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创新行动计划启动

    10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创新行动计划在世纪馆北大厅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林尚立,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杨丹出席活动并讲话,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齐鹏飞出席活动,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百精主持。

    林尚立在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大学在抗日烽火中诞生,在党的关怀下发展壮大,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抓好抓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紧密结合,作为我们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定不移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的根本遵循。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行动计划,是学校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中国人民大学办学实际,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服务党和国家战略需求的一项战略举措。

    林尚立就如何开展好创新行动计划,培养高质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人才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二是必须以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为深厚根基,三是必须以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为使命职责。他鼓励参与创新行动计划的各位同学,珍惜宝贵学习机会,在学习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提升专业素养,践行“实事求是”校训,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学问真正写在中国大地上。

    杨丹指出,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根出延安、血脉相依,同是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重要创造者、支撑者和贡献者,在回答好时代之问、解决好时代之需,发挥中国智慧、提供世界问题的中国方案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两校整合优势办学资源,共同开办人才联合培养项目是能够并且一定能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流人才的重要创新行动计划。杨丹进一步强调,项目下一步要从深化中国深度、推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创新,拓展全球广度、学会用他者视角看世界,提高人文高度、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建等三个方面,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实效,守初心、担使命,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努力强化科教兴国战略中的人才支撑作用,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齐鹏飞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创新行动计划的相关情况。他表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创新行动计划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对标一流学科建设、一流专业建设和一流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造就大批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复兴栋梁、强国先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时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工作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建设这篇“大文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共党史党建两个一级学科输送高素质基础人才的重要探索。

    相关负责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创新行动计划的核心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向班”“中共党史党建学优秀基础人才”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了介绍。

    胡百精在主持中表示,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大学持续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卓有成效。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将造就堪当时代重任的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备,人才培养质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作为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创新行动计划启动为契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践行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要求的重要举措,以高质量本科基础人才培养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等两个一级学科优先发展、优势发展、优质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杨凤城,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教务处等单位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及学生代表;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务处、英语学院相关负责人及学生代表参加活动。与会领域嘉宾向学生代表赠送党的理论著作。

14

2022-11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