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术前沿讲坛系列之“海外学者讲坛”第36期:弗雷德•莫斯利主讲《资本论》的四部手稿:来自MEGA的经验

    2018年5月11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学术前沿讲坛系列之“海外学者讲坛”第36期于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800会议室举行。来自美国曼荷莲学院经济学系的弗雷德•莫斯利(Fred Moseley)教授作了题为“《资本论》的四部手稿:来自MEGA的经验”的精彩讲座。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旭教授、郑吉伟教授、张秀琴教授担任学术评议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齐昊老师担任学术翻译、马克思主义学院马慎萧老师主持了此次讲座。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和硕博研究生三十多人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现场氛围轻松热烈。

    莫斯利教授在简单介绍《资本论》整体逻辑框架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的生平,系统介绍了四部手稿,即“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1957-1958年手稿)”(以下简称“5758手稿”)、“1961-1963年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6163手稿”)、“1963-1965年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6365手稿”)及最后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的终稿,学术性和趣味性并存。

    莫斯利教授首先谈了对马克思《资本论》逻辑的整体看法。莫斯利教授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两个不同抽象的层次。第一个层次主要指《资本论》第一卷和第二卷中的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第二个层次主要指《资本论》第三卷中的剩余价值分配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决定了剩余价值整个经济当中的总量,剩余价值分配决定了剩余价值的总量被分割为商业的利润、利息以及租金,剩余价值的生产优先于剩余价值的分配。
    紧接着,莫斯利教授分别介绍了四部手稿的演化历程。首先是5758手稿,莫斯利教授认为5758手稿主要围绕剩余价值的生产,也涉及一些剩余价值分配的问题,如利润平均化理论,并作出了剩余价值生产与分配的区分。
    莫斯利教授在谈到6163手稿时,称这是他最喜欢的一部手稿,这个时期,马克思最贫困潦倒却也是创作高峰期。在第二部手稿中,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古典经济学家的继承展开剩余价值的研究。马克思首先是从剩余价值的生产开始,继而转移到剩余价值的分配,最后又回到剩余价值生产,涉及剩余价值的各个个别的部分,包括利润的平均化、商人资本、利润利息和地租问题。
    莫斯利教授称6365手稿是《资本论》的较完整手稿,《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就是恩格斯在这部手稿的基础上编辑完成。莫斯利教授反对部分学者过分夸大恩格斯对马克思手稿的修改,认为恩格斯不仅没有改变马克思的基本内容,还使整个手稿的内容结构更加清晰,为《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的出版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恩格斯对马克思手稿的主要改动体现在两处:第一处是将第三卷的题目从“总过程的各种形态(The Forms of Processes as a Whole)”修改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The Process of Capitalist Production as a Whole)”;第二处是调换了第三卷第五篇内容的位置。《资本论》第四部手稿就是最终出版的《资本论》,由于时间关系,莫斯利教授未进行展开论述。

    在评议环节,张旭教授首先对莫斯利教授的讲座表示感谢,并肯定了莫斯利教授对《资本论》手稿演进历程的系统性介绍。然后指出剩余价值的生产优于分配的观点是一种抽象的静态研究,更应该注重运用马克思辩证法的整体性运用,即生产优于分配,一旦产生剩余价值,分配过程随之产生。张旭教授还强调马克思是在研究资本运行和生产过程中找到了剩余价值,而不是相反。郑吉伟教授充分肯定了莫斯利教授对马克思手稿及其思想演化主线的系统性介绍,尤其是在《资本论》中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的两个层次的区分。张秀琴教授对国际《资本论》手稿群的研究情况进行补充,强调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在循环过程中的统一是符合历史和逻辑的相统一的原则。随后与会同学也针对讲座内容展开提问和讨论,讲座在愉快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11

2022-10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