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办第一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

    2013年10月23日下午两点至五点, 我院第一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在人文楼八层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国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院长郝立新教授、副院长候衍社教授等来自我院各教研室的教师和学生参加了本次论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的郗戈副教授主持了本期论坛。

    首先,院长郝立新教授为“青年学者论坛”致辞,他对我院“青年学者论坛”的举行表示支持和肯定,并鼓励我院青年教师继续举办此类论坛,促进学术交流,加强各专业间沟通。我院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侯衍社教授发言,他对参与本次论坛的老师表示鼓励和支持,并希望论坛能够持续深入开展。

    本期论坛分为两个阶段:主题报告与交流研讨。在主题报告环节,我院的赵玉兰博士、张晓萌博士、夏璐博士和路克利博士四位具有较为丰富的境外留学访学和国际学术交流经验的青年教师围绕论坛主题就国外学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现状与趋势,国际学术交流、境外留学访学的策略与经验等问题先后做了学术报告。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的赵玉兰博士做了题为“MEGA在德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概况介绍”的报告。赵玉兰博士曾有两年的德国学习经历,并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她首先结合亲身经历,就如何申请留学访学项目向大家做了简要介绍。接着,她向大家详细介绍了MEG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的概念、内容、原则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她指出,目前对于MEGA研究,国内学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期待更多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参与其中,共同致力于我国MEGA的研究工作。

    中共党史党建教研室的夏璐博士做了题为“吹响革命的号角——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的报告。首先,夏璐博士介绍了他的留学情况,并就如何开展境外留学访学等问题向大家提出了策略性建议。接着,他从多个方面阐发了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西方当代社会运动理论的关系问题的理解。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既是规范性研究也应当是实证性研究,并提出了如何恢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实证传统、如何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从“革命理论”到“治理理论”的转变等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的张晓萌博士做了题为“马克思主义领域的国际交流”的报告。首先,张晓萌博士详细介绍了当前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学术特色和发展趋势,特别是对英美、法国、德国的现阶段研究状况作了重点梳理。她指出,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应当置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学科”视野之下,并在跨学科背景下凸显其整体性。此外,她还给大家推介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的学术会议与学术期刊,并认为当前国外学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突出了“反思”与“批判”两大特点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我反思与资本主义批判。最后,她还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留学访学感受,并向有志于出国访学留学的老师和同学们提出了策略性建议。

    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的路克利博士以“国际显学定位与批判思潮转向——国际毛主义60年”为题做了报告。路克利博士重点介绍了国外学界“毛主义”研究的现状及趋势,就“毛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区别、国际“毛主义”研究的形成、国外学界对“毛主义”的研究现状、研究的问题域、研究范式、“毛主义”的国际学术影响和批判功能这七个问题分别做了细致介绍和深入探讨。

    在交流研讨环节,到场的多位老师和同学围绕主题报告内容向各位报告人提出了很多问题,大家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最后,院长郝立新教授对本次论坛做了总结。他充分肯定了我院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学术精神,鼓励广大青年教师发掘学术潜力,拓展对外交流,扩大国际视野,提升科研实力,并期望各位教师能积极地将研讨成果转化为学术成果,进一步加深、拓宽对重大理论问题的理解和研究。

11

2022-10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