博士、赵淑梅博士、夏璐博士分别围绕这一主题作了内容详实的学术报告。本次论坛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董佳博士主持,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旭教授担任评议人。青年论坛在热烈的气氛中展开,来自校内外20余名师生参加了研讨。

    董佳博士首先做题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粮食征收与社会治理”的报告。他首先整理了国内学术界关于延安时期征粮问题的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之后,运用详实的史料回顾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粮食征收和社会治理的来龙去脉,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和建国之后社会治理政策的延续性进行了探讨。

    宋学勤副教授做了题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社会治理思想的嬗变”的主题发言。他主要讲述了改革开放前中共社会治理思想的鲜明时代特征和改革开放后中共社会治理主题与治理方式的转变。由浅入深地分析了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政策的调整与适应。

    赵淑梅博士的发言主题为“社区党建与基层治理”。她从自己在北京市基层自治组织中的实践出发,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对现阶段社区党建与基层治理(以北京市为例)问题进行了探讨。她总结了现代化治理的四个特点,从社区体系中的三驾马车居民委员会、社区党组织、社区服务站入手,分析了实际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办法。

    夏璐博士向大家分享了他在某国企挂职锻炼中遇到的国企内部党建问题,并由此引发他对国企党建工作的思考。他的报告《发展抑或稳定?关于改革年代国企党建与基层治理的思考》从国企党建的理论渊源出发,总结了现阶段国企党建工作面临的现实与法律困境。并在进一步思考的基础上,从企业党建的视角和基层治理的视角提出了走出当下困境的办法。

    宋雄伟副教授的发言主题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策执行研究”。他从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策执行研究问题的提出缘由出发,详细地介绍了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研究“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困境,并归纳出“整合式”视角下的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研究。最后他总结了在分析具体的政策执行过程时,“整合式”视角能够帮助我们梳理和归纳出需要关注的八个影响政策执行的问题。

    在点评环节,张旭教授高度肯定五位青年学者的发言,并对每位发言者发言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疑难做了深入的剖析和精炼的回答。张旭教授对革命时期到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共的社会治理政策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和回顾,并结合邻国日本、韩国和英国的情况做了对比分析,指出在面对中国的社会治理问题上,不能忽视中国情况的复杂性与制度统一性的矛盾这个重要问题。政策制定与地方具体执行之间要进行科学有效的协调,才能将中共制定的社会治理落到实处。他进一步总结对于一些历史问题要用历史的视角去看待和理解,否则只能看到现象而不能挖掘实质。最后,张旭教授强调,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社会治理任重而道远。

    本次论坛持续了三个多小时,获得了与会师生的积极反馈。部分学生认为这次论坛含金量极高:有理论阐释,有历史分析,也有现实关照。发言的青年学者们信仰坚定、各具特色,而且不回避问题;点评嘉宾功底深厚、高屋建瓴,提升了论坛的水准。

11

2022-10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