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第19期党史学科工作坊举行,讨论现代中国的教育转型与大学治理

    2015年11月13日下午,我院和校科研处共同主办的第11期吴玉章青年学术沙龙暨党史学科第19期青年教师工作坊在明德主楼12层第5会议室举行。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牛力副研究员、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徐保安副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耿化敏副教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刘超助理研究员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夏璐博士担任主讲人,耿化敏副教授担任本期学术沙龙的主持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研究员担任评论人。科研处有关领导、马克思主义青年教师董佳、李坤睿以及博士生、硕士生30余人参与研讨。

    本次学术沙龙以“现代中国的教育转型与大学治理”为主题,内容涉及国家权力与知识生产、专才教育、党管大学体制、社会主义高教发展道路等议题,旨在通过面对面的交流研讨中帮助青年学者们开拓研究思路,提升研究境界和理论水平,期待对大学历史研究和教育管理现代化有所增益。

    牛力副研究员通过梳理国立中央大学的发展脉络,分析了民国时期国家政治对大学治理起到的深刻影响,认为国立中央大学的发展体现出紧密追随国家需求的特征,大学的系科调整围绕着政府需求展开,大学的人才培育体现了“服务党国”的取向。国家意志在大学的知识生产过程中得以落实和体现,并形成了一种相互支撑发展的建设模式,对大学治理影响深远。

    徐保安副教授以抗战前的齐鲁大学为对象,探讨了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与大学治理的问题。在中国近代大学史上,作为教会大学的齐鲁大学,参与办学的差会数量最多,一度达到13个,是近代合作差会最多的教会大学。但由于各差会具体利益、教育理念、宗教观念等等存在歧异,合作中充满斗争,以致于这所中国最早的、也是19世纪最好的现代化大学最终沦为一所二流学府。他认为,其间关键是没有解决好办学主体与大学治理之间的关系,只有将“办”与“治”分开,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才能真正推动大学进步。

    杨悦博士通过分析1952年—1956年专才教育在北京大学的实践,探讨了中国在移植苏联模式过程中的曲折探索。杨悦认为,高教部借助政权力量自上而下加以推行,但改革在北京大学的成效并不理想,学习负担过重而教学质量不高的现象时有发生,套用苏联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最终高教部不得不被迫迁就现实,回调整顿。

    耿化敏副教授以北京市为个案考察了1950年代党管大学的组织建构和体制运作。中共北京市委高校党委是观察1950年代中共治理高校的重要窗口,是共产党加强对高校领导的重要制度设计。市委高校党委通过贯彻中央政令和中央文教政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教学改革的推行、高校党委制的建立、高校党建和统战工作的探索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为党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在北京高校的建立发挥了重要的组织杠杆作用,成为“市委领导和监督高等学校的有力助手”,为党管大学体制的成型提供了重要经验。

    刘超助理研究员分析了对社会主义高教发展“中国道路”的探索问题。1949年之后,中共通过全局性的院系大调整,基本打破了民国时期的文教界格局,随后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但在全面学习苏联的过程中,盲目照搬照套等简单化的做法引起了一系列水土不服等问题。中苏关系趋于紧张之际,中国教育界掀起了“教育革命”造成了一系列问题。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教育界提炼的《高校六十条》,初步总结了此前十余年社会主义高教建设的经验教训,取得了显著的实施效果,但也受到诸多约束。

    夏璐博士通过分析改革年代国家权力、大学与知识分子的多元互动尝试提出政治化的学术资本主义这一概念框架。该研究认为,政治化的学术资本主义是中国执政党和政府在改革年代采用的一种嵌入了市场逻辑的知识分子工作新方式,其目的在于有效调整国家与知识分子的复杂关系。作者通过广泛并深入的探究改革年代的国家、大学、知识分子这三者间的复杂关系,认为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增强了执政党治理国家能力,并有利于执政党采取有效和积极的知识分子工作新方式。

    储朝晖研究员对六位青年学者的研究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并针对如何研究现代中国的教育转型与大学治理问题提出了建议,强调本场学术少龙中涉及的有关概念需要进行界定和辨析,而开展对中国大学发展历史的深入研究,可以为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提供历史镜鉴。在互动提问环节,与会师生围绕现当代大学的文献整理和历史研究、教育改革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对话。在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中,本期活动圆满结束。

    自2013年10月创办至今,我院中共党史学科青年教师工作坊举办了19期,工作坊专刊《青年党史学者论坛》结集出版了第1、2、3辑(耿化敏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2015年出版),在校内和青年学人中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

11

2022-10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