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19点,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才观·职业观·就业观”第十九期(北京市公务员)主题经验分享会顺利举办。本期分享会邀请到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届校友卢建书、2018届校友申娜,就同学们关心的求职方向、备考经验等问题进行经验交流。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书记李晓雨出席本期分享会,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会职业发展部张衡主持本期分享会。
卢建书,2017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硕士毕业生,毕业通过北京市考,现就职于西城区纪委。
卢建书师兄首先介绍了自身工作经历,并结合自身经验解答了同学们关心的职业生涯与个人发展问题,鼓励同学们树立远大志向,活用资源、脚踏实地,勇于追求人生价值。卢师兄建议同学们平衡好学业与求职的关系,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集中备考,提升答题熟练度,逐步建立适合自己的考试节奏。在笔试备考方面,他建议师弟师妹重视行测刷题,灵活把握申论,充分发挥真实水平,不受缚于答题套路。在面试备考方面,他鼓励大家建立充分的自信心,发挥马院学子的能力优势,将专业理论与辩证思维融入具体问题的分析。在报考策略方面,卢师兄建议同学们在报考时既要敢于争取宝贵的机会,也要适当考虑稳定选择,同时不要拘泥于专业对口的担忧,勇于报考心仪单位。结束分享时,卢师兄祝愿同学们都能找到心仪的工作。
申娜,2018届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业硕士毕业生,毕业通过北京市考,现就职于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申师姐首先解答了同学们关心的就业方向问题。她建议同学们在多做尝试的同时根据自己的需求、喜好、优势来选择方向,并从自身经验出发分析了留京和回乡的工作、生活情况差异。申师姐鼓励同学们相信自己的选择,同时注重积极交流、拓展视野、学习他人经验,在不断进步中保持乐观心态。在笔试备考方面,申师姐建议同学们要通过刻苦练习来逐步适应大题量类型的考试,在平时联系中注意控制答题时间、应用答题技巧。在面试备考方面,申师姐指出,面试讲究熟能生巧,同学们可以通过专业辅导、结对练习等方式,锻炼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也可以在考前与小伙伴合作组织模拟答题,增强临场应变能力。最后,申师姐鼓励同学们在工作上坚持脚踏实地,在生活上保持健康愉悦,并祝福同学们成功上岸。
李晓雨老师对卢师兄和申师姐的经验分享表示了感谢,并对此次活动内容作了总结。她勉励同学们多向师兄师姐学习,充分了解就业信息,尽早明确求职方向,努力抓住进步机会。李晓雨老师特别指出,同学们要对求职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不预设未来的困难,着眼于当下机遇,抓住机会、勇攀高峰。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为帮助在校同学了解职场生活,做好职业规划,在学院团委的支持和指导下,研究生会积极发挥马院品牌优势,搭建学生职业发展平台,持续开展系列就业经验分享会。今后,研究生会将继续在学院团委的指导下,立足广大研究生同学的现实需求,举办更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以学院为起点走向社会的过程中明确理想目标、实现人生价值。
版权所有 © 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