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师王易、谭清华、沈尤佳、耿化敏谈公共课教学的创新与改进

    编者按:

      “感觉这种课对个人知识的提升和丰富没有什么帮助,但是又必须要上。有时候‘水一水’就混过去了。”新闻学院2012级的王梦月,这样描述她心目中的“马原”、“毛概”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王梦月的想法并非个例。这也是不少同学共同的看法。

    图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易教授在思修课上讲授“义与利”专题。

    王易老师以优秀的传统及现代文化为线索,深入浅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刚健有为”、“仁爱和谐”、“孝与忠”、“义与利”等每一个专题,都在她的叙述中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而且与现实紧密相连。王易老师的思修课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好评。                              图/实习记者 李顺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它们同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全国高校学生不可不学、“不得不学”的课程,它们的标签是否一定是“无趣”、“不可选择”?恐不尽然。人民大学的许多老师也在探索,试图用更具有科学性、专业性和趣味性的方式让课堂更有吸引力,让人大学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中能收获真知。

    图为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   图/实习记者李师贤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谭清华:互动开放,关注现实

    每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简称“毛概”)的课前20分钟,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谭清华老师总会就近期的国内大事进行评论,这是同学们最喜欢的环节。

      谭老师非常注重课堂上的互动。在课堂上讨论争议性较强的话题时,他经常鼓励学生站在自己的立场,给出明确的态度,阐发独特的观点。“年轻人有时候不要顾及太多,要敢想敢做。年轻人需要有立场,有明确的观点,这是一种动力。”

    “真理总是与开放性有关的,如果一个思想体系或者一个理论体系是封闭的,真理必然会走向死亡,就算是真理最后也会成为谬论。”“毛概”课要讲授的是思想理论体系,谭老师认为,将立场观点和开放心态相结合,这才是追求真理的道路。“拥有自己的立场不等于固步自封”,谭老师在课堂上经常告诉学生要多聆听他人的看法,对待不同的观点立场要追求共识,求同存异,找寻一个平衡点。

    谭老师认为,“毛概”课的目的不只是简单传授一种理论,更重要的是理清思想理论的来龙去脉,把背后的原因道理揭示出来,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种理论。他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抽象命题为例来说明,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提出一种理论是十分重要的。“在课堂中,我会更多讲述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曾经就这一问题碰到的困惑,当中的惨痛教训,以及当今中国提出这个观点的目的。这种讲授方式可能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毕竟大家更喜欢问为什么。”

    “尽管这是一门理论政治课,但不应与实践、现实问题脱节。”在谭老师眼中,只有当学生将课堂的理论知识融入到现实问题的分析中时,这门课才算得上是成功的。尤其是现在面对极为发达的交流技术和极为庞大的信息量,同学们获取信息很便捷。他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回避现实纯讲理论,实际上是对学生的不负责,因为学生有理解现实、评判现实的需求。

    “从这个角度来说,‘毛概’课应该抓住现实问题,回应热点问题,讲述重点难点问题,这也正是学生喜欢听的。”谭老师发现,注重理论性和现实性、时代性的结合,让课程话题设计更能具有广泛性,这同时能让课堂更有吸引力,而这也是他四年以来坚持讲授这门课的动力和原因。

       谭老师将部分学生排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原因归结到两方面原因。一方面课堂内容与高中所学有重复,文科生觉得太简单,理科生觉太枯燥。另一方面,当代年轻人当中出现了政治冷漠,有人认为这是全世界共同的现象。“我们并不希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能让所有人都满足,这也不符合社会思想多元化的态势。”

    但谭老师也表示,很多教师在不断地努力,“现在我们想的是,从改善上课技巧和课堂内容出发,让课堂更加受欢迎,让同学们更容易接受。”

    谭老师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仍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们教授的是当代青年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如果我们的行为违背了这些知识,这说明我们在丧失某些最基本的东西。”他对各门课的课程内容进行了横向比较,表示大学生如果违背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说明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原则;如果不能明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没有掌握合适的方法论,对于社会问题的看法也会出现问题;如果忘记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丧失了对国家基本政策方针、当代发展基本脉络以及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的把握。“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他们学习的是一些最基本的东西,这些东西在他们以后生活和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

    马克思主义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沈尤佳:是科学不是灌输

    在《马克思主义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简称“马原”)的第一节课上,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沈尤佳老师在屏幕上列出关于‘马原’课的教学目的的几个选项,请同学们从中选择。大多数的同学选择了“政治灌输”。 

    “我的这门课不是像社会上说的那样,给你们进行政治灌输。我是为了告诉你们‘马原’是一门科学,是教会你们看待社会问题的一种左翼的视角。”

    “我们现在社会上面右翼的思潮过于泛滥,我觉得我们的教师有责任去引导。”这也是沈老师决定讲授这门课的主要原因。“我并不认为我教过的学生一定要接受左翼的思想,但是至少你要两边都了解。即使你非常坚定的站在右翼思想那边,那也一定是建立在你对左翼思想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盲目地相信、盲目地偏爱。”

      今年是沈尤佳老师开“马原”的第五个年头。沈老师的专业是政治经济学和《资本论》研究,所以她的“马原”课教学更多侧重于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本科学习金融的她,认为现在金融学的学习只有工具性,而缺乏思辨性,便逐渐将视角转向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那些关于“剩余价值”、“生产关系”的看似佶屈聱牙的理论,在她的课上却显得不那么枯燥、隐晦。“我试图把马克思主义的抽象理论生活化,”沈老师套用“生活中的经济学”这一说法,“我想把它讲成‘生活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比如,在讲到“资本”这一章节的时候,她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你家的银行存款是财产吗?“这就是从生活出发的一种设问,目的是引导学生去思考资本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它们是可以自行增殖的价值。那么你放在银行中的活期利息或定期利息是不是一种资本的自行增殖呢?它跟数百万、上千万或上亿的资本投资获得的价值增殖之间有什么区别呢?我觉得这样给学生的印象会比较深刻。”

      沈老师认为,同学们愿不愿意上包括“马原”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还是在于教师的讲授。“我觉得教师应该要讲出这门课的科学性,不应该把课堂讲成相声大舞台。课堂的有趣生动不应该是一种哗众取宠,而是建立在理论本身科学性的基础上的有趣。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学生没有理由去排斥。”

      在课堂上带领同学们一起读马克思的原著,这是沈尤佳老师上课的另一个特点。她认为同学们如果能够沉下心去读一些马克思的原著,便能够自己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比如《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第一卷关于工作日、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些比较浅显易懂的段落等。

    但是她也表示这对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要求有点高。“一种变通的方法就是引导本科生去读一些左翼的著作。比如说我一直在课堂上向学生们推荐《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这本书是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去研究拉丁美洲的被殖民史,以小说的方式呈现。其实这种左翼图书很多,但是我们的青年学生没有机会去接触,如果接触到它的话,我觉得我们的学生是会被吸引的。”

    “现在整个大学的教育都有一点功利化,学生更愿意把他们的时间用来学对将来就业、考研、出国直接有用的课程。而我们这类课程却跟上述方面都没有直接的关系。”不过不能因此轻视“马原”课的意义。沈老师认为,这为学生提高人文素养,提高认识世界和把握复杂问题的能力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沈老师将“马原”课视做通识教育的一个环节。“将来你的生活阅历更加丰富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跟其他专业性人才、技术性人才的区别,就在于对社会复杂现象的把握程度。但这种能力的培养恰恰不是通过你的专业课或技术性课程可以培养起来的,恰恰是这种通识教育才能培养。”她认为,历史、文学、哲学、经济学等各个方面的通识教育会为高年级学生的专业教育打下了宽厚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耿化敏:历史与理论的平衡

      信息学院2012级的冯牧玥同学对于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简称“纲要”)的耿化敏老师印象颇深,“他讲的人大校史不枯燥,我们从校史中可以看到整个社会在时代中不断变化的足迹。”

      从2008年起,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系的耿化敏老师开始教授“纲要”这门课。当谈及开设这门课的原因,耿老师说道,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过两轮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后,原来的《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等课程先后被取消,而改设的“马原”“毛概”课都是属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改革历史不甚了解的现象。”开设这样一门课程可以帮助同学更多地了解中国历史,“为马原和毛概课的学习提供了历史依据。”  

      耿老师说,“纲要”虽然在学科归属上被划入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对应其二级学科“中国近现代基本问题研究”,但教学内容本质上还是属于史学的范畴。“我个人的体会是,如果将这门课程和其他理论课程一视同仁,把握不好这几门课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其教学目标的实现将大打折扣。”

    因此,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历史与理论”两者之间的平衡,“理论来自历史,所以它需要接受历史的检验;而历史有必要进行理论的升华,才能为后人提供镜鉴。注重历史的理论化和理论的历史化,是这门课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

      在耿老师心里,“纲要”这门课并不是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或者是叙述史实这么简单的,教师应该结合近代以来的历史去讲授各政派拥护的理论主张,在历史时空中展现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如何出场的,是如何被人民、历史所选择的;在历史的天平上,又有哪些理论最终被历史所“否定”、“冷落”。

    “耿老师通过当时的各种报道和学者的分析推测,向我们呈现了很多历史的真相。对于很多有争议的问题,他往往是把各种观点罗列在PPT上,逐个解释,把选择留给我们自己,而并非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冯牧玥这样描述耿老师的上课风格。

    耿老师对人大校史的讲述也体现了历史与理论之间的平衡关系。“新生入学后,了解校史校情是了解国史国情的第一步。一所大学的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的重要的一部分。他认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历史是反映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我个人本来对于人民大学历史就怀有深厚兴趣,又作为从事党史国史研究的学者。我希望通过讲授人大校史来增强大一新生对这门课的认同感,同时也激发他们探索历史新知和学习理论的兴趣。”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宣传主流价值观的合理性,大学也应该为学生提供学习核心价值观的平台和载体。”耿老师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政治教育和知识教育的双重性,“作为公共课程的教师,我的任务是尽可能把我所知道的深刻的历史知识、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成熟的理论主张介绍给我的学生,我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引导他们树立一种科学的历史价值观。”

    文/本报记者 曾雪莹  林霄竹  黄紫婷

      实习记者 李师贤  徐梦娴  王瑜琦

                                            编辑  周逸翰

11

2022-10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