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2021-2022学年秋季学期集体备课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统筹推进本硕博思政课一体化建设,2021年10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2021-2022学年秋季学期第二次全体集体备课会。本次集体备课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教授任主讲。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王易教授主持备课会。

    王轶教授以“编纂实施民法典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生动实践”为题作辅导报告,主要从如何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和为什么说编纂实施民法典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动实践两个方面进行辅导。

    王轶教授首先从2020年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两件大事入手,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是“十一个坚持”,这其中包含对新时代为什么全面依法治国、怎么样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回答。他详细分析了法院在新冠肺炎爆发期间处理的案件与民法典533条新设的情势变更制度对此的回应以及邓正来教授在《政法论坛》提出的发人深省的问题: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以此向大家展示了纯粹法学问题和法律问题的区别,进而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也属于纯粹法学问题。学界对如何体系化地表达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存在不同理解,对于这个法学问题,他指出应当区分“怎么看”和“怎么办”来理解:“第五个坚持”和“第六个坚持”都属于“怎么看”,“第六个坚持”指出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第五个坚持”回答为什么如此看待;“其他九个坚持”都属于“怎么办”,分别指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力量、根本立场、方向道路、首要任务、整体布局、关键环节、域外效力和重要保障。对于为什么说“编纂实施民法典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动实践”这个问题,王轶教授结合编纂民法典和实施民法典过程中的典型事例逐条分析了编纂实施民法典如何具体践行“十一个坚持”。最后,王轶教授指出新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划时代意义,这部民法典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成功范例,其所具有的创新和进步是世界其他各国的民法典无法比拟的。

    集体备课会历经一个多小时,与会教师认真聆听、气氛融洽。老师们认为,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此次辅导报告帮助教师们更加准确地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更加全面地理解民法典的重要内容,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此次辅导报告为教师们提供了研究法学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和技巧,有助于帮助教师们讲深、讲透、讲实思政课中的法学内容。与会教师们纷纷表示,王轶教授的报告高屋建瓴、内容丰富、逻辑清晰、阐释透彻;不仅对把握教材体系、改进教学办法、提升自身水平提供了方向性指引,而且对于马院推进学校本硕博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具有启发性意义。

11

2022-10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