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理学科青年学者论坛第14期“‘现实’的四个维度: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顺利举办

    2017年9月21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青年学者论坛总第14期(名家讲座)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八层会议室举行。山东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森林老师作了题为“‘现实’的四个维度: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的学术讲座。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张秀琴教授担任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郗戈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黄志军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杨洪源老师担任评议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玉兰副教授、庄忠正老师、任劭婷老师,哲学院刘志洪老师、北京大学陈培永副教授、深圳大学张守奎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网李秀伟编辑、中共中央党校《理论视野》赵玥编辑、北京出版社李易明编辑等校内外专家学者、媒体代表及研究生近60人参加了讲座。

    刘森林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根本不同在于,从现实出发,关注现实。马克思哲学诞生在青年黑格尔派的分化之中,历史唯物主义力欲超脱出黑格尔现实观的牵掣继续向前跃升并得以更开放地建构自身,从而使历史唯物主义现实观获得了四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区分“事实”与“现实”,凸显现实的社会性规定。刘教授认为,现实是对囿于个体视角所呈现的“事实”的超越。事实更符合日常经验,更被现代性背景下的人们所确认,这种个体主义方法论经过斯多葛主义、唯名论、现代自由主义理论的不断拓展而日益盛行。历史主义对启蒙普遍主义的反叛,进一步凸显个性、个体的优先地位和根本价值。后现代主义对本质主义、基础主义的批评,对多样性、差异性的弘扬,也使得个体性、多样性、差异性得到空前的强化,不断驱动着思想从个体视角出发确定“现实”。与此不同,马克思批评了施蒂纳偶然性的现实性,指出现实必须包含着超出个体性、偶然性的普遍性、必然性维度。对此,刘教授强调,单个事实是无法呈现事物的本质的,局限于于孤立事实,只能在思想方法上倒向实证思维和方法论个人主义。现实是一个整体,把握现实离不开整体性方法。

    第二,现实的自然性质。刘教授认为,自然与社会的截然二分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自然与历史是统一的。这种统一一方面使得自然和历史成为现实的,另一方面使得历史隶属于自然,历史归根结底就是自然过程的一部分。费尔巴哈从自然角度发展唯物主义的方向没有错,但却能力不足,无法完成理论构想。尼采进一步拓展了费尔巴哈的路。马克思也赞同自然是出发点和归宿。现实的社会性并不排斥自然性。没有自然基础,完全超越了自然性的社会现实是形而上学想象,不是真正的社会现实。作为人的本质之实现的“自然现实”具有一种“高峰体验”式的创造性,是一种摆脱日常的束缚获得的瞬间解放,是一种亢奋的创造性状态,也就是那种有待转为现实性的可能性。而且,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酒神意义上的自然现实也不再总是一种自然现实,也具有了文化性和社会性。

    第三,现实的创造性。自然现实孕育着创造性,社会现实就更是如此。刘教授指出,社会现实造就的无奈常常是局限在一个特定时空范围内,从更大时空视野来看,现实的变动性和创造性是显著的,关键人们是如何对待。浪漫主义的做法是创作、创造。马克思以辩证法的态度看待社会现实,从实践活动的角度看待感性现实,把“存在就是斗争”视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第四,对现实的逃避。刘教授为我们讲授了“地下室人”的例子,“地下室人”既不能脚踏实地,也没有崇高的方向感,无法顶天更不能立地,甚至没有任何应有的确定感,不知把自己扎根在何处。地下室人寻找确定感的方向是“文本世界”,他缺乏生活经验,无法切入真正现实,甚至也无法切入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其讽刺有加的科学主义的逻辑化现实。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除了致力于改造现实的无产阶级来说,还存在其他无力推进现实甚至以各种形式消极对待现实社会的境况。即便无产阶级,也不是任何经验状态都能推进现实,而可能因为各种主客观缘故无力积极对待现实。对于一个阶级群体来说,缺乏积极前行的意志与能力,缺乏有效的方法,就很可能陷入对现实的消极对待。消极对待现实是非常常见的情况,需要认真应对和改进。

     

    在评议环节,郗戈副教授认为,刘森林教授的讲座视野开阔,能够进行跨学科的越界旅行,在诗学与哲学之间自如穿梭,将思想史的方法运用于基础理论的重大问题研究,给大家带来了一场深有启发的生产式启发式演讲。黄志军副教授认为,刘森林教授的讲座,一方面纠正了以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偏差,另一方面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自身的内涵,带来了很大的触动。杨洪源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学习心得,认为刘教授从思想史的视角生发出关于“现实”的理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交流对话环节,张秀琴教授、郗戈副教授、黄志军副教授、杨洪源老师等以及在场的师生与刘森林教授围绕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概念、唯事实主义与“物象化”的联系、启蒙主义与虚无主义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与尼采在自然观上的差异、“现实”概念与当下现实之间的关系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想交流和对话研讨。讲座在一片热烈的、开放的学术氛围中圆满结束。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 周晓供稿)

11

2022-10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