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办“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论坛”第八期:“《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研究的最新进展”

    2016年6月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论坛”第八期在人文楼800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的主讲人是国际知名的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专家、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特瑞尔•卡弗(Terrell Carver),他给大家带来的论题是:“《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研究的最新进展”。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主讲人和与会的国内多家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本领域研究扛鼎学者们表示欢迎。这些学者包括:北京大学哲学系王东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梁树发教授和张云飞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安启念教授、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魏小萍研究员、清华大学哲学系韩立新教授等80余人。

    2014年底,卡弗教授的新著《马克思恩格斯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 手稿各版本的政治史》和《马克思恩格斯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 手稿:“费尔巴哈章”的呈现与分析》出版,本次讲座正是基于这两份新出版的著述而展开的最新探究。卡弗教授认为,尽管马克思生前曾多次提到与《德意志意识形态》有关的手稿(卡弗更倾向于称之为“1845-46年手稿”),但该文献实际上并非像我们一直以为的那样是一部“业已完成的”、“完善的”著作。现在流传下来的、并被我们称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及其手稿)的那些手稿,只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1846年间所从事的各种不同的批判活动的、杂多、重复且不连续的“工作草稿包”——它们相当粗糙,甚至连手稿都谈不上。基于此,卡弗教授认为,从梁赞诺夫肇始的、编排体例各异的(如巴加图利亚版等的)“费尔巴哈章”(作为所谓《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一章”或“主手稿”),乃至所谓“全文版”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从阿多拉茨基版也即旧MEGA版、新MEGA试行版、广松版、到陶伯特版也即年鉴版等)只是后人不断地打开这个“工作草稿包”、并从中“随意”抽取片段后的各种理论建构,在这个意义上,今天被我们称之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著述(根据卡弗考证,以“《德意志意识形态》”命名马克思恩格斯1845-46年手稿的最早提出者,是第二国际理论家梅林在其1902年《马克思传》第五章第一节中的称法),其实并不真的存在(从文献完整性和经典作家的命名意义上来说——甚至其作者到底是否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存在着争议)。于是卡弗教授近十年主要致力于在更完整的意义上力图呈现他所谓的“1845-46年手稿”的全貌,他的上述两本著作就是这一努力的阶段性成果。当然,他的这一呈现,主要是一种基于对新MEGA和陶伯特版的研究成果的利用,以及国际学界对马克思恩格斯原始手稿研究(辨认工作)的最新进展,而进行的一种英文书写,即:用英文呈现“1845-46年手稿”(特别是其中所谓的“费尔巴哈章”)的“形成史”。值得一提的是,卡弗教授的讲座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相关手稿写作时的时代背景、同辈思想家影响,以及原始手稿的图片及其编辑资料,有史有论。叙事形式活泼有趣。

    在接下来的讨论环节中,与会的本领域专家学者就《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作者、命名问题及其思想史意义、特别是它与唯物史观的关系问题等,与卡弗教授展开了激烈的论争。关于手稿的编排合法性和依据问题,韩立新教授也和大家分享了他自己参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电子版编辑工作的部分成果,即运用现代电脑技术所实现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原稿的不同文本层次的分层呈现。魏小萍教授则对手稿的分层问题的可靠性问题提出了质疑。整个会场论争气氛热烈,甚至连主讲人的座椅都不断被讨论人临时占据,连续三个半小时的讲座中间几无人中场离席,走廊和过道上都挤满了席地而坐的听会者。张秀琴教授担任本次论坛的主持人,郗戈担任主点评人,赵玉兰副教授任学术翻译。

    “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论坛”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拟以“主题讲座”“对谈”和“对话”等多种形式,为国内外、老中青三代学者和青年学生构建学术交流与对话的高端平台,以期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

11

2022-10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