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奠基、拓展和深化
——庄福龄先生诞辰95周年纪念文集
梁树发 聂锦芳 编
中央编译出版社2025年2月版
庄福龄教授简介
庄福龄(1929年1月17日—2016年11月30日),江苏镇江人。1947年入国立上海商学院学习,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起担任上海财经学院教师。1953年至195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兼任马列主义研究班哲学分班班主任。1964年参与筹建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1970年中国人民大学解散,随研究所至北京大学工作。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后,一直在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为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年逝世。庄福龄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的开拓者之一,参与策划、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稿》、《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八卷本)、《马克思主义史》(四卷本)、《毛泽东哲学思想史》等,主编《简明马克思主义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史》、《毛泽东哲学思想史》(三卷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三卷本)、《毛泽东思想概论》等,在晚年提议、指导并参与主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十卷本),另著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成果》《中国体制改革的哲学探索》《庄福龄自选集》等,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庄福龄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的创始人之一,担任第一至六届会长,为学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大贡献。
本书简介
庄福龄先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开创者之一,长期担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荣誉一级教授。2024年适逢庄福龄先生诞辰95周年,其朋友、同事、学生和亲属撰文,认真总结和高度评价其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重要的学术成就,深情回顾与他交往的漫长历程和感人细节,汇编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奠基、拓展和深化——庄福龄先生诞辰95周年纪念文集》一书,分“学术贡献”“缅怀回忆”两辑,收文30余篇,表达对庄福龄先生的缅怀和纪念。全书29.1万字,还收入十余张珍贵照片。
目录
上篇 学术贡献
聂锦芳: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奠基、拓展和深化——庄福龄的学术历程及贡献
王东:马克思主义“四史”学科体系的理论奠基——庄福龄先生理论贡献与历史地位新论
陈学明:“守正创新”的典范——纪念庄福龄先生诞辰95周年
靳诺:庄福龄先生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十卷本)
吴晓明:庄福龄先生与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
杨金海:庄福龄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学科建设的开创性贡献
薛广洲:难忘师恩志引路远——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启动与推进
梁树发:庄福龄先生的科学马克思主义观
张新:庄福龄先生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方法论探析
张琳:怀念与思考——薪火相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
侯衍社:庄福龄先生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学术思想成就——由论入史由史立论史论结合
臧峰宇:以史论结合的原则呈现思想史中的时代
李俊文:庄福龄先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与贡献.
梁树发:庄福龄会长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的创建和发展
下篇 缅怀回忆
李君如:一位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家
杨瑞森:良师益友总关情
郇中建:学习庄福龄先生怀念庄福龄先生
胡振平:我敬重的老师
李忠尚: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与庄福龄
庄福庆:怀念大哥、大嫂
庄志东:追忆我的父亲
庄志强:怀念父亲
冯景源:纪念马哲史学科带头人庄福龄教授
钱学敏:感恩与怀念
曾枝盛:庄福龄教授印象记
张云飞:一位纯粹的马克思主义者——追忆庄福龄先生
刘森林:不懈思考与创新:庄老师的教诲
魏小萍:怀念恩师庄福龄先生
聂锦芳:怀念庄福龄老师(札记七则).
杨 奎:庄先生为我推开了两道门
刘宏元:师德化雨润物无声
王金磊:风范长存,师恩永记
朱胜利:滴水映辉张典范,厚谊长存魂梦中.
刘召峰:牢记恩师谆谆教诲,传承庄门优良学风
高惠芳:师恩如海永铭于心——忆我的恩师庄福龄先生
梁树发、聂锦芳:编后记
编后记
庄福龄(1929—2016),江苏镇江人。1947年进入国立上海商学院学习,1951年起担任上海财经学院教师。1953年至195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64年参与筹建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先后任该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副主任和主任。庄福龄是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开拓者之一,参与策划、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八卷本)是该学科具有奠基性意义的巨著;《马克思主义史》(四卷本)、《毛泽东哲学思想史》(三卷本)、《简明马克思主义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史》《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辞典》《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资料选编》(三卷本)和《庄福龄自选集》等,在学术界均有重要影响;还是在学界引起极大反响的新近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十卷本)的筹划者和首席总主编。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的创立者之一,担任该学会会长长达28年(第一至六届,1979—2007年),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2024年是庄福龄先生诞辰95周年。2023年12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联合举办了“庄福龄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奠基、拓展和深化”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共话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的发展,追忆庄福龄先生为学科建设作出的杰出贡献。在会上,时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的齐鹏飞教授提议编辑、出版一部纪念文集。遵照这一指示,会后我们发出了征稿通知。陆续收到庄先生朋友、同事、学生和亲属撰写的文章,大家认真总结和高度评价了庄先生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重要的学术成就,深情回顾了与他交往的漫长历程和感人细节。据此,我们将其汇编成此书,分“学术贡献”“缅怀回忆”两辑,收文34篇,借以表达对庄先生的缅怀和纪念。本书征稿、编辑的具体事宜由聂锦芳承担,梁树发确定了篇目顺序并审阅了书稿内容。在此,我们谨向提议编辑此书的齐鹏飞教授和给予大力支持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郗戈院长、陶文昭副院长,向慨然接受本书的中央编译出版社张远航副总编、李媛媛编审,向庄先生的亲属庄志东、庄志强,向撰写纪念文章的各位前辈、庄先生的朋友、同事、学生,向参与书稿资料收集、编辑的王莅、安昊楠、刘召峰、郭弄舟等,表达衷心的感谢!
梁树发 聂锦芳
2024年11月于北京
版权所有 © 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