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探索”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究和阐释,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11月9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当代政党研究平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办的“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探索”学术研讨会以线上方式成功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和知名期刊编辑部的专家围绕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力求彰显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主旨报告环节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秦宣教授对各位专家表示欢迎。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包含了现代化这一重大现实问题和学术问题。现代化既是世界各国的普遍追求,也面临着人类社会的共同难题。当前,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呈现出光明前景,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时代价值。

    秦宣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本质要求、战略步骤和重要原则进行了理论阐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理论指南和行动纲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方面“中国特色”是建立更高水平的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也是未来必须坚持的方向。要继续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为人类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就要深入思考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克服资本逻辑带来的弊端,实现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超越。

    秦宣指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克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诸多弊端,是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资本逻辑面临的挑战。包括如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保证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又保证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既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加强市场主体的合作,又保证合理的市场竞争,等等。解答这些难题,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新的现代化形态,仍然需要特别关注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思想,坚持以理论创新回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新课题。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萌教授在主持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一个核心概念,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具有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研究,迫切需要回到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中,遵循现代化思想史的演进脉络,寻访经典理论的思想智慧和方法论启示。在世界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相互激荡中,要自觉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社会的普遍意义,主动肩负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现代化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推动现代化的文明叙事实现历史性重塑。

    第一阶段学术报告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一阶段学术报告的主题为“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价值”,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刘军,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长聘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夏莹,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郗戈依次作报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副主编郑端担任该环节的主持人兼评议人。

    刘军围绕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及其当代启示的主题,在欧洲思想史和马克思思想发展史的双重视域中阐释了马克思与现代性的关系,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比较性的范畴,是相对于别的现代化模式特别是西方式现代化而言的。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态度经历了从接收、信奉、批判再到超越的发展过程。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具有双重维度,可以概括为对社会现实的“原本”批判和意识形态层面的“副本”批判。马克思提出了东方国家能否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问题,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最终未能完成自身的历史使命。今天的中国共产党正重新担负起这一使命,探索实现对以资本逻辑为核心的西方现代化和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超越。

    夏莹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资本批判问题,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在资本逻辑批判意义上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共同富裕的目标和资本逻辑内含的增殖强制所带来的贫富差距之间的张力。马克思在资本批判过程中包含了一种富有立场的价值分析模式,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对劳动者的关切和共同富裕的实践诉求,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导向。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对价值和劳动的二重化分析是其超越古典政治经济学之所在,蕴含了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所需要的理论智慧。要将对人的现实关切注入对特定经济规律的分析和研究中,探索实现“有效的市场”与“有为的政府”并存,追踪全球新资本形态的发展特质,在既有的经济架构中探索走出资本逻辑的现实可行性道路。

    郗戈聚焦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视域中的中国式现代化这一议题,指出正确看待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本特性和行为规律是合理驾驭资本的前提性问题。科学认识资本的特性,关键在于辩证分析资本作为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的二重性。马克思指出,“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是“普照的光”和“特殊的以太”。而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普照的光”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它决定着其他一切生产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规定着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和生产关系的特点和比重。合理驾驭资本,必须把握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普遍规律,把握现代性的规律,深入把握资本的内在矛盾、扬弃趋势和内在的解放潜能,推动市场经济发展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发展,激活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潜能。

    郑端在点评中指出,马克思现代性思想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宝贵理论资源。第一阶段各位专家的学术报告议题聚焦,相互呼应,围绕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价值开展了深度学理思考,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启发的观点和思考,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提供了有益思路和方向。

    第二阶段学术报告

    “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理论创新”

    第二阶段学术报告的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理论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教授臧峰宇;南京大学哲学系暨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张亮,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聘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李义天依次作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副主编、编辑部主任赵英臣担任该环节的主持人兼评议人。

    臧峰宇探讨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哲学内涵,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激活了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历史的伟力。现代化最开始来自于西方,在资本现代性的展开过程中既拓展了社会生产力,也造成了很多资本现代性的症候,对东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起步于近代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与碰撞,其实质性阶段是以由先进思想指导的社会革命为现实根基的,实现了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华民族形式,满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的内在要求,并在这一过程中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历史视域中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实体性内容,超越了资本现代性弊端,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高度,从而彰显出中华民族的思想自我。

    张亮围绕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视域中的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开创了人类发展史上真正的奇迹,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从根本上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神话,在理论层面上验证了唯物史观的真理性,同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思想内涵。西方主流现代化理论尽管在理论形态上不否定社会进步、社会发展的普遍性,却在客观上认为现代化归根结底是西方的专利。马克思反对西方中心论,认为现代化和历史进步是所有民族都有可能经历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成功有力驳斥了现代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观点,有力确证了现代化是一个客观的、普遍的社会化的过程,向世人证明了具有现实性的现代化道路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李义天在中西比较视域中阐发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创造性,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呈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社会发展道路,作为后发的现代化模式区别于先发的现代化模式,并把先发的现代化模式同必然的现代化模式区别开来。现代化的模型包括了在信仰上从神圣到世俗的转变,在认识世界的方法上从先验到经验的转变,在政治活动上从天命到民选的转变,在社会层面上从等级到平等的转变,在人类社会结构上从君主到社会或平民的结构性转化,在经济活动上从积累到交换的转变。中国式现代化不等于“在中国发生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通过当代中国特有的方式,对具有普遍意义和根本意义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做出创新性的回答,应当在这个意义上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性。

    赵英臣在点评中指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研究伴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变迁而兴起。对现代化的知识性探究始于民国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理论研究逐步为形成中国自主的现代化理论体系打下理论基础。当前,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学术研究不仅要强调中国经验中的中国特色、中国元素,更应当通过经验总结来凸显世界性意义,为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普遍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张晓萌作会议总结。她表示,此次研讨会为全体与会人员奉上了一场思想盛宴,各位专家的讨论富有现实关怀和问题导向,在思想史的广阔视域中审视文明的交流、思潮的交锋、路径的比较、理论与现实的交互,具有高度启发性。对话的过程也是思想生成的过程。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道理、学理和哲理的思考始终在路上。未来期待与学界同仁携手同行,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等相关主题继续开展研讨,努力探索和回应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演进的时代课题。

    本次研讨会受到学界高度关注,共吸引了全国各高校300余名师生观众线上参会,《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媒体记者赴会报道,引发良好社会反响。

28

2022-11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