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晚,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第二十二期主题经验分享会在人文楼十层高精尖会议室顺利举办。
本期就业分享会邀请到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届硕士校友李青青、丁爽为在校同学们传递求职经验,分享就业体会,助力马院学子的生涯规划。学院团委书记李晓雨老师出席,分享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职业发展部陈逸同学主持。
李青青,2021届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毕业生,现就职于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青青从现今求职环境的大背景出发,针对“如何思考并规划个人的求职路径”这一问题给出了许多建议。她表示,求职首要的就是要准确捕捉和判断时代发展的趋势,根据时代的要求寻找自己的傍身之技与栖身之所。在此基础上,李青青认为顺利求职的关键前提是要正确评估自身的客观情况,如年龄、专业能力水平等等,切忌盲目做出选择。她还结合个人经历,建议同学们可以尝试将求职方向与自己的兴趣点和天赋点相结合,以“我热爱”“我擅长”为导向开辟自己的就业可能性,以此克服迷茫感。此外,关于备考方法和就业信息搜索渠道,她也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最后,李青青强调,在求职途中,大家要有意识地擅长运用“长板理论”,即放大自己的优势和闪光点,在工作中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丁爽,2021届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毕业生,现为北京市公务员
丁爽从备考经历、岗位选择和工作体会三个方面展开了“干货”分享。首先,围绕选调考试,丁爽给出了自己的备考时间线及各阶段学习任务的规划供同学们参考,强调提前搜集整合信息并做好相关规划以提高备考效率。他强调,好的心理状态是好的学习状态的重要保证,备考过程中要学会疏解焦虑情绪;其次,关于岗位选择的问题,丁爽提示就业发展方向需要认真思考、谨慎选择,不要抽象地考虑岗位与自己的适配度,要切实地代入自己的生活去具体分析;此外,他还回忆了自己的驻村经历,向同学们讲述了他在2023年7月门头沟洪涝和地质灾害救灾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希望同学们在任何工作岗位上都能时刻谨记要为老百姓干实事。最后,丁爽提醒大家在求职过程中要学会和同学通力合作,争取在工作中找到价值依托。
分享环节结束后,李青青和丁爽进一步同大家深入交流,细致解答了同学们关心的问题以及听取经验分享中产生的疑惑,并提供了针对性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为了让在校学生更好为自己的未来职业道路做出规划,学院研究生会在学院团委的指导下积极搭建学生职业发展平台,持续推出一系列就业指导和经验分享活动。希望每位同学紧密结合自身实际需求,清晰定位自己的职业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从而更好地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版权所有 © 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