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单公布!人大3项目+2基地入选

    近日

    教育部公布了

    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

    精品建设项目遴选结果

    经组织推荐、资格审核、

    专家遴选、结果公示等程序

    中国人民大学

    3个项目、2个基地入选!

    其中,《打造先锋社会实践体系 构建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新范式》入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北京市学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数字地图》入选高校数字文物开发项目,《撰史育人——创新推动新时代脱贫攻坚伟大成就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832”模式》入选新时代伟大变革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典型案例,“‘运河启航’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基地”入选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基地,“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综合实践基地”入选全国高校综合性教育实践体验基地。

    7a4e4b2243c308d506e6e8181aeac075.png

    2d9231dab9ce0e891cd5e6adc8f2b952.png

    50a83178cff0743d8a392a65c56c8393.png

    af03d38c6655ce525625b6f6cd21fdfa.png497c33ee1754996d116686d4c38eb820.png

    打造先锋社会实践体系

    构建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新范式

    fcff1e5d3300d55131b8c5c3be644efc.png

    先锋社会实践体系是学校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以培育“先锋栋梁”、彰显“独树一帜”、讲好“大思政课”、展现“先锋形象”为目标任务,以贯穿思想引领、体现育人为本、坚持改革创新、加强协同联动为基本原则,根据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在主题立意、育人功能等方面的不同特点,统筹划分思政引领、学术实训、实岗锻炼、创业济民、全球治理等五大板块,同时在组织实施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着力构建部院系、全学段、政企校、家校社四个贯通机制,建立全覆盖的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机制,引领人大学子“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结合不同学科专业特色,聚焦思想政治引领,先锋社会实践体系推动思政、学术、实践深度融合,形成“追寻领袖初心路”“大国边疆育人路”“千村百巷振兴路”“理解中国发展路”“治国理政先锋路”“脱贫攻坚铸史路”“田野课堂实践路”“博士服务答题路”“艺术实践传承路”“美丽中国建设路”“千家万户幸福路”等十余路特色社会实践,相关特色做法在全国高校产生示范引领效应。 

    北京市学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数字地图

    c6bec18903779410deb53ffb193fd38c.png

    北京市学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数字地图依托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开展建设,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是北京市坚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打造具有首善标准、首都特点、首创精神的全国示范性“大思政课”建设模式,落实《北京市以实践教学为主题的“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的具体措施,一期平台已于2024年3月正式上线运行。 

    北京市学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数字地图以“四个一”为理念: 

    【一站集成】系统呈现实践教学基地的数字概貌;

    【一触即达】一键实现实践教学基地的快捷检索; 

    【一目了然】直观反映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成效; 

    【一以贯之】始终贯彻“大思政课”建设的育人理念。 

    平台系统呈现全市16区200余个实践教学基地,并涵盖互动地图、虚拟展馆、数字展馆、生动实践等多个子模块,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开展实践教学提供支撑。平台将以“四个一”为导向,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持续呈现更多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汇集更多针对性、吸引力强的大中小学示范“金课”,切实推进“大思政课”落地见效。 

    撰史育人—— 创新推动新时代脱贫攻坚伟大成就 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832”模式

    fe764ae649d9d3c95bf743406a2799f6.png

    该项目以新时代我国脱贫攻坚战伟大成就为研究对象,依托中国人民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系列调研访谈项目(简称“832工程”),以口述历史、调查研究、典型案例、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有效路径,讲准、讲深、讲透、讲活脱贫攻坚中的学理、道理、哲理。 

    该项目由教师带领本硕博学生共同提炼“脱贫是科学,攻坚是奉献”典型案例,从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教材体系建设、科研体系建设、传播体系建设多个方面着手,推动新时代脱贫攻坚伟大成就融入师生提高品格觉悟、培养专业本领、锻炼健康身心的全过程,扎根中国大地聚焦脱贫攻坚命题,记录“中国之治”;提炼脱贫攻坚案例中的理论规律,总结“中国之理”;立足世界看脱贫攻坚伟大成就,讲述“中国之道”。 

    项目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课堂教学与田野调查“双向贯通”、学科交叉与能力复合“一体推进”、中国经验与国际传播“深度交融”为特色,形成“用事实讲道理”“用数据讲故事”“用人物讲精神”的可推广方式,是新时代伟大变革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实践。 

    “运河启航”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基地

    1b778229901084a93e0a4d04d0c202f9.png

    “运河启航”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基地聚焦“筑魂”“健体”“润心”3大学生成长发展目标,规划“思政平台”“体育平台”“美育平台”“劳育平台”“心育平台”“实践平台”“国交平台”7大素质拓展平台,实施16个重点项目,推动学生身心健康、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基地将依托北运河水上廊道等水域资源,在传承运河历史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的需求,深度挖掘运河沿岸的生态、健康与社会价值,通过举办各类赛事活动、参访体验、文化探索、戏剧展演、劳动体验、志愿服务等,打造富有文化底蕴的多功能素质拓展与身心健康成长空间。 

    基地将建设充分利用北京市相关部门、学校和基地平台三方优势,探索形成“校—地—企”共建机制,推动学校、地方政府和企业深度合作,形成协同育人的格局;完善“学校—校区—部门—院系”联动机制,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与跨部门协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终实现育人实效提升。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综合实践基地

    fd9ef185de9e73393e29df8e2b2b7efe.png

    “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综合实践基地是学校在教育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联合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文物局,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为特色,共同打造的综合性教育实践体验基地。 

    基地牢牢把握“两个结合”重要思想的精髓,将持续在以文铸魂、以文育心、以文化人上着力,引导青年学生深入挖掘北京中轴线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读懂其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伟大民族精神。基地融合理论实践、国情实践、学术实践“三大体系”,将打造“古都新青年·最美中轴线”“中轴线文化遗产大讲堂”“中轴线与中国式现代化”“文物遗产保护与文明互鉴”“领跑总轴线”等品牌项目,联动院系、智库和校地合作基地,匹配研究导师、联合发布选题、“揭榜挂帅”招标,汇聚多方资源,推动协同发展。基地着力完善课程孵化、数据共享、赛事牵引、成果转化“四个配套”,紧密贴合“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准确嵌入同向同行、协同协作、互联互通的大思政格局,注重打通盲区、焊接断点,真正把重心、重音落在育人效果上,打造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量枢纽”,开拓新时代文化育人新赛道。基地用心建设专家委员会、思政引领、学科协同、校地合作、服务保障“五个中心”,推动思政课“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助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推动形成具有“首善标准、首都特点、首创精神”的全国示范性大思政课建设模式。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一直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办学治校的关键位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09

2025-04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