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介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二卷) ​

    微信图片_20240316131038.png

    主编:张雷声

    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十卷本)以整体性的视野阐述马克思主义170余年来形成、发展和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着重总结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历史经验,探索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及未来趋势,特别关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基本经验,力求为未来世界社会主义实践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二卷)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及同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于19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在参加工人运动、阶级斗争实践,以及与错误思潮的论战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体系,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使马克思主义从众多思想流派中脱颖而出,成为同资产阶级思想相对立的唯一科学的理论体系。

    第二卷卷首语

    本卷的主题为“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形成及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中期的发展过程所做的历史回顾,既反映了马克思恩格斯形成并不断发展自己思想的历程,也反映了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程。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从众多思想流派中脱颖而出,成为同资产阶级思想根本对立的唯一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继承与发展、弘扬与创新的科学,它既批判地吸收了人类思想史上已有的优秀成果,也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并在经受各种新的挑战中不断创新和发展。我们只有从历史、理论和现实的结合上,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形成及发展,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理论体系和精神实质,真正凸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的历史发展及当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形成于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处于历史转折关头的时代。19世纪中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各种形式的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完成了各自的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在带来了社会生产力巨大变化的同时,社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日益加剧。在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作用下,以生产的相对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大约每隔10年周期地爆发一次。尽管当时资本主义还处在它的上升时期,但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却已开始从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力量转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产业革命也引起了社会关系,特别是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在创造出一个工业资本家阶级的同时,也创造出一个在人数上远远超过前者的产业工人阶级。产业革命在不断地刺激资本财富的积累、强化资本的力量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扩大工人贫困的积累、聚合工人阶级的反抗力量。产业革命把无产阶级作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推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不可避免地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19世纪30—40年代欧洲爆发的一系列工人运动,揭开了由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革命的序幕。

    微信图片_20240316131044.png

    里昂工人起义

    微信图片_20240316131047.png

    英国宪章运动

    对人类文明的优秀文化成果的吸收和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一方面是对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形态进行科学分析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的结果。这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1] 产生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以其主要成就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初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来源。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历史和时代呼唤着新的理论的产生。

    《列宁专题文集 论马克思主义》

    2009年版,第296—297页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标志。1843年,马克思在步入政治经济学研究时,首先搞清楚了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这是他能够创立唯物史观的关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马克思的第一部经济学著作,是他对唯物史观的最初理论探索,体现了马克思把哲学研究同政治经济学研究结合起来的特征。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写作到《哲学的贫困》的完成,是马克思从否定劳动价值论到赞同劳动价值论的过程,其间经历了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完成的著作《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如果说1844年9—11月完成的《神圣家族》对唯物史观的阐述还受到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唯物史观还处于形成的前夜,那么,在1846年5月完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就已通过对费尔巴哈的全面批判和清算,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运用这些原理对国家的阶级性质、社会的意识形态性质、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作了分析。可以认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唯物史观的论点,使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有了新的视野,唯物史观成为政治经济学深入研究的基础。

    微信图片_20240316131057.jpg

    在1847年上半年马克思写成的《哲学的贫困》和1847年12月完成的《雇佣劳动与资本》,以及1848年8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完成的《共产党宣言》中,唯物史观得到了充分的阐述和发挥。《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上态度发生转变的标志。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把唯物史观运用于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强调了经济范畴的抽象性、客观性、历史性,第一次公开了自己对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立场。不仅如此,马克思也明确地提出了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观点。通过《哲学的贫困》,马克思已经实现了劳动价值论与唯物史观的结合。《雇佣劳动与资本》和《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直接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著作。《雇佣劳动与资本》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本质的剖析、对资本主义剥削秘密的揭露、对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分、对工资本质的揭示等,不仅体现了劳动价值论的运用,而且也是剩余价值理论确立的基础。《共产党宣言》关于资产阶级历史地位、无产阶级历史使命、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两个必然”等的论述更是贯穿和渗透着唯物史观的思想。

    《共产党宣言》现存唯一一页手稿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的“资本”章中,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范畴的首次提出和对剩余价值来源、生产、实现等问题的初步探索,一方面为之后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形成,标志着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结合。这一探讨使马克思对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唯物史观有了更加深刻而丰富的发展。所以,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序言”中,马克思通过阐述自己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过程,对唯物史观作了精辟的概括:“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 应该说,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的这一精辟阐述中达到了高度统一。

    微信图片_20240316131104.png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中,马克思首次对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作了考察,还引入了超额剩余价值的概念来分析问题。在阐明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劳动从属于资本的两种基本形式的理论。与此同时,马克思第一次对剩余价值到利润、利润到平均利润的“两种转化”过程作了系统的探讨。所有这些分析使剩余价值理论更加丰满,从而以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证明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进一步完善了唯物史观。马克思的宏伟巨著《资本论》是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相结合的典范。《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剩余价值理论,不仅丰富了唯物史观,而且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63—1865年手稿)》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的性质、资本形式、劳动对资本的从属关系,以及资本的流通过程如资本流通、流通时间、生产时间、资本周转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建立起了《资本论》三卷的结构体系。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生产及生产过程、剩余价值实现和分配等问题的探讨,不仅运用了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如唯物辩证法、抽象法、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等,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而且也以对资本主义经济矛盾运动的分析,以对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研究,丰富了唯物史观的内容,论证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使唯物史观在资本主义的经济现实中得到了逻辑展开。正如列宁所说:“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设,而是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3] 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将唯物史观的创立与剩余价值理论的阐释、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结合起来。

    微信图片_20240316131107.png

    《资本论》全三卷

    注释:

    [1] 《列宁专题文集 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6—297页。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3] 《列宁专题文集 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3页。

    第二卷目录

    微信图片_20240316131132.png

    主编简介

    张雷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后记

    本卷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十卷本中的第二卷,主要反映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这段时间的思想发展,以及同时代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本课题组在该卷的研究和写作中,对《伦敦笔记》所阐述的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中国和印度问题的研究,以及恩格斯这一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立的贡献等,作出了尽可能的分析和概括,吸收了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中的相关成果。写作中的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该书写作分工如下:

    卷首语、第三章、第五章、后记:张雷声。第一章、第十章:李玉峰。第二章:董璐璐。第四章:韩昌跃。第六章:董良杰。第七章:张雷声、颜惠箭、张继龙。第八章、第九章:韩建新。第十一章、第十二章:郝潞霞。该卷的参考文献、大事记、索引均由颜惠箭作出整理。

16

2024-03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