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期中共党史学科青年教师工作坊举行,探讨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前沿问题

    2014年10月30日上午,第11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学科青年教师工作坊在人文楼8层会议室举行。本期工作坊以“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前沿”为主题,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翟亚柳副研究馆员、北京联合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韩强主任,北京市委党校韦磊副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管永前副教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路克利老师担任主讲人,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刘辉副教授担任评论人,路克利担任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研究院执行院长杨凤城教授、宋学勤副教授、岳明君老师、欧阳奇等教师以及校内外青年学者、研究生40余人参加研讨。

    本期工作坊聚焦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涉及国外中国共产党研究视域下的国外中共党史研究定位、海外中国共产党党建研究、“二战”结束前日本中共研究的特点、海外毛泽东研究的历史分期与主要观点、国际学者视野中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形象,旨在探讨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的现状及发展动向。翟亚柳以详实的数据和史料为基础,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描述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的海外中共党史研究的发展脉络,分析了海外中共党史研究的特点,认为在当前国外中国共产党研究视域下,必须明确党史研究对象的概念内涵,以增加研究深度。韩强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现状,提出了几点思考,分析了国内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的价值,并针对国内海外党史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在今后要在对外学术交流展争取中国共产党研究的话语权,加强专业学术队伍建设等建议。韦磊分析了二战结束前日本对于中国的研究状况,概括了日本对中国的研究具有时间早、现实性强、形式多样、方法先进、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等鲜明的特点,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管永前在参考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将海外毛泽东研究大体分为五个阶段,即理论准备阶段、起步发展阶段、掀起高潮阶段、反思重估阶段和深入发展阶段,并对每一阶段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初步总结,以纪念毛泽东这位旷世伟人。路克利分析了当前国际上关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观点,介绍了海外的不同视角(包括党的历史研究,党的组织研究、当地的主要人物研究等),概括了当前海外中共学所具有的特点与问题,建议学术界增强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的学科意识。

    在工作坊点评环节中,刘辉副教授分析了五位主讲人的讲演内容,评论了各自研讨的长处,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刘辉认为,为了避免党史研究弥散化现象,应该从基本内涵出发来界定研究对象,并运用跟踪研究的办法来集中研究;必须要加强与外国学者的学术活动,及时回应国外学者著述,以扩大影响力,提高国内党史研究的话语权;海外中共学的概念不应仅仅包括欧美国家,还应包括台湾、97年以前的香港等对中国共产党史的研究。

    在研究经验的分享和思想观点的碰撞中,本期工作坊圆满结束。中共党史学科青年教师工作坊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研究院联合主办,宗旨在于追踪党史学科前沿动态热点,关注新领域新课题新成果新方法,增强青年党史学者的交流对话,提升党史研究的境界水平,推动中共党史学科品牌建设。目前已经成功举办11期,在校内外和党史学界产生一定影响。

11

2022-10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