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第二十八期主题经验分享会在人文楼800会议室顺利举办。
本期就业分享会邀请到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届硕士毕业生董晓乐、2025届硕士毕业生梁子怡为同学们分享公务员考试备考经验,助力马院学子的生涯规划。学院团委书记李晓雨老师出席,分享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徐顾嘉同学主持。
董晓乐,2025届硕士毕业生
董晓乐强调在备考过程中应“坚定目标,摆脱执念”。她首先介绍了成为部委公务员的三种途径,即国考、央选和特招,并详细说明了各个途径的录取情况及报考岗位时专业代码的相关要求。董晓乐结合自己的备考过程,强调规划好备考时间线,并向同学们分享了几点注意事项:一是要分模块观看线上网课,不宜过于细致或耗费的时间过长;二是要计时练习真题,严格要求自己;三是要尽早开展申论的学习与积累,切勿盲目迷信市面上任何一位申论教师,要进行广泛学习、融会贯通,逐步构建起自身的答题思路与学习框架;四是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做笔记更能提升备考的效率;五是进入备考后期,模考成绩具有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当模考成绩出现波动时,可采用突破瓶颈的战术进行专项训练。董晓乐还分享了许多有益的面试技巧。她指出,在面试备考时,应注重形成逐字稿,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答题体系,通过录像的方式进行模拟面试,借此发现并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在面试过程中,马院考生可以充分展示自身专业背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作答。
梁子怡,2025届硕士毕业生
梁子怡也积极分享了自己的备考过程和策略。她指出,行测的备考时间紧、任务重,要选取性价比最高的部分开始突破,采取“滚雪球”的方式逐个完成不同模块内容的备考,并要提升自身学习效率,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刷题,及时总结做题方法,提高时间把控能力和熟练度。梁子怡强调,申论的备考需要按照不同的主题整理自己的素材库,注重对论点的准确把握和提升总结概括能力。在备考过程中利用公众号上的资源,博采众长,有意识地积累习总书记相关讲话、政策案例、优秀表述等,体现自己的专业素养。在面试备考时则要打破恐惧,保持较高强度的模拟练习。针对备考过程中会出现的一些问题,梁子怡进行了总结回答:针对备考开始时间较晚的问题,要将焦虑化作动力,坚持效率至上;针对自律性不强的问题,她建议可以与朋友互相监督、互相学习,并适当和朋友进行放松、劳逸结合;面对朋友都早已上岸的情况,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此外要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求职规划、性格特质、素质能力等决定是否要同时准备选调、央国企、教师编及市场化就业等。
分享环节结束后,董晓乐和梁子怡进一步同大家深入交流,细致解答了同学们关心的问题以及听取经验分享中产生的疑惑,并提供了针对性建议。
李晓雨老师对两位毕业生真挚的分享表示感谢。她指出,考公选调的备考周期漫长,同学们要坚定信心、稳住心态,把握适合自己的方向和道路,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并为自己开拓多条可行的就业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源源不断培养选拔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中国人民大学始终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学院研究生会将在学院团委指导下,持续推出“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主题经验分享会,邀请各行各业优秀校友分享求职经验,为毕业生求职提供有力保障,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版权所有 © 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