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再启华章新征程;菁菁鸿鹄,奋斗扬帆正当时。亲爱的2025级研究生新生朋友们,肩负时代使命,赓续求是精神,你们即将在人大马院开启“一马当先”的崭新“研”途。在你们整装待发、即将启程之际,有一群人早已在校园里静候大家的到来,他们既是你们求学之路上的同行知己,更是照亮你们前进方向的温暖灯塔,他们就是亦师亦友的班主任。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近他们,聆听那份最真挚的祝愿与暖心的寄语吧!
一、新生班主任
2025级硕士生1班班主任
刘雨亭,山东济宁人,法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研室讲师,硕士生导师,获聘中国人民大学青年英才。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著作阅读史、传播史和发展史。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权威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加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班主任寄语
热烈欢迎同学们加入人大马院大家庭!愿大家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多读书,多锻炼,张弛有度,劳逸结合,珍惜每一个学习机会,以昂扬的姿态迎接生活新篇章,在人大马院遇见更好的自己!
2025级硕士生2班班主任
陈明琨,河南商丘人,法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教师第一党支部书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部主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获聘中国人民大学青年英才。曾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教学与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出版专著1部,参编著作多部。
班主任寄语
欢迎各位同学来到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新中国唯一以“人民”命名的大学,成为一名“人大人”。作为第一批入住通州校区的硕士生,你们将沉浸式体验“世界一流、北京最美、独具风格、人大气派”的新时代示范校园。希望大家在未来的学习时光里,能够在立足“世界一流”的定位中树立“世界眼光”,在置身“北京最美”的环境中涵育“最美心灵”,在体会“独具风格”的特质中追求“独树一帜”,在领略“人大气派”的风采中感悟“人大学派”。
2025级博士生1班班主任
周文莲,湖南涟源人,哲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政治哲学、文化理论等研究。曾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系访问学者。曾在《人民日报》《世界哲学》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出版专著《镜像、语言与无意识:从马克思到拉康》(2019)、译著《法律、自然与政治原理》(霍布斯著)。
班主任寄语
欢迎你们迈入马克思主义学院,走进思想与时代同行的殿堂。博士阶段不仅是学术精进的高峰,更是理论素养、思维方式与实践使命全面塑造的关键时期。愿你们在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思想中萃取精神力量,以思想的深度面对现实问题,以理论的坚定回应时代挑战,在知行合一中不断拓展人生的广度与社会的厚度。愿你们心有信仰,眼有星光,脚踏大地,不负时代。
2025级博士生2班班主任
侯耀文,河南周口人,哲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获聘中国人民大学青年英才。主要研究领域为唯物史观和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需要理论。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马克思主义研究》《教学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材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光明日报》等转载多篇。主持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参加中央马工程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重大专项及其它省部级项目共10余项。
班主任寄语
欢迎同学们加入中国人民大学这个具有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的大家庭!期待你们牢记“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宗旨,传承学校红色基因,潜心钻研、砥砺前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学生兼职辅导员
何梓芸,广东广州人,中共党员,2025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本科期间曾任学院党建促进会会长、班级团支书,在校期间曾获评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团学骨干、学习优秀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五四杯”论文竞赛一等奖等奖励,曾参加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北京接诉即办改革论坛、中关村论坛等志愿服务活动。
杨子扬,河南郑州人,中共党员,2025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本科期间曾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班长、新生班级辅导员等。曾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曾获王老吉奖学金、学习优秀奖学金、优秀班团骨干奖学金、优秀学生骨干奖学金。
三、2025级研究生小马朋友的来信
人大马院始终是我心之所向与梦之所往,如今真正成为25级硕士“小马”,我深感荣幸又激动万分。还记得初见人大时看见“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标语时久久不能平静的心情,我感受到这所从抗日烽火中走来的大学肩负的独特责任与使命。身为新时代“一马当先”的“人大人”,我渴望在这方神圣的热土上传承红色基因,在学术的殿堂中从游于名师、同游于益友,从经典名篇中汲取智慧,在思想碰撞中探索真理,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承者、捍卫者与践行者。
——2025级硕士研究生 程意欧
录取通知书静立案头,人大马院成了夏末最牵念的符号。“求索真理”似乎是句宏大到有些抽象的话,但我期待这份求索不是孤灯苦读的寂寞,而是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把书本里的文字变得鲜活。期待收获课堂上的真知灼见,期待凝结图书馆里豁然开朗的瞬间,期待在学术讲座与论坛中触摸理论前沿,更期待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稳步成长。独树一帜,勇走新路。我们将在通州开启全新研途,愿我们带着“一马当先”的闯劲,把学术思考扎进现实土壤,以学促行,以行践知。
——2025级硕士研究生 潘金萍
两年前,第一次来到人民大学,那天夏风炽热,明德广场的白鸽成群。而如今我也如愿成为了人大人,面对未来的研究生生活,我希望自己能够深入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知识,在理论学习中提升自己看待世界、思考问题、扎根实践的能力,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让真理之光绽放。我会珍惜人大马院为我们提供的平台与资源,在人大马院这个大家庭中不断成长,努力做到政治坚定、通专结合、实践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2025级硕士研究生 柳楠
很开心可以在人大马院开启研究生生活,相信各位“小马”都是有信仰的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马学科是研究信仰的学科之一,马理论人是传承文化的时代新人。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坚定时代信仰,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一起度过愉快的研究生生活。
——2025级硕士研究生 王倩倩
从“追求卓越”的体育精神沃土,到“延安根、军工魂、领军人”的红色基因淬炼,最终迈向“独树一帜、勇走新路”的崇高殿堂。三所学校的深厚校史与精神谱系,共同铸就了我的学术信仰与人生志业。在求学路上走的越远,我越我深切理解到:理论的力量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作为新时代的马理论青年,我立志将个人的学术追求扎根于中国大地,以扎实的研究阐释中国道路、构建中国理论,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复兴栋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全部的光和热。
——2025级博士研究生 张宏旭
我来自艾思奇的故乡云南,一本《大众哲学》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在其著作中得到充分诠释。生逢盛世,让我再次就读人大马院,生逢其时,我将以吴玉章老校长、无产阶级革命家艾思奇为榜样,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自己,以笔为枪,拿起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用《矛盾论》去认识世界,用《实践论》去改造世界,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把自己发展的“小目标”融汇在时代发展的大蓝图中,以青春之勇奋力奔跑,争做党和人民需要的“先锋分子”。
——2025级博士研究生 和生
“心中的路”成为“脚下的路”,新学期,愿在这片“实事求是”的土壤里,向下扎根,向上成长;在“独树一帜,勇走新路”的号角中,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把思想汇入时代洪流。新学期,新起点,新书页,愿几年后回望今日,未曾辜负,成为一名真正的人大人:信仰坚定,学问澄明,步伐铿锵。
——2025级博士研究生 田梦
版权所有 © 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