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人大、北大、清华、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论坛在人民大学顺利举办

    2014年6月7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第十五届“人大、北大、清华、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教授致辞,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孙代尧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朱安东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朝峰教授应邀参加。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杨凤城教授主持,来自人大、北大、清华、北师大的70余名师生汇聚一堂。

    四校博士生论坛自2002年举办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四届。本届论坛是第十五届,主题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与中国未来的发展”,自征稿以来共收到参会论文83篇,其中中国人民大学24篇、清华大学16篇、北京大学14篇、北京师范大学29篇。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建明教授在论坛开幕式中指出,“人大、北大、清华、北师大”四校博士生论坛在展示马克思主义学科博士生的科研成果、提高博士生学术水平、促进博士生交流方面成效显著。中国人民大学作为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此次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与中国未来的发展”作为论坛主题,体现了与时代发展的紧密契合。他希望参会博士生能展示认真、求是、严谨的精神风貌,收获知识,收获友谊。

    获得本届论坛一等奖的北京大学博士生范鹏、清华大学博士生袁富民、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倪文聪和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刘燕在论坛中做了精彩的汇报发言。

    北京大学博士生范鹏以《从五年规划的发展历程看其在未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作用》为题,分析了我国规划体系中处于龙头地位的五年规划,通过对五年规划在我国发展历程的回顾和梳理,论述了其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作用。北京师范大学的刘洪森老师在点评中指出范鹏的论文契合本届论坛主题,但也存在着概念辨析缺乏自身理解、对五年规划发展历程绩效呈现不足等问题,希望作者能够进一步进行加工完善。

    清华大学博士生袁富民以《价值论视域下的需要概念及其当代启示》为题,从马克思的文本出发,论述了马克思价值论视域下主体需要的社会性以及对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他指出人的社会性生产是建立在满足需要的基础之上,马克思也正是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层面上构建了自己的价值理论。来自清华大学的魏波教授进行了点评,他说,作者以“需要”为切入口,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且具有一定的思辨思维。但是作者缺乏对概念更加明晰的阐述,因而鼓励各位同学回到马克思的“原点”,对基本原理发问,进行学术研究和创新,将基本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相结合。

    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倪文聪以《城镇化推进下的现代乡村公民社区治理思考——从社会资本角度研究》为题,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对城镇化问题的论述,从社会资本角度出发研究现代乡村公民社区治理,将乡村文化、民众信任、民众满意度、民众心态、情绪适应和社区治理等分析单元引入社会资本视野;他将社会调研融入论文之中,介绍了存量、增量、流量三个分析维度,建构了以制度文化推进乡村现代公民社会的治理思路框架。中国人民大学杨德山教授在点评中称赞了作者选题的准确性,指出他论述的城镇化问题是十八届三中全会16个大问题之一。作者选取了令人称赞的方法进行问题研究,并展现了良好的逻辑结构。杨德山教授鼓励诸位同学取其所长,以更加包容、开放的眼光对待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刘燕以《马克思生态异化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为题,从生态异化的概念界定、表现形式和生态异化在当今中国的现实命运三个角度进行了论述。她阐述了马克思关于生态异化的相关思想,认为马克思正是在批判私有制尤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过程中,通过异化的各种形式凸显出生态异化问题。清华大学陈明凡副教授在点评中指出作者的选题具有现实意义,但在概念界定环节和措词上依然有待考究。

    在接下来的交流环节,来自四所高校的师生各抒己见,针对各位获奖同学的论文进行了学术探讨。

    最后,由杨凤城教授总结发言。他指出,此次博士生论坛可谓“选题好,论文好,点评好”,但需要完善的地方依然存在,首先,要让马克思主义学科插上“动听”的翅膀,寻求话语和议题的公约数,使原本晦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意思,产生跨专业的影响;另外还要以博士生为主体,使论坛更加开放,更加兼收并蓄,面向本硕博,面向其他学科,产生更多的创新视角。

    人大、北大、清华、北师大博士生论坛(简称“四校论坛”)是四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的学术平台。它融鲜明的时代性和浓厚的学术性为一体,为博士生提供了一个高起点、宽领域、多层面的研讨平台,同时它还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和青年朋友的关注和参与,在学术界和社会上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文/敦帅

11

2022-10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