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究” 研修班开班

    8月23—31日,为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在教育部社科司的指导下,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究”研修班在北京举办。来自北京高校的150多名教师参加了此次研修,同时开通网络直播供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学习。

    图片

    图片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齐鹏飞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学勤主持开班仪式。

    图片

    齐鹏飞在开班仪式中指出,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学习、研究、阐释和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中之重,举办本次研修班就是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他接着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对学校打造高精尖水平思政课的肯定和对学校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提供更多“金课”的期望。最后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三年来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经验做法,并对课程如何更好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提出了要求。

    图片

    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连续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究”研修班三期。研修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分三个专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社会建设的伟大成就”进行集中授课、实践教学、小组活动、自主研讨等研修,中国人民大学杨凤城教授、秦宣教授、刘建军教授、陶文昭教授、侯衍社教授、郑吉伟教授、宋学勤教授、宋友文教授、李迎生教授、冯仕政教授、汪三贵教授等专家作专题报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学员到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北京12345市民热线服务中心现场教学。学员们纷纷表示,研修班紧扣主题,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教师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驾驭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为公安院校的思政课教师,我认为这次对我来说更大的收获是参观北京12345市民热线,了解北京市政府推行的“接诉即办”政策。这些年来,我长期从事公安基层党建和减负的政策研究,特别是110非警务活动的减少与分流是我们一直都在关注的话题,这次参观12345市民热线,让我对继续推进“公安机关基层减负”这个主题的研究工作更加充满信心。感谢中国人民大学的精心安排,通过这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修班的学习,我不仅能通过著名学者的精彩讲座掌握更深更新的理论知识,还能通过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对党的百年历史又进行一次深入地复习和巩固。

    ——陈长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我于2022年8月23日至25日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究研修班(2022年)学习。这次培训中杨凤城教授、刘建军教授、秦宣教授、陶文教授围绕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10个明确中的第2个明确,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分别以“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题进行了精彩讲解,让学员们对第2个明确有了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除了理论学习外,此次研修班还安排了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和北京市12345市民热线服务中心的活动,让学员们通过实地参观更加切身地感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

    ——杜专家 北京邮电大学

    本次培训的主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个明确”中的第二个,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在这三天含金量极高的培训过程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个概念,就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秦宣教授的主讲内容,但同时也体现在另外三位老师的授课内容中。中华民族有自己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有其他政党所不具备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先进指导思想,中国人民有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因此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必然是中国式的,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

    ——王满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本人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全国高校思政政治课研修基地专题研修班培,关于“党的创新理论-第2个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内容相关培训。通过这次培训主要有三个方面体会:一是“解渴”。此次培训内容选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师资阵容强大,授课形式不拘一格,深入浅出,既有政治高度,又有学术厚度,让人深受启发。二是务实。上午学习理论,下午即安排相关的社会实践参观,这样的安排能将所学、所见相结合,知识与实践相呼应,学习实效性比较强。晚上安排的研讨交流,为大家提供了较好的互动平台。三是周到。此次培训处于疫情期间,承办单位克服了诸多困难,聚各大高校一线教师于一堂,为大家提供了周到的生活、学习等保障,细致温馨的服务,让大家有极佳的学习体验。

    ——熊学艺 北京农学院

    研修期间,我们得以面对面聆听专家大咖对新思想的权威解读和精辟阐释,实地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和12345接诉即办中心,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经过研修,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代新实践中的发展演进有了更加全面的把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背景、发展脉络、重大意义和践行推进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认同达到更高的水平。除了近距离感受到专家学者的大家风范和学术素养,参加此次研修的40多名学员来自不同高校,有不尽相同的研究方向,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思政课教师,研修期间,在班主任宋友文的组织和带领下,学员们同学同食同实践,迅速建立起以促进思政课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为导向的醇厚研修氛围,课程之余也积极交流研修体会和教学工作经验,建立起宝贵的互信伙伴关系。感谢教育部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这次研修组织有序,保障充分。3天时间短暂而紧凑,我沐浴在新思想中,如同给身心头脑做了一次营养spa,尽享“大思政课”的魅力!研修归来,收获满满,这对我新学期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启发和助益良多。

    ——李娜 北京联合大学

    本人有幸参加了8月26-28日,由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基地研修,培训虽只有三天,但是收获颇丰。侯衍社教授讲授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陶文昭教授讲授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宋友文教授讲授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阐释》,郑吉伟教授讲授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四个专题都紧扣“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这一主线。四位教授分别从理论依据、发展途径、价值旨归,以及目标归宿等角度做了系统的讲授,逻辑严密,讲授精彩。其实培训前有点惴惴不安,担心首轮教学能否讲好。但是通过聆听四位老师的精彩讲授,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加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12345市民热线服务中心的参观,对于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生动实践有了更多体悟。培训前一夕千念,培训后成竹在胸。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参与培训研修,同时感谢人大马院的精心安排,以及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

    ——齐冰 北京体育大学

    8月29-31日,我参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修班(第三期)社会建设专题的研修。通过三天的学习,主要有三点体会。一是增强了我们讲好思政课的底气。本次培训授课教师都是对相关方面有深入研究的专家教授,他们的讲授真正体现了政治性与学理性的深度结合,把我们过去不敢讲、讲不好的内容讲深讲实了,比如社会建设、社会治理、脱贫攻坚等内容,大大增加了我们讲好相关内容的底气;二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有了更切身感受。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在学习相关理论后,培训方安排参观了北京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中心,亲身感受了繁忙、紧张、高效的接诉现场及处理流程,对创新社会治理问题从理论认识到实践落实有了全面认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指导意义有了切身感受。三是对思政课教师定期培训的意义价值有了全新认识。本次由人大承办的培训,从教学、参观、研讨全方位搭建思政课教师交流学习平台,不仅提供知识、思想的盛宴,而且提供交流、交际机会,有助于高校思政课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升,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希望今后有更多这样的培训学习机会。

    ——冯凡彦 北京物资学院

11

2022-10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