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持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博士生课程建设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深入实施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纳入“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支持范围,以下简称“后备人才专项计划”),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在全国率先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博士生必修课程。2021-2022学年秋季学期又为本院2020级55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后备人才专项计划”博士研究生开设了这门课程。今年课程在教学团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做了更为深入的探索,进一步推进了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专项计划课程建设,培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适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能力,对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促进学科建设支撑思政课建设做出了有益尝试。

    一、 师资阵容强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课程共2学分、34学时,开设8周,10个讲座,1次

    实践展示。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精心规划课程设置,配齐配强教学团队的基础上,新增2位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形成由3位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含2位长江学者、1位全国优秀教师)、6位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授、教师等10位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突出的优秀教师主讲团队,为保证教学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课程内容从教材内容的基本理论研究、教学理论研究、教学方法研究与教学示范相结合的角度,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沿革、基本理论、经验技能、教学示范四个部分展开系统讲授。

    二、 课程内容丰富

    第一讲:课程教学团队主持人邱吉教授,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的设计理念与关注焦点”为题,对课程定位、教学目的、课程大纲等做整体介绍,同时要求同学们从了解课程基本内容、领会基本精神,掌握基本方法,把握教材基本结构、论点阐述精准度、案例分析深度、交流活跃程度、技术应用尺度等方面认真倾听课程内容。

    邱吉教授

    第二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与法治》首席专家王易教授以“深耕教材,讲好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题,介绍了教材编写的基本精神、逻辑结构,从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角度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指出学科建设侧重理论研究,课程建设将理论研究的成果运用于教育教学,二者互动互促,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要求学生在认识上明确二者关系,在教学展示中体现对二者关系的理解。

    王 易教授

    第三讲,宋友文教授,围绕如何理解课程的基本内涵、教材的内容、教学技能等问题进行讲解,讲解基础上为学生做了精彩的教学示范。

    宋友文教授

    第四讲:董佳教授,以“一门课、一本书、一条路”为线索,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历史沿革、教材的编写和修订、教学思路和方法开展课程追踪和教学探索。

    董佳教授

    第五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首席专家刘建军教授,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修订秉持的原则、教材编写的过程及教材逻辑做了全面介绍,同时还阐释了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从亲身经历为学生在未来如何上好这门课提出期望。

    刘建军教授

    第六讲:汪亭友教授讲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并提醒学生要有问题意识,讲好原理课要有自己的研究,做到从熟到专。

    汪亭友教授

    第七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首席专家秦宣教授,围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编写的基本情况,详细介绍了课程的特点,教材的重点、难点,并对学生提出了坚定理想信念、在马言马的要求。

    秦宣教授

    第八讲:欧阳奇副教授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历史回顾、教例分享、心得体会三个层面为大家展示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欧阳奇副教授

    第九讲:侯衍社教授为学生讲解了研究生公共课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从教材分析、教学实践、经验与借鉴三个方面展开,向学生阐释理论要彻底才能说服人的精髓所在,并为大家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教学展示。

    侯衍社教授

    第十讲:韩海涛教授以“百年变局:在历史深处中掌握马克思主义辨析社会思潮的基本方法”为题,从“变局”角度带领大家梳理马克思主义辨析社会思潮的基本历程,并提醒学生不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辨析社会思潮的基本原理重点不同,需结合课程实际做具体分析。

    韩海涛教授

    10位顶尖教师从不同课程的历史沿革、教材分析讲起,就具体的课程设计、教学经验技能作出示范,对学生进一步理解课程宗旨、熟悉课程内容、把握教材逻辑、掌握教学技能具有极大帮助。

    三、学生汇报异彩纷呈

    经过10位老师的讲解、同学们的系统学习,2021年12月30日下午在公共教学三楼3508教室进行学生教学展示与学习成果汇报。同学们按专业划分为8个小组,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密切配合,从前期的材料收集、教案撰写到中期的讲稿打磨、PPT制作各环节紧密衔接,最后各小组选派1名代表做20分钟的教学展示,每组讲授结束后由课程教学团队主持人邱吉教授和随机抽选的学生代表进行点评。

    第一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展示小组

    孔维同学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题,代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博士生小组展示第八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的内容,讲述新时代下的中国需要面对何种国际环境这一问题。展示以视频方式呈现了当今世界的局势,围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变化、挑战、中国贡献三个方面展开,深刻探讨了当前我们应怎样正确认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中国应当如何应对变局等问题。邱吉老师指出该小组以地球仪作为导入形式新颖、引用材料丰富、逻辑清晰,但未就地球仪延伸进行作用及世界面临的深层次问题进行分析,对教学重点问题把握不够。邱老师要求同学们在授课过程中需按照时间布局合理排列教学重难点。

    第二组:《思想道德与法治》展示第一小组

    邱安琪同学以“正确认识人的本质”为题,代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第一小组展示教材第一章第一节内容。以“西西弗斯的故事”为导入,引出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并以此破除西西弗斯困境的主题。最后提出人应当正确把握自己的社会属性,在设定人生目标和人生意义时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邱吉老师肯定了该小组PPT的制作及课堂展示的流畅性,同时指出展示跳过了对人能动性及人与人本质差异的原因分析,内容的理论逻辑没有讲透彻,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与科研中予以改进和提升。

    第三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展示小组

    朗明朗同学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为题,代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生小组展示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内容。课程通过视频导入引出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三个部分,最后分析了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邱吉老师对朗明朗同学的教姿教态、讲述流畅度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指出时间分配不合理,重点不够突出的问题。

    第四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展示小组

    张舒瑜同学以“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题,代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博士生小组讲述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的内容。展示以学生对共产主义的三个疑问做为导入: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的自我麻醉吗?共产主义高估了人性?共产主义理想过于遥远?围绕三个问题逐一解答,最后指出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当代大学生应当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承担时代责任。邱吉老师肯定了张舒瑜同学娓娓道来的讲述风格和以问题作为导入的形式,同时也指出语调过于平实让课堂缺少跌宕起伏,不易抓住学生注意力的问题。

    第五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展示小组

    孔梓菲同学以“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为题,代表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博士生小组展示第四章《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国革命新局面》内容。讲述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及其意义、延伸思考与小结四个维度展开。邱吉老师从PPT制作、材料准备、逻辑体系、教案撰写等方面予以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应加强联系现实、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以及适当放慢讲课节奏等要求。

    第六组:《思想道德与法治》展示第二小组

    杨海岩同学以“坚持集体主义原则”为题,代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第二小组展示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质》的内容。杨同学首先对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整体主义与集体主义进行区别,后以提问方式层层深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让大家深刻理解什么是集体主义、应如何坚持集体主义。邱吉老师指出,该小组展示在内容层次的整体衔接良好、内容丰富、逻辑清晰,以现实案例导入、生动形象,但并未对集体主义原则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

    第七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展示小组

    边峥贤同学以“延安整风运动”为题,代表党的建设专业博士生小组展示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内容。展示以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石作为切入点,讲述了延安整风运动的缘起、开展、重点及总结与反思,说明了延安整风运动不仅是一场干部教育运动,更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伟大实践。邱吉老师指出该小组史实细节详细、内容丰富,但过多细节讲述容易出现对宏观把控不足、理论深度不够的问题、希望注意加强宏观内容与微观内容之间的平衡关系。

    第八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展示小组

    杨盛维同学以“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改变”为题,代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博士生联合小组展示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内容。展示讲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并系统介绍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与本质。邱吉老师指出,本小组展示的内容逻辑清晰,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教态较好,视频时长与内容契合,但教学内容平均用力、缺乏重点,希望今后在把握重点、宏观把控与微观切入方面多下功夫。

    各小组教学展示结束后,邱吉老师对8个小组的教学展示作出整体点评与总结,指出各小组基本观点准确,呈现形式多样,材料翔实丰富,仪表仪态得体,准备充分,充分体现了大家的团结协作精神。同时建议同学们在今后这样的课程展示中:一要选择聚焦性强、内容可进行深度分析的问题;二要深入研究教材、转换语言、贴近学生实际;三要把握讲课节奏、突出重难点;四要在讲述中注重理论分析的透彻性和穿透力,努力成为理论彻底、逻辑严谨的思政课教师。各小组展示结束后,其他小组同学进行了互评,大家普遍认为各小组代表的讲授很精彩、逻辑顺畅、材料丰富,但仍存在重点不突出、时间分配不合理等问题。

    这学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课程全满结束,同学们分享了学习心得:

    各位老师讲述精彩、风格各异,我不仅了解了教材的编写过程,而且对教材内容、重难点有了更深的认知,对于一直拥有教师梦的自己来说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A同学

    此次课程让我对大学思政课有了重新认识,对教材、内容、教学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小组合作准备展示的过程中,明白了老师所说的理论扎实、联系实际的道理。

    ——B同学

    听了10位老师的精彩讲解后,我受益匪浅。第一讲邱老师的整体介绍让我了解了这门课的设置意义,之后每一讲不同老师对不同的思政课进行讲解、深入分析教材、亲身示范,到最后各小组展示,可以说是从理论到实践、从学习到体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真正明白了作为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的意义。

    ——C同学

    通过学习,同学们对这门课程的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技能等方面有了深入了解,获益良多,期待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把自己打造为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下一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课程将被推荐纳入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培育计划,努力打造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研究生所期待的“金课”。


11

2022-10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