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第34期暨“百年探索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2年5月28日通过互联网云端主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第34期暨“百年探索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学术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郗戈教授、副院长张晓萌教授出席本期论坛,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南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线上会议并发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云南社会科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探索》等核心刊物代表参会,200余名校内外师生在线参会,共同就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相关前沿热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讨论。

    本期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俊杰、黄泽清、刘雨亭、周康林负责组织协调,周康林主持全场会议,陈慧妮副编审、李振新编辑和罗浩编辑分别主持三个阶段的会议,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王建芹教授与《探索》杂志社副主编王慧老师对论坛第一阶段作了点评,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袁辉副教授对论坛第二阶段作了点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社编辑部主任赵英臣老师对论坛第三阶段作了点评。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晓萌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是面向全国高校、研究院所青年学者的学术交流平台,旨在紧跟学术发展前沿动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学术对话,为广大青年学者提供思想争鸣和学术交锋的机会。我们围绕“百年探索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研讨,是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体现青年学者的理论自觉性和历史主动性。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制度逻辑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金成波教授就“依规治党的实践逻辑”作了发言,他提出实践属性是党内法规的根本属性,实践逻辑是依规治党的根本逻辑。将注意力分配理论引入到依规治党,能够分析党内法规各维度的典型特征和内在关系,有效检视其运行逻辑,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党的纪律建设提供科学的路径。

    武汉大学法学院伍华军副教授针对“中国共产党决策议事协调机制”问题作了发言,他从历史进程与组织保障的视角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应当把决策议事协调机制看作是我们党进行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它不仅关涉我们党政权的获取、政治根基的稳固,而且关乎现实改革的推进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彰显。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孟涛副教授对于“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作了回顾,他基于百年党史,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划分为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四个时期,基于“1+4”的体系,对党章、党的组织法规、党的领导法规、党的自身建设法规作了区分,并且指出党内法规的未来发展,必须处理好党内法规与规范性文件之间的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俊杰老师以“新时代党的制度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为题作了发言,他认为党内法规体系存在科学性亟待加强、实践适应性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应以系统性的方案对其补充和完善,着力探索完善体系内容、提高法规质量、增强实践效能的进路,从而构建系统集成的党内法规体系。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王建芹教授和《探索》杂志社王慧副主编对上述四位学者的发言作了点评。她们一致认为,四位学者聚焦新时代党内法规建设提出了非常有深度的见解,扎根历史文献对研究的问题作了详实的梳理,体现了青年学者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学术功底,指出青年学者要继续立足现实课题,下苦功夫、啃硬骨头,对自身研究领域内的“元问题”发起挑战,尝试去解决实践难题。

    驾驭资本与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秦臻老师以“平台企业垄断及其治理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为题作了发言,她指出金融资本对平台企业具有助推作用,主要体现在金融资本推动产业变革、对平台初创企业投资、对平台垄断企业注资,对此,要加强金融体系的平台投资审查,强化公有资本在关键平台领域的主导,促进平台经济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田超伟老师以“在扬弃资本逻辑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题作了发言,他认为在资本逻辑场域下,按资分配占据主导,资本带来了贫富分化,阻碍了生产力发展。新时代扬弃资本逻辑、推进共同富裕的合理对策,应是在党的领导下规范资本,充分发挥资本的建设性作用,筑牢物质基础,同时培育共同富裕的思想文化。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兰无双老师以“经济自由主义的财政概念”为题作了发言,他从理论回顾的角度提出问题,指出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面临重大危机,在此境遇下,我们要重新思索现代财政问题,思考如何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以此应对现实中可能面临的危机,加快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泽清老师以“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题作了发言,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金融市场和服务水平的结构性矛盾却愈发突出,实体经济存在“脱实向虚”的金融化风险,由此需识别金融供给结构完整机制,在金融供给结构的改革方向上提前布局。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袁辉副教授对上述四位学者的发言作了点评。他针对几位学者的发言内容指出,青年学者在关注时代发展的大问题时,不仅要瞄准“术”的问题,还要着眼“道”的问题,应坚持二者的结合,在探索如何驾驭资本、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问题上,既要在驾驭的方法上寻求创新,辩证把握二者之间的张力,但同时要有整体视野,不能在制度问题、性质问题上含糊不清,应坚持科学的立场和观点。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阐释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海滨副教授以“世界历史视野中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题作了发言,他从现代化道路是“一”还是“多”这个前提性问题切入,指出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的“新”在哪里,要在同历史的比较中、国际的比较中加以阐释,深刻剖析实现现代化国家的共性与特性因素,提炼中国式现代化的超越之维。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易佳乐老师以“马克思主义平等观视野下的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为题作了发言,他认为,马克思的平等观是我们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共同富裕不仅正确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内涵和要求,而且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雨亭老师以“‘美好生活论’与现代化道路的中国样态”为题作了发言,她认为是否实现劳动解放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现代化的本质区别。中国语境下,“美好生活论”表达了劳动解放的目标诉求与建设意涵,表达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劳动解放的理论预判,使劳动解放理论展现出具有实践活力的中国样态。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康林老师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特性”为题作了发言,他提出“本质特性”问题是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需要解答的首要问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体现世界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定性”,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体现“两个结合”赋予的“特殊性”,三者是辩证统一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是规律预存与封闭固化的,它将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而不断拓展新的问题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社编辑部主任赵英臣对上述四位学者的发言作了点评。他指出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阐释,迫切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需要对规律性的认识进行理论提炼和概括。青年学者要直面现实问题,寻求理论构建,在“术语革命”上进行深度剖析,不仅要针对中国问题进行中国经验的总结,还要通过对规律性经验的提炼发掘其世界意义,为解决世界发展的普遍问题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郗戈教授对本次论坛作了总结。他对参与本次研讨会的青年学者和点评专家表示了感谢,认为本次研讨会的主题重大、主线清晰,发言的观点鲜明、内容丰富,既有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运用,又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阐释,展现出青年学者扎根源头、引领潮头的时代风貌,体现了青年学者论坛所具有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视野、跨学科对话平台功能和人才队伍代际传承机制。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创立于2013年10月,是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系列学术活动。论坛至今已成功举办34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师生中产生了广泛影响。论坛以前沿学者、前沿问题、前沿研究、前沿互动为宗旨,通过搭建资深教授、青年教师与研究生的高端常规交流平台,旨在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力量整合,加强学科队伍代际传承,提升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整体性视野,推进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构。

11

2022-10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