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第17期中共党史学科青年教师工作坊举行,研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人生轨迹与学术建树

    2015年7月11日下午,第17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学科青年教师工作坊在人文楼8层会议室举行。本期工作坊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为研讨对象,旨在通过范文澜、华岗、刘大年、尚钺、胡华的相关研究,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研究,进而增进中国马克思史学的学术影响力。山东社会主义学院林国华副教授、山东大学报社孙宜山博士、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广友副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杜学霞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耿化敏副教授担任主讲人,耿化敏副教授担任主持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张越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牛润珍教授应邀担任评论人。我院宋学勤、路克利、夏璐等教师、历史学院丁超博士、当代中国研究所褚著武博士以及来自校内外学生20余人参加本次研讨。

    林国华阐述了范文澜的史学思想。范文澜是第一个以革命史观为指导思想从事历史撰述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建构了革命史学的基本框架。林国华认为,其最主要的成就是开创了马克思主义通史体系,缔造了近代研究的革命史范式,特别注重对中国历史发展特殊性的研究,对民族发展史、民族关系史若干命题提出一系列创见。范文澜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构建的革命史学以民族国家为主题进行历史叙事,从建立民族国家的角度看,本质上是民族主义史学,同时范文澜史学具有战时史学的特性。马克思主义史学应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继承和发展范文澜学术思想。

    孙宜山以“革命语境下的求真探索——华岗史学思想及其成就综论”为题,论述华岗作为中共著名理论家的史学成就。在史学领域,华岗既有具体实践,又有理论阐述。华岗治史,首在致用,次在求真,毕生致力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并为这一体系的科学化做出重要贡献,在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甚至中国现代学术史上都留下了深刻印记。

    黄广友通过论述刘大年对学术与政治关系的看法,洞悉其史学研究风格。刘大年是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战士型学者”、“学者型战士”,一生秉持史学研究应该为现实服务的理念,强调政治与学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史学成就与新中国五十年的社会与政治密切相关,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学术和意识形态结合并不必然会损害学术,正确处理二者之间关系,从意识形态出发,同样可以有学术发现,同样可以取得具有学术价值的史学成就,这是刘大年史学研究留给后人重要的史学遗产。研究刘大年的史学风格有助于理解学术与政治内在的张力与融合。

    杜学霞探究了尚钺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史学批判。尚钺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但在1960年却被冠以“修正主义”遭受批判。这场批判起源于学者之间的一场学术争论,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逐渐由学术批评发展成为政治批判。先是他的著作被批评犯有“教条主义”的错误,随后他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研究被指责为推翻和修正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当他为自己的观点和处境申辩时,又被当作“修正主义”加以批判,这是教条化理论和“左”倾政治联合制造的悲剧。这场悲剧留下的深刻教训是,要以政治自律和学术独立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要发展独立自由、民主平等的学术批判。

    耿化敏讲述了胡华与“文革”前的中共党史研究。胡华是第一代中共史学家的代表人物,是新中国中共党史教育和中共党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胡华较早参加中共革命,得到良师益友的提携,为学重视史料,敢于求真,研究重心在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既迅速获得声誉,成为中共革命史学的重要构建者,同时又在学术批判中饱经风雨,最终被错误批判为“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文革”前和“文革”时期胡华的人生经历、治学特点和悲喜境遇,对于理解革命年代党史教研工作者被赋予的“毛泽东思想政治宣传员”角色,具有个案意义。

    在工作坊点评环节中,张越教授、牛润珍教授分析了五位主讲人在人物选择、研究视角等方面的特点,并对五位讲者的发言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上述研究一定程度代表了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研究的学术前沿。评论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和马克思主义史学是互相关联的,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研究的深入,就会促进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林国华的演讲从一个更加广泛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大背景,来看范文澜整个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框架,这是研究视角与方法论上的一个突破,但“中国革命史学”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之间是什么关系需要进一步论证。华岗关于“社会发展史”和“历史学科学化”的论述,很多观点和翦伯赞有相似之处。“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史范式”目前是从对立走向融合,并不是特别对立,要正确对待二者间的关系,而不是只局限于一种。进一步挖掘尚钺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史学批判中的细节是重要的。胡华教授是共产党培养的史学家、教育家,他对革命事业和史学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坚守,值得青年党史工作者学习。评论人认为,青年学者要进一步跳出原来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研究模式,正确处理好史料发掘与学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厘清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特点,从其发展史的脉络并联系现实实际进行学术史梳理,从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史学。

    耿化敏总结了第一代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基本特点,认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化启蒙和抗日救亡构成这一代学者开启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生涯的基本背景,而走向延安的革命文化血统奠定了他们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新学术体制的地位,并在政治运动的波浪中共同面临着史学研究与现实政治的张力,并提出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未来发展面临的三个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正本清源问题,厘清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中共领袖关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论述,进一步批判和清理中共历史上的以影射史学为代表的“左”倾史学余毒,净化当前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生态环境;二是走进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精神世界的问题,须以发掘档案文献、口述史料、私人史料为重点,结合史学家著述文本,展现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思想的复杂性,重新思考党派史学的历史遗产;三是关怀现实与重新激活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活力问题,在国家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形势下,回应马克思主义史学面临的来自中国传统史学、西方史学和新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挑战,更新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学术话语体系。

    在讨论和互动环节,与会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界定、马克思主义史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创新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中共党史学科青年教师工作坊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系主办,目前已经成功举办17期。其宗旨在于追踪中共党史学科前沿动态,关注新领域新课题新成果新方法,增强青年学者的交流对话,提升中共党史研究水平,搭建中共党史学科建设的制度平台。工作坊以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专业青年教师为主,同时邀请校外青年学者和博士生参加研讨,由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担任评论人,努力为中共党史青年学者架设制度化的学术交流平台。

11

2022-10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