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高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独树一帜、勇走新路,始终走在学术研究的最前沿。学院坚持“深耕源头、勇立潮头、立足重头”,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教学、研究与阐释工作。
2023年7月-2024年7月,我院教师于核心期刊发文150余篇(独立作者、第一作者),其中顶级期刊发文27篇,权威期刊发文54篇,此外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重要理论文章10余篇。今天, 我们有幸分享学院教师部分代表性研究成果,让我们一起共享理论前沿。
期刊类学术成果一览:(按发表期刊及发表时间排序)
中国社会科学
郗戈:
《“驾驭资本”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思考》(《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12期)
摘要:
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并不是要彻底否定或抛弃资本,而是要合理地驾驭资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是社会主义合理驾驭资本的前提。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是资本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的纯粹形式、典型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表现出受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决定的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中国式现代化自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将对资本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的科学认识,践行和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驾驭资本的创造性实践之中。驾驭资本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方面,是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现代化一般规律与中国特色相统一的重要实践路径。
张秀琴:
《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概念》(《中国社会科学》2024年第1期)
摘要:
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所提供的原文材料,深入探究历史唯物主义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经典文献支撑,从经典作家不同时期的不同的代表性著述中的三个著名论证出发,系统梳理历史唯物主义之历史概念的提出方式及其前提、形成与本质的经典论述,并尝试以现实的人的现实的生活、生产和生活的生产的三步递进逻辑来呈现历史概念的真正要义,从而为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的真正本质提供更系统、更可信的文本依据和思想史发展演进逻辑。
马克思主义研究
王易:
《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意蕴》(《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7期)
摘要:
坚守好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其深刻揭示了我们党成功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文化底蕴,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作为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规律性认识,“第二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规律的理论把握,也是以中华文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自信与自觉。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巩固主体性,以守正创新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引;把握规律性,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强化引领性,积极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主知识体系。
张飞岸:
《西方政党制度理论的意识形态特性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7期)
摘要:
西方政党制度理论,是以自由民主政体类型学为基础、以科学面貌呈现的意识形态,它维持着西方政党研究的话语霸权,也在实践中捍卫着西方政党制度的权威地位。由于西方政党制度理论不可能确立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正当性与长期性,构建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理论就成为中国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进行这项工作的前提,我们需要走出西方政党制度理论的“科学幻象”,深刻揭示它维护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意识形态本质。
汪亭友: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8期)
摘要:
制度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如何在落后的中国推进现代化是一项艰巨的事业。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了宝贵的探索。实践表明,中国搞现代化离不开有力的制度支撑,离不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决策。实现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决策、战略部署,既需要全党全社会凝心聚力,不懈奋斗,又需要党领导人民坚定制度自信,全方位地推进制度建设。深刻认识制度变革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我国制度建设和治理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深入探讨在改革创新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及其本质要求。
刘建军:
《论马克思主义者的使命任务》(《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11期)
摘要:
“马克思主义者”是一个庄严的称呼,有其特有的使命任务。这些使命任务是全方位的,主要包括10个方面:学习马克思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践行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捍卫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些方面相互关联和衔接过渡,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上升过程。要想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成为一名完全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很不容易的,应该从多方面努力履行自己的使命任务。
侯耀文:
《以系统思维做好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的学理阐释》(《马克思主义研究》2024年第4期)
摘要: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新时代以来,习近平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什么是高质量发展、为什么要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等问题系统地作出了很多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要论述。这些论述体现了对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发展要求、发展策略的本质性把握和规律性认识,是中国共产党新时代发展观的重大理论创新。我们要以系统思维深入把握其内在逻辑和学理蕴含,在实现政党主体作用和人民主体地位、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发展考核评价与发展最终目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策略、发展普遍性与发展特殊性、发展局部性与发展整体性、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中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刘进伟: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优势路径探析——以全国人大社会保障工作实务为例》(《马克思主义研究》2024年第7期)
摘要: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已经有序实施70周年,丰富了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优势路径,这在全国人大的社会保障工作中有着集中体现。人大发挥平台作用,通过汇聚社会保障建设共识和审议发展规划、研究制度改革等,推动社会保障有机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大发挥立法作用,组织民生领域立法和执法检查工作,推进社会保障法治化,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基础。人大发挥监督作用,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组成部分,在监督社会保险基金运行情况、听取政府专项报告、开展专题询问等方面,推动社会保障治理提质增效,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撑。
政治学研究
张飞岸:
《身份政治与自由主义危机——从西方政治思潮变迁的视角分析》(《政治学研究》2023年第5期)
摘要:
作为西方左翼后现代转向的时代产物,身份政治以激进左翼的新社会运动开场,以中左翼政党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体制化、表演化为内核,最终却引发了右翼民粹主义复兴和自由主义基础的溃败。自由主义中立政治的理想依托于劳资力量对比的平衡,身份自由主义作为新自由主义的共谋者将政治关注焦点从经济议题转向文化议题,它和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自由主义互为表里,导致了西方政治思潮整体性右倾,创造了资本自由扩张的宽松环境,改变了劳资力量对比,破坏了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社会结构。政治极化使当今西方世界处于新自由主义共识瓦解的边缘。身份政治是新自由主义时代主导的政治冲突形态,从西方政治思潮变迁和自由主义的兴衰演变的视角系统分析身份政治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我们理解西方政治走向。
汪亭友:
《美西方语境语义中的“民粹主义”及其马克思主义分析》(《政治学研究》2024年第3期)
摘要:
“民粹主义”现象在美国有百余年历史,以美国为代表的“民粹主义”话语体系在当今世界仍具有重大影响。“民粹主义”不仅是西方学界分析社会政治现象的重要理念和话语表达,而且也是国际社会观察西方民众情绪和政治动向的重要窗口。认识美国“民粹主义”的源起、历史演进及其表现,认识西方学者眼中的“民粹主义”内涵及特征,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加以分析,有助于我们厘清美西方“民粹主义”话语的语境及语义,有助于我们认清美西方“民粹主义”话语的实质。我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有着资本主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中国社会没有产生西方“民粹主义”的条件和土壤,要避免在中国照搬滥用西方“民粹主义”话语。
世界宗教研究
何虎生:
《周恩来与新中国的宗教工作研究》(《世界宗教研究》2023年第10期)
摘要: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宗教工作的主要开创者、奠基者和模范执行者。他对新中国宗教工作贡献巨大:一是全面把握新中国宗教的基本状况,明确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必须在贯彻宗教信仰自由基本政策的前提下,巩固党同宗教界的统一战线,从而科学回答了宗教在新中国能否存在以及如何存在的现实问题,明确了党和国家开展宗教工作的基本立场;二是科学分析新中国宗教面临的现实问题,主张“去腐创新”,领导、支持宗教界进行宗教制度民主改革,使宗教与旧社会、旧时代、旧制度彻底决裂,成为中国信教群众见证自己信仰的宗教、中国信教群众独立自主自办的事业,从而妥善解决了宗教在新中国的健康传承问题;三是准确定位新中国宗教的努力方向,明确其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使命责任,树立起爱国与民主两条标准,动员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内政外交中充分发挥其特殊作用,从而明确了宗教在新中国的努力方向问题,引导宗教迈出了与社会进步和发展相适应的关键步伐
何虎生:
《邓小平与新时期党的宗教工作研究》(《世界宗教研究》2024年第6期)
摘要:
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也是新时期党的宗教工作的开创者和推动者。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之际,有必要回顾他对新时期宗教工作的重大贡献,学习他坚持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理论品质,学习他在拨乱反正中平反宗教领域冤假错案和调整宗教方面社会关系的政治勇气,学习他在全面改革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工作新局面的战略思维,更好地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沈江平、王莅: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时代使命和议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3年第5期)
摘要:
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不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复制,更不是对西方现代观念体系的迁移,而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探索,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以问题为导向,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取得百年探索的成就。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自觉承担时代赋予的学术使命,秉持科学的方法论原则,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何虎生:
《中国共产党延安十三年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初步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
摘要:
延安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党探索、推进、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历史阶段。在这一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发展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和实践,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为指导,以“中国道路”为指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探索,初步形塑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形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
沈江平:
《从“消灭哲学”“哲学的终结”到科学世界观的转换——马克思恩格斯对思辨哲学的批判逻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
摘要:
马克思“消灭哲学”论断和恩格斯“哲学的终结”论断共同彰显针对德国思辨哲学的批判态度。马克思基于西方哲学实践论转向的理论倾向、青年时代对哲学功能的认知变化以及对哲学和革命关系深入思索的三重意蕴提出“消灭哲学”命题,反映其源于对德国盛行的观念论哲学的批判立场。恩格斯延展了马克思的批判理路,以“哲学的终结”论断为核心,批判对象和批判旨趣与“消灭哲学”一脉相承。以集中表述费尔巴哈理论定位为特征的批判结构的扩展,标识批判逻辑的具体推进,旨在重申和创新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理论批判的深化是其逻辑完成和理论升华。科学世界观的形成立足于哲学批判的思想基础,哲学批判逻辑转化为科学世界观则是其终极理论归宿。从“消灭哲学”到“哲学的终结”的批判逻辑同科学世界观创立路径的同质演进则映现二者是同一问题的两面。质言之,“批判意识”是推动批判逻辑向科学世界观转化的理论先导,“体系批判”是关键载体,哲学批判和阶级革命相衔接的结构则牵涉到理论和实践互动中向科学世界观转化的内在路径。
教学与研究
何虎生:
《论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层逻辑与时代传承》(《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7期)
摘要: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深刻回答了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根本问题,即党是由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人组成的无产阶级政党,要在中国推进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同时,它宣示了党因何而立、为何而生的根本使命,概括了党敢担当、能作为的根本路径,彰显了党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立场,蕴含着从我是谁到为了谁、从干什么到怎么干的深层逻辑。在长期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传承伟大建党精神,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实践生成各具特色的精神形态,在宏观上可以依次概括为伟大革命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改革开放精神、伟大斗争精神。新征程上,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落在实处,关键是以此为实践标准,引领全党同志争做思想上的清醒人、政治上的明白人、精神上的带头人、工作上的实干人,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中国共产党人。
邱吉:
《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共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与人的现代化》(《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0期)
摘要:
人的现代化离不开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成长与互动。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为抵御西方侵略,开启民智、扫除文盲,以文字改革为突破口,艰难探索挽救中华危亡之策。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共文字改革坚定“中国化”路径,贯彻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原则,转化拉丁化新文字和传统汉字为人民所用,为改变中国人精神面貌、推动人的现代化架起了一座坚实的文化桥梁。以史鉴今,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人的现代化,仍需秉持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原则,发挥中华文化的现代化优势、提供科学的文化供给,才能为人的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陶文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1期)
摘要:
经过新时代十多年的形成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概括正当其时。这一理论体系包括时代背景、重大时代课题、主要内容、根本途径、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史地位等基本要素。建构这一理论体系,选取哪些基本要素,要素之间如何贯通,具体要素如何阐释,有哪些共识,还存在哪些难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既要遵循政治上的权威论断,又要从学理上周密思考,从而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对这一理论体系的认识。
刘建军: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方法》(《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2期)
摘要:
理论研究方法是一种运用抽象思维、借助理论语言而进行的旨在把握事物整体、本质和规律的学术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研究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方法,要求对本学科重要概念进行学理锤炼,辨析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对本学科重要命题进行学理阐述,既系统阐释党和国家重要文献中相关重要命题,又根据学术研究而概括形成新的理论命题;对本学科理论体系进行学理建构,形成和完善本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对本学科研究成果进行学理叙述,以分层叙述方式达到环环相扣的效果。
陈明琨:
《百年大变局下世界权力的转移与国际秩序的复合型转向》(《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2期)
摘要: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理解和认识大变局需要探寻“权力”和“秩序”两把钥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出场源发于包括世界权力波动在内的深层次变革,世界权力波动带来的国际秩序的松动,又构成百年大变局的突出特征。从历时态看,世界权力的结构性变革是诸多因素累积的结果,其中的内外张力、反向拉力、正向推力等导致权力结构变换、主导性价值转变、规则制定权流转,推动世界权力和国际秩序发生深刻变化。从共时态看,“东升西降”愈发明显,但“西强东弱”仍是事实,西方国家内部裂痕有扩大之势,而新兴国家也缺少足够的内聚力,中国与美国的战略性竞争加剧,大国博弈的图景错综复杂,现实世界多个地区相互重叠、相互矛盾、相互交织,演绎出复杂多样但相互关联的、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权力、秩序和流动网络,呈现出混合交错的复合型态势。从未来时态看,世界权力将发生从“单边权力结构”向“多边权力结构”的游动转移,世界权力分布和国际秩序景象必然是一个新型的多元世界格局。中国要在大变局中找准自身定位,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
安昊楠:
《中国式现代化与丰富人民精神世界问题探究》(《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2期)
摘要: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这一论断有着深刻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实践指向。丰富的人民精神世界植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性实践,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推动着人民精神世界的发展和丰富,丰富的人民精神世界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建成提供着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价值导引。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还面临着意识形态指引与社会心理不协调、人的依赖性文化与物的依赖性文化叠加发展以及前现代性、现代性、后现代性交错发展等问题。面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中出现的文化建设新挑战,铸强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需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进程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红色革命文化,坚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科学真理的力量、历史文化的力量、社会革命的力量、实践发展的力量铸就文化新辉煌,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沈江平:
《历史不拒绝偶然性——基于〈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的文本解读》(《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3期)
摘要:
偶然性从起初的日常话语到成为哲学话语,后来进一步演变成历史观中的重要范畴,其发展转折在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科学理解人的本质及其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马克思为正确认识偶然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一种科学范式和正确路径,其偶然性思想也呈现为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马克思偶然性思想的经典之作,文章基于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统一,从思想因素、政治因素和个人因素三个方面系统论述了偶然性对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丰富和完善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重思马克思从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关系中考察偶然性的思想,有助于在把握历史大势中正确理解偶然性,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沈江平:
《历史不拒绝偶然性——基于〈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的文本解读》(《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3期)
摘要:
偶然性从起初的日常话语到成为哲学话语,后来进一步演变成历史观中的重要范畴,其发展转折在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科学理解人的本质及其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马克思为正确认识偶然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一种科学范式和正确路径,其偶然性思想也呈现为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马克思偶然性思想的经典之作,文章基于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统一,从思想因素、政治因素和个人因素三个方面系统论述了偶然性对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丰富和完善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重思马克思从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关系中考察偶然性的思想,有助于在把握历史大势中正确理解偶然性,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王莅:
《史前社会研究与人类历史的新奠基——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人类学指向》(《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5期)
摘要:
西方社会自近代以来开始将历史视为人类的创造物,并且将历史创造的基础追溯至以古希腊罗马为基础的古典文明,以此产生出蔚然壮观的资产阶级历史编纂。但本文的研究旨在证明,将古典文明作为人类历史的基础是资产阶级现实诉求和意识形态的局限所致;而马克思通过史前社会研究,深刻剖析了资产阶级为何要在近代社会重返古典文明、古典文明是否为人类社会确立了历史基础、史前文化如何在历史基础上超越古典文明等重要问题,最终将史前社会确立为人类历史的新奠基。这不仅揭示了马克思共产主义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而且还开启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人类学指向。
王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历史与经验》(《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6期)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贯穿学科建设发展全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40年建设发展历程中,历经建制起步、深化拓展、全面推进三个发展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思想框架、基本论域、立场特色等臻于成熟,研究视角日益丰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新要求;以“两个结合”为遵循,打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新空间;以建构自主知识体系为目标,铸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新辉煌。
张当:
《从道德政治走向人类解放:马克思对“卢梭悖论”的超越》(《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6期)
摘要:
在对以自然原则为核心的近代政治哲学批判中,卢梭强调现代社会及其不平等关系使人陷入精神贫困之中,并且在重构社会历史理论的过程中指出私有财产是造成贫富矛盾以及奴役状态的主要原因。尽管卢梭着重批判了私有财产权所导致的贫富分化问题,但是他却无法摆脱对私有财产的承认,主张在私有财产权的基础上重建以道德政治为核心的社会,由此形成“卢梭悖论”。在对卢梭政治哲学的继承与批判中,马克思不仅认识到人的异化的深层原因,而且从无产阶级视角阐明道德政治的无效性,进而指出只有通过消灭私有制和重建个人所有制,才能实现人类解放和真正平等的社会关系。这既是马克思对“卢梭悖论”的超越,也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核心要义。
单文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6期)
摘要:
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40年建设发展的宝贵经验,其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与目标的内在规定,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结构优化,服务中国自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体系建构。应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聚焦天人合一、为政以德、天下大同,讲清楚中华民族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方面的传统智慧;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聚焦刚健有为、仁者爱人、以和为贵,讲清楚中华民族重视人、关注人、尊重人的价值取向;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规范,聚焦以义制利、以孝求忠、修身养性,讲清楚中华民族正确处理义与利、家与国、人与我等关系的价值选择,更好地夯实思想政治教育认识论、本质论和方法论的文化根基,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导和教化规约功能。
新华文摘
刘建军:
《“世界观与方法论”概念考辨》(《新华文摘》2024年第4期)
摘要:
为了正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需要从学理上对“世界观和方法论”、“立场观点方法”进行概念考证和辨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大量使用“世界观”概念,也论述了世界观本身的方法指导功能,但他们很少使用“方法论”概念并将其与“世界观”相并提。在早期苏联哲学教科书中,主要是把“世界观”与“方法”联结起来,强调唯物辩证法是世界观和方法的统一体,并逐步形成“世界观和方法”这样的表述。在后来特别是在向中国传播的过程中,“世界观和方法”的表述被普遍代之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规范性表述。在这个转化过程中,“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从同位语的自身等同关系转化为并列加和关系。“立场观点方法”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启而在中国语境中产生的综合概念,它形成于延安时期毛泽东整风报告中。它一方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气神”和“活的灵魂”,另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党对科学理论的实践运用导向,并由此发展出“两个结合”。
报纸类学术成果一览: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累累硕果,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奋战科研教育一线、勇攀学术高峰的生动写照,是中国人民大学举旗帜、当旗手、做先锋,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辉煌来路;笃行不怠,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对学术研究的执着追求,是人大人赓续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担当。
深耕结硕果,笃行谱新篇,马院人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深耕科研沃土,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
版权所有 © 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