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马克思主义国际研究平台讲座第一期顺利举行

    ?2019年9月19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国际研究平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国际研究平台讲座”第1期在人文楼10层高精尖会议中心举行。日本关东学院大学渡边宪正教授作了题为“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前提条件——兼谈‘费尔巴哈章’Online版的公布”的学术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国际研究平台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秀琴教授主持会议。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郗戈教授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赵玉兰副教授担任学术评议,武汉大学哲学院盛福刚博士担任学术翻译。来自校内外40余名师生参加了讲座,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张秀琴教授主持会议

    盛福刚博士作学术翻译

    渡边宪正教授首先介绍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Online版的主要结构及特点,特别强调了Online版的独特优势在于能够最为清晰地展现马克思和恩格斯修改手稿的全过程,有助于研究者更为便捷地查找和确证相应的内容。教授表示,Online版目前已处在最后的调试阶段,将于近期公开发布,届时将能够为学界呈现一个迄今为止最为完善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

    紧接着,渡边宪正教授围绕本次讲座主题,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在1845年对德意志的意识形态进行系统的批判,是因为他们在理论层面具备了四个前提性条件:第一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的建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费尔巴哈等人的宗教批判进行的再批判和对整个启蒙主义理论结构进行的批判;第二是对现实即市民社会的批判性分析(具体来说就是异化论、劳动与所有制形式理论的形成);第三是市民社会变革理论(具体来说就是共产主义理论)的形成;第四是历史阶段理论的形成。

    渡边宪正教授指出,上述四个前提条件都形成于1843年《德法年鉴》时期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并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被总结性地提出。当然,唯物史观最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得以系统性地表述,也的确是马克思在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过程中形成的产物。但是,就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整个脉络而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和“历史变革理论的形成”的逻辑为基础的。

    教授提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的建构可以追溯到马克思1843年《德法年鉴》时期。在这一时期,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式的伦理共同体观点,克服了费尔巴哈对基督教批判的不足,发现了近代理性主义所建构的理论体系存在的诸多弊端。马克思在扬弃了近代理性主义观点以后,在当时并没有可以借鉴或依托的其他理论,因此在这一时期(1843-1844年)陷入了一段“理论的空白期”。马克思认识到,必须要从内部解决市民社会本身的问题,即改造市民社会本身。马克思在市民社会中发现了有产者和无产者的区别,并认为只有无产者有彻底的革命需要,且只有无产者才能改造市民社会本身,而市民社会本身包含着扬弃自身的条件。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进一步探讨了异化问题,对现实即市民社会展开批判性分析。教授认为,马克思这一时期的异化理论已经超越了费尔巴哈的哲学,并且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延续了这种异化理论。此外,马克思在1844-1845年期间还密切关注了舒尔茨、李斯特等人在著作中提出的历史阶段理论,为他唯物史观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前提。

    教授在最后总结并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基底稿阶段就已经完整表述了唯物史观的几大原理,反驳了MEGA2编者认为1844年及其之前马克思恩格斯一直处于费尔巴哈阶段的观点,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3-1845年间逐步形成自己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并于1845年四个前提条件成熟之际最终完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

    赵玉兰副教授在评议环节指出,渡边宪正教授的讲座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德意志意识形态》Online版的具体情况,并且为我们生动梳理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背景和理论前史。教授的观点为我们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否存在“费尔巴哈阶段”这一争论提供了一种解读范式,有利于丰富我们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理论创作的认知。郗戈教授在评议环节中指出,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文献学、思想史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和严谨、细致的学风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渡边宪正教授的报告在给我们启发性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有待探讨的新问题。

    在交流互动环节,在座师生就马克思在1843年《德法年鉴》时期是否已经形成了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建构、四个前提如何介入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批判和唯物史观的关系等问题与渡边宪正教授展开交流与讨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11

2022-10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