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和“金课”建设,4月15日上午,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一体化研修班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班。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陶文昭,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常务副校长姚守梅,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助理、师训部主任刘锌出席开班仪式。马克思主义学院赵岩、钟思雨、王可心、秦玉娟、刘萌作为本次研修班的指导老师同来自北京市40余所中小学的50名教师参加了本期研修班学习。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教师安丽梅主持开班仪式并解读培训项目。
陶文昭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各位学员来到人大马院开展研修表示欢迎。他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曾在多个场合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的第一站,就是观摩思政课智慧教室现场教学。办好思政课、讲好“大思政课”始终是总书记心中的一件大事,开展本期研修班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共建的重要举措。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委的指导和重视下,人大马院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全面打造高精尖水平的思政“金课”,形成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为核心课程的课程体系。他希望以本期研修班为契机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祝愿全体学员在本期研修班有成长、有收获。
姚守梅对人大马院的支持、各位学员的信任表示感谢。她在讲话中指出,本期研修班开展于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语境下。海淀区是教育大区,中小学基础教育规模大、体系全,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大中小一体化建设上有独特优势。下一步,要继续在教学研究互通、教育资源融通、教师培养贯通下功夫,在优化协同联动机制、提升思政教师素养上作文章。她提出了三点期待:一是希望在专家学者的高位引领下、在与人大马院的长期合作中,学员的思政课能上出质量、上出水平;二是希望本期研修班成为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推进、骨干教师一体化培养的“起点站”;三是希望参加研修班的骨干教师精进专业能力,树立示范引领典型、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担当起学科建设、思政育人的重任。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
开班式结束后,陶文昭以《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为题,为研修班学员讲授了首门课程。陶文昭指出,中共二十大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跨入新阶段关键时期召开的大会。他从二十大报告的结构入手,解读了其中的系列重要内容。他表示,要全面深刻把握大会的理论创新,理解“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要全面深刻把握大会的主题主线,明确中国共产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以什么精神状态、朝着什么目标继续前进;要全面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认真学习大会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的全面深刻理论论述,坚定贯彻大会提出的强劲有力实践举措。
在当天下午的实践教学环节,学员来到北京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参观。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王莅作专题讲解。北京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是在教育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的指导下成立的首批高精尖创新中心之一,成立以来,中心打造资源平台、推出示范课程,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和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上,“6+1”思政课资源平台提供了从文献支撑、教学资源到数字化教学、质量评估、实践育人的支持,以6大数据库、300多万条文献资源、4万余册电子图书、1.3万余个微视频等优质教学资源为支撑的全国高校思政课“中央厨房”正在成型。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题中,系列理论研究、七大资源平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金课”体系、可视化实践成果、师资培训五个专题栏目切实为一体化思政课共建增效赋能。
据悉,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一体化研修班坚持理论教学与课堂研讨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线下教学与线上指导相结合的模式,将邀请学科著名专家围绕党的创新理论以及理论阐释、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思政课教学理论三大体系模块,组织专题报告、研讨互动、实地体验等形式多样的培训课程,帮助思政课教师提升专业素养能力,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 © 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