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马克思主义国际研究平台讲座第六期在互联网云端顺利举办

    2020年10月22日,当代马克思主义国际研究平台(IPCM)系列讲座第6期在互联网云端顺利举办。

    本次讲座特邀北京大学哲学系王东教授主讲,题目为“恩格斯与马克思关系新论——从绝对同一论、马恩对立论到共殊统一论”

    下面为本次讲座的干货,希望你不要错过!

    01

    2020年10月22日9:00-11:00,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国际研究平台主办的“恩格斯与马克思关系新论——从绝对同一论、马恩对立论到共殊统一论”讲座在互联网云端顺利举办。

    本次讲座邀请到来自北京大学哲学系的王东教授作题为“恩格斯与马克思关系新论”的学术报告。讲座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秀琴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玉兰副教授担任评议人。共有近300名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青年教师和同学们通过腾讯会议在互联网参加了本次讲座。

    02

    王东教授从学界对马克思恩格斯关系的三种典型观点、唯物史观创立过程中的的殊途同归、《资本论》创作的共同完成、恩格斯独特的理论贡献、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精神等五个方面对恩格斯与马克思关系提出了许多创新性见解。

    王东教授首先就学界对马克思恩格斯关系的典型观点进行了梳理。他指出,马克思与恩格斯关系问题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王东教授把苏联马克思学中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关系问题的主流观点概括为“绝对同一论”。这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抹杀了马克思、恩格斯关系问题,把恩格斯视作隶属于马克思。王东教授认为,这种观点的可取之处在于强调马克思、恩格斯在根本问题上的一致性,但缺点也很明显,即走向了绝对同一,忽视了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的个性差异。

    接着王东教授介绍了西方马克思学中相当流行的“马恩对立论”的观点,并且细致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五种衍生形式:一是以卢卡奇为代表的马克思恩格斯辩证法的对立论;二是以施密特为代表的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对立论;三是以吕贝尔为代表的马克思恩格斯历史观的对立论;四是以南斯拉夫实践派为代表的马克思恩格斯实践观的对立论;五是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对立论。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20世纪后期,上述不同形式的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逐渐体现出从局部对立走向全面对立的趋势。其典型表达包括:里希特海姆认为的马克思恩格斯在社会历史观和社会主义观的对立,福柯认为的马克思恩格斯在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上的对立等等。

    在分析了上述两种国外主流观点的基础上,王东教授提出了理解马恩关系的新论——共殊统一论。王东教授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创立过程中是殊途同归的。既有根本上的一致性,又有个性的差异,这一点在马克思1859年的《 <政治经济学批判> 序言》中得到了直接的文本支撑。

    为了进一步证明这一观点,王东教授全面回顾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背景与所处地域环境、他们两人各自的家庭背景、中学时代远大理想等方面,并通过对唯物史观创立过程中重要文献的梳理,得出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创立过程中殊途同归的结论。

    进一步而言,王东教授从《资本论》创作过程入手,继续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关系。尽管恩格斯强调马克思在《资本论》创作过程中的独创作用,但王东教授认为不能因为恩格斯的高风亮节就忽视了他的贡献。

    他把恩格斯的贡献总结为五个方面。第一,恩格斯是《资本论》创作的理论先驱者(《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第二,恩格斯是马克思创作过程中的经济支撑者甚至是精神支撑者。第三,恩格斯是马克思创作过程中的共同探索者。这在马克思、恩格斯的通信中有所体现,包括经济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全书的结构等等。第四,是恩格斯在《资本论》出版后,作为宣传者、捍卫者做出大量工作。第五,恩格斯在整理马克思手稿进而出版《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过程中做出的贡献。

    最后,王东教授用“一总三分”概括了恩格斯的理论贡献。“一总”是指恩格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总体化、系统化、体系化。“三分”指的是恩格斯的三个独特贡献:自然辩证法,军事辩证法,国家与文明起源的辩证法。王东教授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称得上是千载知音,是一种伟大的友谊。如果没有恩格斯,马克思也成不了马克思。

    03

    在评议环节中,赵玉兰老师对王东教授的精彩讲授表达了深深的敬意。她认为王东教授从苏联马克思学、西方马克思学到中国马克思学的研究路径是一种重大的理论创新。作为后辈学者,应当学习王东教授细致的文本功夫和锐意的创新精神。相信本次讲座将让大家在对马恩关系,尤其对恩格斯有了更深更广的认识。

    在交流互动环节,参与讲座的师生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就讲座内容同王东教授进行了充分讨论。王东教授对在座师生的问题都予以详尽的解答。最后,讲座在掌声中宣告结束。

    (人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梅文韬供稿)

11

2022-10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