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部召开2019年第一次备课会

    为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深刻性和现实指向性,2019年1月17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部举办了“总结教学成果,探索教学创新”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部2019年第一次备课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学勤教授参会讨论,教研部十余位老师参加会议,教研部主任赵玉兰副教授主持会议。

    宋学勤副院长首先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身肩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重任,必须要把集体备课会制度化、常态化。实践证明,集体备课会有利于教师们沟通教学心得,总结教学经验,实现更高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接下来,张晓华老师代表原教研部主任张秀琴教授总结了2017—2018年教研部的各项工作。首先,有序开展日常的原理课程备课及教学组织活动;其次,筹备并组织实施“创新课堂”,在学生中取得良好反响;再次,协同高精尖中心组织教师录制精讲课、重点难点问题等视频;最后,创办教研部公众号“RUC马原理教研部”,发布30余期推送,得到国内同行高度评价。

    随后,教研部各位老师分享了2018年度的教学心得和体会。

    汪亭友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理论讲授,又要关注现实问题,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学生把握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此外,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在保证理论内容准确性的同时亦要加强形式的多样性,从而更好地贴近学生。

    侯衍社教授对教学的促进和提升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由教研部牵头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着力攻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第二,开展多媒体使用技术的培训,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手段;第三,在教研部内部加强不同专业背景教师的优势互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板块的互通。

    张旭教授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科生教学应重在以教材为基础进行系统讲授,给学生提供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图景,不宜把过多带有个人色彩的科研成果带入课堂。此外,他建议,在课程教学中要密切关注并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沿性和时代性。

    郑吉伟教授指出,作为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理论性很强,专业性很高,它对于奠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应当特别重视思想和理论的讲授。同时,他认为,教研部要凝聚力量,突显实力和优势,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郗戈教授提出了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工作的“两个总结”:其一,总结教学经验向科研成果的转化模式,通过教研部组织以教学难点为中心的理论研讨,推进教学创新及论文产出;其二,总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创新模式,将其转化为教研成果,从而形成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特色和优势。

    张晓萌副教授围绕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国际化水平的主题,介绍了新近出台的学院出国交流机制和具体规范。她表示,学院将积极推进教研部的出访工作,并鼓励教研部的各位老师参加国际交流,进一步扩大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国际影响。

    孙宗伟副教授分享了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化的困难和经验。他提出,教师讲授应当和学生自学相结合,并建议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中适当推广合作教学模式。

    庄忠正副教授强调了个人研究与课堂教学的互动关系,分享了研究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的心得,并建议教研部老师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展开跨班级教学。

    马慎萧博士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理论内容,专业性强,教学难度大,建议教研部组织老师展开跨学科探讨交流,实现不同学科的相互学习与提升。

    兰洋博士、王莅博士两位新晋教师表示,将积极参加教研部组织的各项教学讨论与交流活动,积极向教研部各位老师请教,努力上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

    最后,教研部主任赵玉兰副教授全面总结了第一次备课会的讨论成果。她表示,在新的一年里,教研部将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砥砺前行,积极探索课堂讲授、教学研究、团队建设、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新模式,努力把中国人民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建设成全国首屈一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金牌课程。

11

2022-10

- 分享 -